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西省古樹名木保護科普宣傳周啟動
11月17日,2023年山西省古樹名木保護科普宣傳(chuan) 周活動在晉祠博物館啟動。活動主題為(wei) “保護古樹名木 賡續中華文脈”,旨在宣傳(chuan) 我省古樹名木重要價(jia) 值和保護古樹名木重大意義(yi) 。
根據第二批全國古樹名木資源普查結果顯示,我省現存古樹名木10萬(wan) 餘(yu) 株,其中澤州的黃櫨、原平的楸樹、永濟的麻櫟、和順的元寶槭和沁水的紫丁香5株古樹獲得“中國最美古樹”稱號。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省財政投入2000多萬(wan) 元資金,對4000餘(yu) 株古樹名木及其生長環境進行保護和改善。2019年,我省承擔全國古樹名木搶救複壯試點工作,把太原市作為(wei) 首批試點市。2022年在全省範圍內(nei) 組織開展打擊破壞古樹名木違法犯罪活動專(zhuan) 項整治行動。同時,我省還組建專(zhuan) 家庫,為(wei) 全省古樹名木普查、鑒定、複壯、病防等提供了堅實的科技支撐。
“今後,省林草局、省綠委辦將一如既往地傳(chuan) 承好、保護好、挖掘好古樹名木曆史、文化、科學、生態、景觀價(jia) 值,在社會(hui) 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著力打造一批古樹名片和基地品牌,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城鄉(xiang) 發展和曆史文化保護傳(chuan) 承。”省林草局副局長楊冠軍(jun) 表示。
啟動儀(yi) 式上,為(wei) 我省入選“雙百”古樹的6棵單株古樹和3個(ge) 古樹群授牌,並授予太原市晉祠博物館“山西省古樹名木保護科研示範基地”。現場組織小朋友體(ti) 驗製作永生周柏畫。(記者張麗(li) 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