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寧國市推動產業數字化點燃發展新引擎
近年來,寧國市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yu) 製造業(ye) 深度融合為(wei) 主線,以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和網絡基礎設施為(wei) 支撐,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yu) 製造業(ye) 融合發展,縱深推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改造,先後獲得省級兩(liang) 化融合示範區、省級數字經濟發展成效顯著地區、省級數字化轉型示範園區等多項榮譽。
結合主導產(chan) 業(ye) 特色和轉型升級需求實際,出台《寧國市區域工業(ye) 互聯網平台體(ti) 係建設方案(2021-2025)》《加快製造業(ye) 與(yu) 互聯網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寧國市以數字化轉型推動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及若幹政策》,從(cong) 數字化典型示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智能化改造等方麵,引導支持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推動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近年來累計兌(dui) 現企業(ye) 智能化、數字化改造等各類獎扶資金1.2億(yi) 元。
充分學習(xi) 借鑒滬蘇浙先發地區經驗,在全省率先建立工業(ye) 大數據平台係統,匯聚全市所有規模以上和供地5畝(mu) 以上的工業(ye) 企業(ye) ,以產(chan) 業(ye) 大數據為(wei) 基礎,以產(chan) 業(ye) 鏈圖譜為(wei) 核心,麵向政府、園區和企業(ye) 提供產(chan) 業(ye) 鏈全景圖、企業(ye) 360度數字畫像,洞察產(chan) 業(ye) 鏈情況,多維度展示產(chan) 業(ye) 信息、各區域產(chan) 業(ye) 和企業(ye) 的行業(ye) 趨勢,高效實現區內(nei) 工業(ye) 企業(ye) 分類評價(jia) ,正向激勵優(you) 質企業(ye) 做大做強,倒逼低效企業(ye) 轉型升級,精準淘汰低端落後產(chan) 能,合理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
按照“機器換人—數字化生產(chan) 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梯度路徑,實行分類培育、因企施策。對基礎較差的中小企業(ye) ,重點抓好重點領域、關(guan) 鍵環節“機器換人”;對基礎較好、投入能力較強的重點企業(ye) ,大力實施生產(chan) 線智能化改造;針對基礎紮實、技術雄厚的優(you) 勢企業(ye) ,建成一批特色鮮明、亮點突出、可複製可推廣的數字車間、智能工廠,打造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截至目前,該市擁有國家級智能製造示範工廠1個(ge) 、國家智能製造優(you) 秀場景1個(ge) 、省級工業(ye) 互聯網平台2個(ge) 、省級智能工廠8個(ge) 、省級數字化車間28個(ge) 。
依托兩(liang) 化融合服務平台,周期性、常態化開展企業(ye) 兩(liang) 化融合自評估、自診斷、自對標,跟蹤監測兩(liang) 化融合發展水平和關(guan) 鍵指標情況,構建兩(liang) 化融合發展跟蹤監測體(ti) 係,分級分類推進企業(ye) 兩(liang) 化融合差異化發展。目前,該市著力打造“寧國智穀”,依托賽寶、華策等第三方服務、科研院所作用,每年安排100萬(wan) 元資金為(wei) 企業(ye) 提供係統深入的現場個(ge) 性化評估診斷及谘詢服務,目前已為(wei) 全市100多家企業(ye) 提供谘詢服務。(汪瑞華 柯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