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掃碼”成負擔(百姓關注)
掃碼點餐、掃碼排隊、掃碼開門……如今,二維碼已滲透到人們(men) 生活的方方麵麵,拿出手機“掃一掃”也成為(wei) 大家日常生活習(xi) 慣。不過,隨著應用場景增多,本該是方便快捷的“掃碼”,卻在有些時候變為(wei) 一種負擔,給個(ge) 人生活帶來困擾。
“有一次去某快餐店點餐,我隻想買(mai) 一個(ge) 冰淇淋,可服務員站在那裏並不忙也不給點,反複要求我自己掃碼點餐。我覺得非常不合理。”網友趙先生說,在餐飲行業(ye) ,掃碼才能點餐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似乎掃碼成了餐廳飯店的強製性要求。
和趙先生一樣,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有不少網友表示都遇到過強製掃碼。網友方女士說:“越來越多的地方要掃碼才提供服務,參觀買(mai) 票要掃碼、去銀行辦業(ye) 務要掃碼、停車繳費要掃碼,甚至回家進出單元門也要掃碼。如果拒絕掃碼,要麽(me) 遭受冷遇,要麽(me) 幹脆辦不了業(ye) 務,無法享受服務。”方女士說,什麽(me) 時候掃碼變成了生活的“必選項”?
頻繁出現的掃碼為(wei) 何被人詬病?一方麵,掃碼有時並不是在給使用者做“減法”,反而是做“加法”,增加使用成本。“以前去窗口辦事,隻要點一下自助機取號即可。可現在強製要求掃碼,有的要打開小程序,有的要求關(guan) 注公眾(zhong) 號,還有的要跳轉多個(ge) 頁麵,程序繁瑣,浪費時間。”江西九江市的馬先生說。還有讀者認為(wei) :“是否掃碼,應當是消費者的自主選擇。如果不掃碼就不提供服務,無疑侵犯了消費者的選擇權。這樣的掃碼要求,無論便利與(yu) 否,都會(hui) 給人帶來不愉快的體(ti) 驗。”
另一方麵,一些掃碼行為(wei) 存在個(ge) 人信息泄露的風險。在使用手機掃碼後,有的會(hui) 跳轉到“關(guan) 注”“注冊(ce) 會(hui) 員”或“快捷登錄”等頁麵,需要消費者授權才能進行下一步,而索取的個(ge) 人信息包括昵稱、姓名、電話等,有的還要提供身份證號、住址等敏感信息。河南漯河市張先生反映:“不知不覺,我關(guan) 注了一堆公眾(zhong) 號,總被推送各種廣告和垃圾信息。”
“商家在未明確告知或未取得消費者同意的情況下,超限收集個(ge) 人信息,本身就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悉真情權、公平選擇權以及個(ge) 人信息權益。”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編審姚佳認為(wei) ,“商家在存儲(chu) 或使用消費者的個(ge) 人信息時,如果發生信息泄露,不法分子則可能會(hui) 利用這些個(ge) 人信息從(cong) 事詐騙活動,造成更大損失。一旦信息被大量泄露,還可能會(hui) 造成數據安全事件。”
為(wei) 什麽(me) 商家會(hui) 要求消費者強製掃碼?有利可圖是主要原因之一。據了解,掃碼可幫助商家有效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服務效率。同時,借助掃碼,商家還能采集相關(guan) 信息數據,精準地為(wei) 用戶畫像,推送更符合用戶習(xi) 慣和需要的廣告,甚至還有商家將收集到的信息轉賣出去,謀求非法利益。此外,掃碼係統本身也是一種商業(ye) 推廣。“很多二維碼的背後都有一整套係統,設計和推廣應用這些係統都是商業(ye) 行為(wei) ,都有商業(ye) 利益在其中,所以才會(hui) 有越來越多的場景要求人們(men) 掃碼。”上海市讀者徐女士說。
強製掃碼是否合理?上海申同律師事務所合夥(huo) 人劉怡律師提醒,強製關(guan) 注、過度采集信息等亂(luan) 象涉嫌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個(ge) 人信息保護法、互聯網用戶公眾(zhong) 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在遇到要求掃碼的情況下,消費者有權詢問掃碼的目的和必要性。如果對方無法合理解釋或提供必要的理由,消費者可拒絕掃碼並尋求其他方式進行服務或購買(mai) 。如果因為(wei) 掃碼使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消費者可以向相關(guan) 機構投訴或尋求法律谘詢來維護自身權益。”劉怡說。
專(zhuan) 家表示,規範掃碼服務,應當旨在既給商家或單位提供便利,又能夠提升用戶體(ti) 驗,這樣才能保證二維碼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間的“雙贏”。一方麵要充分尊重公眾(zhong) 的選擇權,商家或個(ge) 人不得要求強製掃碼才能享受相關(guan) 服務。同時,暢通監督舉(ju) 報和糾紛調解渠道,規範商家掃碼服務行為(wei) 。另一方麵要嚴(yan) 格監管,加強涉個(ge) 人信息黑灰產(chan) 業(ye) 鏈治理,避免人們(men) 因掃碼而產(chan) 生信息泄露等問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