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廣德:隨“圾”應變,共繪生態之美
近年來,廣德市升平街道樹牢綠色發展理念,觀“圾”而作、見“圾”而行、應“圾”而變,以青山綿延、綠水穿行,共繪生態之美。
據了解,11月初,在中鼎小區率先拉開了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撤除小區原有垃圾桶,在此基礎上建設6個(ge) 垃圾分類投放點,配套四分類垃圾桶、垃圾分類宣傳(chuan) 欄,定點定時投放垃圾,依托“物業(ye) +社區+城管+共建單位”四方力量,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網格化管理,安排專(zhuan) 人在每個(ge) 垃圾分類投放點開展桶前指導、分類宣傳(chuan) 、監督檢查等工作,重點對不按照分類要求投放垃圾的人員加以勸導,對分類不準確的加以指導。除通過新媒體(ti) 、LED屏、宣傳(chuan) 公示欄等媒介,全方位地毯式宣傳(chuan) 垃圾分類工作以外,還按照“網格員+誌願者+黨(dang) 員幹部”配置,進行一對一服務、麵對麵交流,幫助居民樹立正確的垃圾分類觀,變廢為(wei) 寶,創造經濟價(jia) 值的同時減少土地汙染,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
2022年以來升平街道根據廣德市委要求,深入開展“生態美”超市建設提升行動,圍繞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個(ge) 方麵,充分利用“生態美超市”建設載體(ti) ,結合黨(dang) 建引領、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文明創建、人居環境整治、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農(nong) 村“三大革命”等工作,按照“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清潔”要求鼓勵村民通過開展垃圾回收分類、消滅旱廁、創建“美麗(li) 庭院”等方式獲取積分兌(dui) 換日用品,倡導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參與(yu) 生態環境保護,健全村組垃圾治理機製。(汪瑞華 孫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