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彥淖爾市:“一村一碼”曬出“明白賬”
“小到幾毛錢,大到幾萬(wan) 元,村裏支出的每一筆錢都全部公開。”11月13日,在臨(lin) 河區雙河鎮進步村村委員會(hui) ,村委委員劉慧指著村務公開二維碼向記者介紹。記者用手機掃了一下這個(ge) 二維碼,村務信息馬上便在手機上顯示出來,所有支出款項一目了然。
“村級財務實現民主管理後,村民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進步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陳茂偉(wei) 告訴記者,原來的村務信息都張貼在戶外的宣傳(chuan) 欄上,經風吹雨淋後很快就沒了,村民想了解具體(ti) 村務信息還得跑一趟村委會(hui) 。村裏很多村民常年在外務工,對村裏的事務不了解,運用“一村一碼”村務公開信息平台後,徹底解決(jue) 了村務公開的難點和堵點問題。
為(wei) 讓村級財務在陽光下運行,巴彥淖爾市大力推行村務公開信息平台,即“一村一碼”村務公開模式,每個(ge) 村和社區都有專(zhuan) 屬的二維碼,政務、村民自治事務和財務等信息清晰在列。
“村裏每個(ge) 月做了什麽(me) 事、花了多少錢,都很清楚。”五原縣複興(xing) 鎮永豐(feng) 村村民陳利峰一邊用手機查看最新惠農(nong) 政策,一邊對記者說。在“政務”一欄,記者看到涉及村民利益的養(yang) 老金、臨(lin) 時補助等內(nei) 容也一一列出明細。
從(cong) “線下”到“線上”再到“指尖”,“一村一碼”村務公開信息平台讓基層監督從(cong) 事後變事前、從(cong) 被動變主動,實現了村民由“旁觀者”向“主人翁”的轉變。
“針對不會(hui) 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我們(men) 在村級黨(dang) 群服務中心和村民活動場所依然保留了村務公開欄,實現村務信息線上線下同步公開,接受村民監督。”永豐(feng) 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李小四說。
一個(ge) 二維碼,就是一本村級事務管理的“明白賬”。
據悉,該平台運行以來,全市652個(ge) 嘎查村、140個(ge) 社區累計推送村務公開信息17.5萬(wan) 條,每村每月平均公開7條,有效解決(jue) 了村務公開程度不高、便捷性不夠、覆蓋麵不足等問題。
“巴彥淖爾市為(wei) 所有嘎查村、社區製作了專(zhuan) 屬二維碼,建立起‘一村一碼’村務公開模式,將村務公開內(nei) 容按公開時間分為(wei) 及時公開事項、季度公開事項、半年公開事項、年終公開事項四大部分,確定惠民政策、工程項目、困難救助等公開事項25項,並明確公開程序,做到村務公開內(nei) 容全麵、程序標準規範。”巴彥淖爾市民政局副局長張佐良介紹。(記者 薛來 薄金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