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鄉村振興如何做大特色產業(社會雜談)

發布時間:2023-11-27 10:15: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鄉(xiang) 村要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必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興(xing) 旺發達對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重要促進作用。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踐中,各地在選擇發展產(chan) 業(ye) 之時,應遵循怎樣的原則?近日,筆者在內(nei) 蒙古自治區固陽縣調研“芪林雞”產(chan) 業(ye) 後,啟示良多。

  固陽縣懷朔鎮去年首次散養(yang) “芪林雞”2萬(wan) 羽,今年達4萬(wan) 羽。進入初冬,“芪林雞”進入到熱銷階段,深受市場青睞,實現了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少到多的興(xing) 旺發展。“芪林雞”產(chan) 業(ye) 讓當地群眾(zhong) 享受到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的紅利:“芪林雞”養(yang) 殖在當地利益聯結300餘(yu) 戶,其中受益脫貧人口189戶,涉及76個(ge) 自然村。期間,當地黨(dang) 支部通過領辦合作社, 讓支部“搭台”、幹部“跑腿”、村民“分紅”。

  “芪林雞”的熱銷首先在於(yu) 特色:用拌有黃芪的飼料喂雞,是固陽縣首創。固陽縣是聞名全國的中藥材黃芪產(chan) 地,產(chan) 量占全國的1/10,而黃芪又是中醫補氣良藥,素有“十藥八芪”之譽。同時,“芪林雞”采用林下養(yang) 殖的方式——喂養(yang) 在檸條林、梭梭林下,既保證了雞雜食的特點,又為(wei) 其提供了運動場所,符合綠色散養(yang) 的要求,一舉(ju) 多得。此外,4萬(wan) 羽散養(yang) 的雞在飼料、飲水、防疫、雞舍等方麵都采用了相當程度的專(zhuan) 業(ye) 化、現代化養(yang) 殖方式,確保了品質、效率及效益。

  特色就是銷路,市場歡迎特色。但特色並不都是現成的,需要各地創新發掘。固陽縣領導強調,開發特色首先要有創新意識,其次要有實踐精神。比如,給雞喂食黃芪這一想法很新穎,但黃芪作為(wei) 根藥,如何有效利用葉、杆及碎芪,製作出適合喂養(yang) 雞的飼料?這一過程需要科研人員反複研發試驗,才能拿出最佳方案。

  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應立足當地發展實際。如今,綠色消費蔚然成風,但綠色生產(chan) 需要當地具備相應的自然條件。固陽縣地處陰山北麓,降雨稀少,有麵積廣大的灌木林。然而,長期以來,當地的林下經濟發展不盡如人意,關(guan) 鍵是缺少合適的產(chan) 品。“芪林雞”是當地合理利用閑置退耕還林地,推動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與(yu) 生態保護共同發展的新路徑。由此可知,好的產(chan) 業(ye) 一定是因地製宜、立足當地的,“高大洋”未必好。

  有了特色、綠色產(chan) 業(ye) ,如何將相應優(you) 勢利用起來,發展優(you) 勢產(chan) 品?固陽縣在產(chan) 銷模式上下功夫。各級黨(dang) 組織發揮組織作用,搭建起“芪林雞”“龍頭企業(ye) +村集體(ti) +農(nong) 戶”模式,企業(ye) 負責養(yang) 殖、鎮村負責銷售,有效促進“芪林雞”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整合。

  離開固陽縣前,筆者了解到,當地未來要通過“3年倍增計劃”,將懷朔鎮建成內(nei) 蒙古自治區最大的林下養(yang) 雞基地,依托蛋禽產(chan) 業(ye) 打造為(wei) 產(chan) 業(ye) 強鎮。期待“芪林雞”為(wei) 固陽縣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事業(ye) 發揮更大作用。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3年11月27日 第 05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