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蚌埠:千餘“村居微法庭”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

發布時間:2023-11-20 16:37:00來源: 人民網-安徽頻道

  人民網合肥11月20日電(記者韓震震)法官在身邊、法庭在周邊,去年以來,安徽省蚌埠市1134個(ge) 村居微法庭,既讓群眾(zhong) “開庭不用跑”,也讓基層治理匯聚更多法治力量。

  近年來,麵對訴訟案件持續攀升、涉訴信訪壓力不減等現狀,蚌埠市中級人民法院黨(dang) 組深入調查研究,在前期“一村一法官”“法官進網格”工作基礎上,借鑒浙江法院“共享法庭”經驗做法,在市委平安辦的支持下,在全市著力探索“村居微法庭”的可行路徑。

  2022年9月以來,蚌埠市堅持實戰管用、群眾(zhong) 愛用、村居受用,以“一根網線、一個(ge) 終端、一支團隊”為(wei) 標準,以村委會(hui) 、居委會(hui) 為(wei) 基本布點,組建村居微法庭1134個(ge) 。

  村居微法庭的到來,給蚌埠群眾(zhong) 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村居微法庭有庭務副主任,會(hui) 定期梳理排查村居矛盾糾紛,與(yu) 法院幹警合力開展訴前調解。我們(men) 也會(hui) 定期選取示範案件巡回審判,通過‘審理一案’實現‘教育一片、治理一方’。同時,我們(men) 還會(hui) 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網上立案、訴前調解、在線訴訟等便民服務。”蚌埠市中院審委會(hui) 委員、二級高級法官朱軍(jun) 說。

  今年年初,懷遠縣河溜鎮大成村微法庭在排查時,了解到當地100餘(yu) 戶村民因麥種質量問題與(yu) 他人發生矛盾,存在群體(ti) 信訪隱患。微法庭第一時間介入,在鎮村幹部、農(nong) 技部門的配合下,製定化解處置方案,最終促成雙方握手言和。

 

禹會(hui) 村微法庭工作現場。人民網記者 韓震震攝

  足不出村,實現公平正義(yi) ,放在以前,是蚌埠群眾(zhong) 陳某無法想象的。

  陳某是蚌埠市禹會(hui) 區禹會(hui) 村村民,也是一起借貸案件的原告。

  2017年12月,陳某借了3萬(wan) 元錢給同村的周某,約定月息1.6%。但2020年11月開始,周某停止還本付息。屢次協商不成,陳某遂訴至法院。禹會(hui) 區人民法院受理後,先嚐試進行調解,但雙方未達成一致。

  禹會(hui) 區法院副院長張超介紹,近日,設在禹會(hui) 村村委會(hui) 的村居微法庭,開庭審理了這起案件。庭審中,辦案法官緊抓雙方友情流露的細微時機,當庭再次組織調解,經過近十輪的來回探討,最終當庭讓雙方達成具有還款可操作性的調解協議。

  據統計,今年以來,蚌埠全市800名法院幹警下沉村居3308次,參與(yu) 調解糾紛1317件,糾紛調解成功875件,排查涉訴信訪隱患800餘(yu) 件,開展巡回審判159件,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信訪隱患預防排查等初見成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