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街社區破解老舊城鎮社區矛盾糾紛“痛點”
初冬時節喜訊傳(chuan) 來,呼和浩特市玉泉區興(xing) 隆巷街道清泉街社區獲得了全國新時代“楓橋經驗”先進典型榮譽稱號。榮譽背後正是清泉街社區在長期的基層治理中總結並深入推行的“以情動人 以理服人 以法喻人”工作法。
清泉街社區建於(yu) 2002年,社區具有流動人口多、老舊小區多、沿街商戶多、駐區單位多等特點,是典型的老舊城鎮社區。作為(wei) 老舊城鎮社區存在房屋陳舊引發的紛爭(zheng) 、特殊人群的需求、潛在上訪人群的訴求等主要矛盾。
社區以黨(dang) 建為(wei) 引領,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依靠群眾(zhong) ,把關(guan) 注、關(guan) 心、關(guan) 懷融入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全過程,依靠群眾(zhong) 自治化解矛盾,摸索出一條老舊城鎮社區矛盾糾紛化解可行之路。
四網融合推進,把握矛盾調處“總基調”
社區主動適應城市發展新形勢新要求,以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為(wei) 核心,由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武荷香牽頭,努力打造“鄰裏一家親(qin) ”好人社區。武荷香說:“家庭矛盾調節好了,我們(men) 的家庭才能幸福;我們(men) 的鄰裏之間關(guan) 係調解好了,社區才能和諧,我們(men) 的社會(hui) 才能和諧。”
社區將黨(dang) 建網格、綜治網格、服務網格、自治網格進行“四網融合,一體(ti) 化推進”。社區共劃分10個(ge) 網格,每個(ge) 網格配備1名專(zhuan) 職網格員和1名黨(dang) 建網格員。社區還組建了“社區大黨(dang) 委—網格黨(dang) 支部—樓棟黨(dang) 小組”小三級組織架構,將黨(dang) 組織服務力量覆蓋延伸到居民群眾(zhong) 身邊、家門口。按照黨(dang) 組織建設在網格、問題解決(jue) 在網格、服務供給在網格、資源投放在網格、治理精耕在網格的工作原則,做到矛盾就地化解,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2023年以來,在網格內(nei) 解決(jue) 各類糾紛1000餘(yu) 件,未發生1起上訪事件。
麵對群眾(zhong) 心貼心,促成和諧社區“大方向”
清泉街社區有一間樸素但很聚人氣的辦公室,社區居民有什麽(me) 煩心事,或碰到解決(jue) 不了的問題,都可以去“荷香嘮嗑室”去和武書(shu) 記聊一聊,鄰裏間有什麽(me) 想法了,就把問題帶到“好鄰居議事廳”去討論解決(jue) 。社區真正做到了在和居民“嘮嗑”“拉家常”的過程中解決(jue) 老百姓的急難愁盼。社區黨(dang) 群服務中心、黨(dang) 建長廊、小廣場、紅石榴涼亭……都成為(wei) 了矛盾化解的陣地。“閑”聊不“誤”事,社區將居民的大事小情都入賬處置,形成“了解需求、跟進落實、反饋結果、成效追蹤”的主動解決(jue) 問題全鏈條,真正做到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
想群眾(zhong) 所想的同時,社區也急群眾(zhong) 所急,主動出擊,協調各類職能部門30多個(ge) ,今年以來為(wei) 空巢老人、生活困難、病殘不便等特殊人群解決(jue) 無錢看病、無人照顧、水壓不夠、供暖不足等棘手難題200餘(yu) 件,從(cong) 源頭消除了矛盾糾紛隱患。此外,社區還邀請心理健康輔導機構通過心理輔導、交友互動、公益培訓、心理援助等及時對心理失衡人員進行心理疏導;協調紅十字會(hui) 、殘聯對社區內(nei) 困難殘疾人進行摸底登記,提供“一對一”幫扶;協調供熱公司和供電局為(wei) 生活困難居民減免費用;協調環衛局、轄區食品公司和建築公司,優(you) 先錄用社區下崗失業(ye) 人員。
社區立足群眾(zhong) 的真實需求,以服務促矛盾預防。社區轄區內(nei) 的安置幫教人員史某是一名孤兒(er) ,曾7次入獄達20年之久,出獄後自暴自棄,是轄區極易引發矛盾重點人員。社區通過無微不至的關(guan) 懷,積極幫助其就業(ye) 、組建家庭、融入社會(hui) ,促成其自覺成為(wei) 社區誌願者。社區通過細致入微的服務,為(wei) 吸毒、安置幫教、社區矯正等重點人員開展有效幫扶近100次,將可能成為(wei) 矛盾糾紛對象的特殊人群轉化為(wei) 社區的“好居民”、群眾(zhong) 的“好鄰居”。
以法律為(wei) 支撐,構建大調解“新局麵”
社區2007年12月成立全國首家社區法務室,也叫“說理堂”,整合街道綜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駐區律師等資源,及時化解接訴即辦案件、鄰裏糾紛、家庭婚戀糾紛等矛盾糾紛,自成立以來累計化解矛盾糾紛3000餘(yu) 件。
社區成立了“三調聯動”矛盾化解黨(dang) 建聯合體(ti) ,健全分級協商辦理、限時辦結答複機製,形成分類協調聯動的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模式。針對各類矛盾糾紛,能當時解決(jue) 的社區網格員就地辦、便民大廳麵對麵辦、法務室聯合辦,不能當時解決(jue) 的社區黨(dang) 委專(zhuan) 人盯辦、職能部門聯動辦、聯席會(hui) 議協商辦,難以解決(jue) 的上報街道由政法委員包抓辦、成立專(zhuan) 班集中辦,力求做到將矛盾化解於(yu) 訴訟之前。
以社區書(shu) 記命名的“武荷香工作室”也是玉泉區“善治玉泉·糾紛化解實訓基地”,區委定期組織矛盾糾紛化解相關(guan) 人員進行輪訓及實踐。(記者 王雅靜 通訊員 楊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