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楓橋新故事|天津紅橋:凝聚合力 共繪社區治理“同心圓”

發布時間:2023-11-20 16:34:00來源: 人民網-天津頻道

  開篇語:

  上世紀六十年代,浙江諸暨楓橋鎮幹部群眾(zhong) 在實踐中創造了“發動和依靠群眾(zhong) ,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jue) ,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楓橋經驗”。

  跨越一甲子,“楓橋經驗”曆久彌新。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在社會(hui) 基層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楓橋經驗”作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基層治理的成功經驗,經過60年的實踐與(yu) 創新,充分證明了它在國家與(yu) 社會(hui) 治理中的獨特意義(yi) 。

  如何讓新時代“楓橋經驗”持續煥發光彩?天津政法係統用實際行動作答。從(cong) 今天開始,人民網天津頻道推出“楓橋新故事”係列報道,集中展示天津將新時代“楓橋經驗”內(nei) 化於(yu) 心、轉化於(yu) 行的生動實踐。

  “放心了!”今年年初,從(cong) 網格員手機裏看到老伴在家能吃上熱乎乎的飯菜,躺在醫院裏的歐英終於(yu) 露出了笑臉。

  居住在天津市紅橋區夢和園社區的歐大爺今年71歲,身患多種疾病,老伴王阿姨係精神障礙患者,兩(liang) 人不僅(jin) 沒有子女,與(yu) 親(qin) 屬也沒有往來。不巧的是,今年年初,歐大爺因遭遇車禍被緊急送往醫院,在得知老伴未拿鑰匙和現金,既回不了家又找不到醫院時,他急得恨不得跳下病床,“她一個(ge) 人在大街上可怎麽(me) 辦!”

  “有困難找警察。”在醫護人員的安撫下,歐大爺突然想到可以找社區民警幫忙。社區民警周建軍(jun) 得知此事後,即刻與(yu) 社區書(shu) 記取得聯係。社區書(shu) 記馬上與(yu) 物業(ye) 公司安保人員、樓門誌願者一起,緊急尋找王阿姨。找到後,社區書(shu) 記趕緊撥通了歐大爺的電話。在聽到老伴的聲音後,歐大爺懸著的心放下了。

  “這老兩(liang) 口太難了,咱們(men) 的工作還得繼續。”了解詳細情況後,社區網格員協同轄區民警先到醫院詢問歐大爺的身體(ti) 狀況,然後又與(yu) 肇事方協商其住院期間陪護照料事宜。

  處理完這些工作後,天色已晚,社區工作人員和民警顧不得休息,趕忙將歐大爺的情況當麵告知王阿姨。

  “王阿姨,您還有什麽(me) 困難?請告訴我們(men) 。”“我……我自己沒法做飯。”為(wei) 了讓王阿姨能吃上熱乎的三餐,網格員第一時間對接轄區百姓食堂便民配餐企業(ye) ,由其進行一日三餐免費配送,直至歐英出院。與(yu) 此同時,社區積極協調轄區司法所律師與(yu) 肇事方進行對接,妥善處理了後期賠償(chang) 事宜。

  半個(ge) 月後,在社區民警和網格員的陪同下,王阿姨接老伴出院,見麵說的第一句話都是“我挺好,你也挺好的!”

  歐大爺、王阿姨老兩(liang) 口順利渡過難關(guan) 是紅橋區凝聚多方力量共繪社區治理“同心圓”的一個(ge) 縮影。

  以夢和園社區為(wei) 代表的社區居民突出特點呈現“三多”,即老年人口多、困難人口多、殘疾人口多,物業(ye) 糾紛和鄰裏糾紛情況突出,給社區治理帶來了很大難度。“社區根據不同的矛盾糾紛類型,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協調相應的政法力量和社會(hui) 力量處理,基本實現‘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夢和園社區書(shu) 記商振偉(wei) 說。

  在夢和園社區所屬的和苑街道,“楓橋經驗”處處綻放著新時代的光芒:政法工作組實行日研判、周分析、月例會(hui) 製度,逐一解決(jue) 存在的問題;統籌政法幹警和社會(hui) 力量開展工作,集中打造“政法綜合體(ti) ”;通過工作人員反饋、居民網上打分等方式,每季度評價(jia) 下沉幹警在矛盾調處等方麵的綜合表現,評價(jia) 結果上報區委政法委。

  今年以來,紅橋區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上升18%,12345政務便民服務熱線接單量下降40.85%,治安警情下降16.69%。紅橋區委政法委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努力,確保在法治軌道上解決(jue) 矛盾糾紛,為(wei) 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大都市提供堅強的法治保障。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