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經驗在山西】法官聯絡站建村頭 司法服務送家門口
如何將矛盾糾紛消除在源頭、化解在基層,是新時代人民法院的一道必答題。近年來,稷山縣人民法院堅持將非訴訟糾紛解決(jue) 機製挺在前麵,尊重群眾(zhong) 多樣化多層次司法需求,探索建立“平安稷山建設法官聯絡站”(簡稱“一村一站”),從(cong) “治已病”到“治未病”,推動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導和疏導端用力,實現了源頭預防、訴前化解、妥善解紛。
法官聯絡站 就近解民憂
李某在自家院子裏種菜、澆地,導致鄰居許某某房屋潮濕、生活不便;鄭某、張某承包地中間有條小路,現要道路拓寬,雙方為(wei) 占用耕地不均發生爭(zheng) 議;任某在自家院裏挖了個(ge) 小窖,鄰居翟某說影響房屋安全……
在基層,像這樣家長裏短的“小事情”很多,但處理不好這些鄰裏糾紛,輕則傷(shang) 了和氣,重則釀成大事。“小事不能小‘視’。”稷山縣人民法院院長張萍表示,“一年來,稷山法院受理的各類民事案件增幅較大,進入訴訟程序後調撤率也較高,我們(men) 經過對各類案件的成因進行充分調研,認為(wei) 法院開展訴源治理、能動司法大有可為(wei) 。”
為(wei) 了將矛盾糾紛解決(jue) 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2022年5月,稷山法院選取11個(ge) 村(社區)作為(wei) 試點,打造“平安稷山建設法官聯絡站”,構建“一村一站”訴源治理、多元解紛新模式。“目的是把老百姓的矛盾糾紛從(cong) ‘治已病’向‘治未病’前移。”張萍說。
確定了“一村一站”做什麽(me) ,怎麽(me) 做才能紮實穩妥推進,真正有效果?“通過包聯鄉(xiang) 村的形式。”張萍充滿信心地說,就是將審判資源直接下沉到最基層,製定個(ge) 性化包聯服務方案來服務、引導群眾(zhong) 辦事依法、遇事找法,從(cong) 源頭上防範影響社會(hui) 穩定的各類風險矛盾,減少訴訟總量。
翟店鎮東(dong) 小翟村任某某承包村民董某的耕地,在灌溉時不慎將董某親(qin) 屬的墳塋進水導致塌陷。雙方情緒對立,調解陷入僵局。包聯該村的法官和調解員主動登門,背對背溝通,把雙方召集到一起,釋法明理,指出存在的過失和責任。道理講通後,雙方最終達成調解協議,各自承擔部分修複費用,一起棘手的糾紛順利化解。
從(cong) 點上探索,到麵上推廣,“一村一站”目前在全縣全麵鋪開,有60個(ge) 村(社區)建立了法官聯絡站。據統計,2022年稷山法院民事一審案件收案量與(yu) 2021年同期相比減少1041件,降幅達20.94%;案件化解周期也明顯縮短,一個(ge) 案件從(cong) 組織調解到案結事了平均用時10.5天,既預防了糾紛,又化解了矛盾,更提高了工作效率。
匯聚多方合力 推進多元解紛
“明明是你多種了我的地,你還有理了?”“我家有多少地,自己不清楚?”前段時間,西柏村兩(liang) 農(nong) 戶因耕地界線在地頭發生爭(zheng) 執,兩(liang) 人推搡著來到村委會(hui) 。“這個(ge) 問題不難解決(jue) ,咱們(men) 先實地量一量,再不行就喊上法院的人做個(ge) 見證。”村幹部和調解員問明事情原委後開始說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在翟店法庭法官的指導下,農(nong) 戶的糾紛很快得到妥善解決(jue) 。
“法官聯絡站建到我們(men) 村後,調解過程中底氣都足了,不僅(jin) 可以谘詢法律問題,調解不順時,還能邀請法官直接參與(yu) ,群眾(zhong) 也更加信服。”東(dong) 小翟村調解員任維明說。
“防未病、治已病”不能單打獨鬥,鄉(xiang) 村裏的調解員、網格員、法治示範戶、星級文明戶、法律明白人(法官們(men) 簡稱為(wei) “兩(liang) 員兩(liang) 戶一人”)都是推動多元化解糾紛的中堅力量。
建立“一村一站”訴源治理、多元解紛新模式後,稷山法院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不斷充實調解員隊伍,凝聚多方力量,合力協調處理矛盾糾紛。“對一些專(zhuan) 業(ye) 性強、涉眾(zhong) 型案件,我們(men) 則聯合各方力量,實行多兵種集團作戰。”稷山法院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
“一村一站”不僅(jin) 化解糾紛,還服務經濟,推動發展。稷山縣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侯彥登說,翟店鎮作為(wei) 省發改委確定的運城市包裝印刷特色專(zhuan) 業(ye) 鎮,共有包裝印刷企業(ye) 108家,是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前不久,稷山縣人民法院、稷山縣司法局、稷山縣工商業(ye) 聯合會(hui) 在翟店鎮人民法庭成立全省首個(ge) “包裝印刷企業(ye) 法律服務站”。
“服務站構建多元糾紛化解機製,幫助民營企業(ye) 盤活資源、紓危解困。還能及時回應民營企業(ye) 的呼聲和訴求,推動矛盾爭(zheng) 議向源頭預防、前端治理轉變,將法律的溫度和暖意精準輸送到企業(ye) 。”揭牌儀(yi) 式上,稷山縣委常委、政法委書(shu) 記鄧炳瑞說。
在“調”上下功夫 提升群眾(zhong) 滿意度
不到15分鍾,一件案情簡明、沒有財產(chan) 和子女撫養(yang) 問題的家事糾紛,在調解員張經宇的說和下達成調解協議。這是記者近日在稷山縣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調解室親(qin) 眼看到的一幕,張經宇利用人民調解平台線上調解功能,輕輕鬆鬆、簡簡單單讓雙方握手言和。“這起案件,案情較為(wei) 簡單,前期也做了不少工作,所以很快就達成了調解協議。”在張經宇的檔案櫃裏,記者見到了他曆年來的調解台賬。作為(wei) 稷山縣人民法院駐院特邀調解員,3年來,經張經宇調解撤訴的案件超過1800件。
司法惠民,更重要地體(ti) 現在定分止爭(zheng) 、解心結促和諧上。近年來,稷山縣人民法院持續推進繁簡分流,堅持訴前調解、速裁快審與(yu) 專(zhuan) 業(ye) 化、精細化審判有效銜接的原則,在“調”上狠下功夫,通過更加多樣、更接地氣、更有溫度的調解方式,與(yu) 訴訟無縫對接,依托人民調解平台,跨越時間、地點、環境等障礙,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zhong) 少跑腿,將解紛端口前移,不斷提升人民群眾(zhong) 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在實踐中,稷山法院有針對性地就婚姻家庭糾紛、民間借貸糾紛、相鄰關(guan) 係糾紛等問題多發領域,打造推出了40餘(yu) 件審判精品案例,調解員和當事人可以從(cong) 身邊的事、身邊的人如何裁判中以案釋法、以法明理。推行的簡單案件“門診”解決(jue) ,複雜案件“住院”解決(jue) ,疑難雜症類案件“聯動”解決(jue) 機製,凸顯了便民利民、公正司法的宗旨,收到了良好效果。
60個(ge) “平安稷山建設法官聯絡站”星羅棋布,3個(ge) 人民法庭紮根基層實質化運行。一年多來,稷山法院關(guan) 口前移、能動司法,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了快捷、高效、便利的多元化解糾紛服務,把群眾(zhong) 的鬧心事、煩心事解決(jue) 在家門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為(wei) 基層社會(hui) 治理貢獻了人民法院的智慧和力量。(記者閆書(shu) 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