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持續厚植(全麵辯證長遠看待當前經濟形勢·記者觀察)
“截至6月底,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已經達到13.22億(yi) 千瓦”“中國2023年太陽能和風能裝機容量將在全球範圍遙遙領先”……中國環境與(yu) 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hui) 2023年年會(hui) 8月在北京舉(ju) 行,談到中國的能源轉型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國合會(hui) 副主席、聯合國副秘書(shu) 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安德森讚歎不已,“這真的是太驚人了”。
國合會(hui) 成立於(yu) 1992年,是國際性高層政策谘詢機構。正是多年持續研究,使得中外環境與(yu) 發展領域高層人士及專(zhuan) 家學者,能夠洞察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不懈努力和驚人成效。
不妨先來看兩(liang) 張令人印象深刻的柱狀趨勢圖。
一張圖,是煤炭。
2012年,68.5%;2017年,60.6%;2022年,56.2%——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逐年穩定下降。
推進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富煤”的中國,水電、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均居世界第一,今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裝機曆史性超過煤電。
另一張圖,是新能源汽車。
2014年,22萬(wan) 輛;2017年,153.4萬(wan) 輛;2022年,1310萬(wan) 輛;截至今年9月底,超1820萬(wan) 輛——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逐年大幅增長。
綠色低碳交通體(ti) 係加快構建,全球一半以上新能源汽車行駛在中國,產(chan) 銷量連續8年穩居世界第一。
“降”與(yu) “升”間,是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的堅實步伐,是爬坡過坎攻堅克難的頑強奮鬥。
不斷下降的,還有單位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用水量……不斷上升的,還有森林覆蓋率、草原植被覆蓋度、人均公園綠地麵積……一係列數據表明,我國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jia) 持續降低,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含綠量”與(yu) “含金量”持續增多。
萬(wan) 裏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水更清了,天更藍了,地更綠了,環境監測數據,印證著我們(men) 日常生活中可觸可感的切身體(ti) 會(hui) 。
比如,2022年全國地表水水質優(you) 良斷麵比例升至87.9%,這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今年前三季度比去年同期上升0.8個(ge) 百分點。
再如,2022年339個(ge) 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比例達86.5%,中國成為(wei) 全球改善空氣質量速度最快的國家,今年以來空氣質量優(you) 良率保持較高水平,總體(ti) 呈明顯改善趨勢。
綠色低碳發展積厚成勢。
今年前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量同比分別增長33.9%和37.8%。今年前三季度,外貿“新三樣”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太陽能電池合計出口同比增長41.7%,占我國出口比重同比提升1.3個(ge) 百分點,太陽能電池產(chan) 量增長63.2%,綠色轉型對工業(ye) 生產(chan) 的帶動增強。以“綠色”為(wei) 重要辦賽理念的杭州亞(ya) 運會(hui) ,讓全世界看到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新氣象。
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是當今時代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方向,我國在這方麵開辟新賽道、創造新市場,形成了許多新的經濟增長點。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chan) 力。”正確處理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guan) 係,我們(men) 正不斷塑造發展的新動能和新優(you) 勢,持續增強發展的潛力和後勁。
毋庸諱言,生態環境保護仍然麵臨(lin) 嚴(yan) 峻挑戰。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比例同比下降1.5個(ge) 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同比上升3.7%。
怎麽(me) 看?一方麵,北方地區幹旱少雨大風導致沙塵天氣頻發,是重要因素;另一方麵,這也說明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解決(jue) 起來具有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生態文明建設仍處於(yu) 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guan) 鍵期。”
生態治理,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站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始終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清醒認識和戰略定力。就拿今年來說,開局之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奔赴地方考察調研,主持召開重要會(hui) 議,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視和有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這個(ge) “國之大者”。
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環節。我們(men) 已走過千山萬(wan) 水,但仍需跋山涉水。
安德森等外方專(zhuan) 家學者參加此次國合會(hui) 時,“驚訝於(yu) 中國交通工具實現電氣化的速度”,“感受到城市更加宜居,空氣更加清潔”。隨著美麗(li) 中國建設全麵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持續厚植,他們(men) 再來中國,定會(hui) 看到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更美圖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