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讓每個黨支部都成為堅強戰鬥堡壘
黨(dang) 的基層組織是黨(dang) 在社會(hui) 基層組織中的戰鬥堡壘。今年以來,大同市雲(yun) 州區以增強黨(dang) 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為(wei) 切入點,持續推進抓黨(dang) 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行動,推動各領域基層黨(dang) 組織更好地服務中心、服務大局、服務群眾(zhong) ,為(wei) 全麵譜寫(xie) 現代化雲(yun) 州新篇章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強化思想政治引領,築牢理想“信念力”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增強黨(dang) 內(nei) 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鬥性”,黨(dang) 內(nei) 政治生活和組織生活“不能隨意化、平淡化,更不能娛樂(le) 化、庸俗化”。雲(yun) 州區嚴(yan) 格落實民主生活會(hui) 和組織生活會(hui) 、談心談話、民主評議黨(dang) 員等製度,持續提高黨(dang) 內(nei) 政治生活質量。“我們(men) 不斷強化對‘三會(hui) 一課’等製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從(cong) 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不斷增進對黨(dang) 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把好思想‘總開關(guan) ’。”雲(yun) 州區委組織部部長蘭(lan) 江表示,全區認真貫徹《關(guan) 於(yu) 新形勢下黨(dang) 內(nei) 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深化“主題黨(dang) 日”製度,下發主題黨(dang) 日活動安排8次,創新“5+N”模式,組織各類黨(dang) 組織根據實際開展好當月支部主題黨(dang) 日活動。
強化思想政治引領,持續開展理論武裝。目前,該區共舉(ju) 辦科級幹部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專(zhuan) 題研討班5期,培訓學員476人,指導各鄉(xiang) 鎮、區直各單位分層分批對黨(dang) 員、幹部進行係統培訓,並用好山西幹部在線學院等線上培訓平台,做到黨(dang) 員幹部培訓全覆蓋。
“通過黨(dang) 員幹部自我查擺對照、深入剖析問題,黨(dang) 員幹部的黨(dang) 性修養(yang) 和素質作風得到了顯著提升。”蘭(lan) 江表示,2022年全區17個(ge) 黨(dang) (工)委、33個(ge) 黨(dang) 組班子查擺問題471條,242名班子成員查擺問題1764條,357個(ge) 黨(dang) 支部均高標準完成了組織生活會(hui) 和民主評議黨(dang) 員工作。
開展“五強化五提升”,激活農(nong) 村“原動力”
組織興(xing) ,則鄉(xiang) 村興(xing) ;組織強,則鄉(xiang) 村強。針對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建實際,全區開展“五強化五提升”專(zhuan) 項行動,從(cong) 組織建設、隊伍管理、製度落實、場所建設、經濟帶動等方麵,著力解決(jue) 一批長期困擾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的“堵點”“難點”問題。
常態化開展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標準化建設、農(nong) 村黨(dang) 組織“爭(zheng) 旗提檔”、軟弱渙散黨(dang) 組織整頓、“四諾四評”等工作。以“爭(zheng) 旗提檔”活動為(wei) 載體(ti) ,鼓勵各地村黨(dang) 組織強弱項補短板,勇奪旗幟;摸排農(nong) 村軟弱渙散基層黨(dang) 組織,逐村列出問題清單、製定整頓方案;以“四諾四評”機製為(wei) 載體(ti) ,全區128個(ge) 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作出任期目標承諾和年度目標承諾,公示上牆,主動接受群眾(zhong) 監督。
做好“鄉(xiang) 村振興(xing) 萬(wan) 人計劃”後半篇文章,加強對大學生村官的幫帶培養(yang) 及跟蹤管理。“為(wei) 更好發揮青年人熟悉網絡的優(you) 勢,我們(men) 已舉(ju) 辦大學生電商直播專(zhuan) 題培訓班1期8次,全區到村工作大學生話題總播放次數已達434.3萬(wan) 次,成績喜人。”雲(yun) 州區委組織部副部長武龍龍表示,“通過精心管、暖心育、細心幫,一支素質高、作風實、善謀事的優(you) 秀到村工作大學生隊伍已見雛形。”目前,大學生線上直播帶貨試播5次,銷售黃花禮盒、杏果、西瓜等特色農(nong) 副產(chan) 品2萬(wan) 餘(yu) 元。
通過探索培育黃花產(chan) 業(ye) 主體(ti) 、興(xing) 辦合作社、實施光伏發電等9種途徑,發展壯大村級集體(ti) 經濟。全區經營性收入5萬(wan) 元以上的村有102個(ge) ,占比79.69%。以黃花為(wei) 主導產(chan) 業(ye) 的唐家堡村,大力推廣專(zhuan) 業(ye) 化種植,農(nong) 民人均收入已超出全國平均水平,去年村集體(ti) 經營性收入從(cong) 3年前的5.5萬(wan) 元增長到了55.5萬(wan) 元。
創新基層治理機製,提升社區“治理力”
社區是黨(dang) 和政府聯係群眾(zhong) 、服務群眾(zhong) 的神經末梢。社區治理得好,群眾(zhong) “幸福”的底色就更足。雲(yun) 州區以黨(dang) 建引領小區治理為(wei) 牽引,深入實施“網格黨(dang) 建強化提升”行動,利用信息化手段,將全區12個(ge) 社區劃分為(wei) 61個(ge) 網格,構建起“社區黨(dang) 組織—小區(黨(dang) 支部)黨(dang) 小組—黨(dang) 員中心戶”的組織體(ti) 係,實現小區黨(dang) 組織全覆蓋。今年以來,網格員共排查上報事件信息13885條,已整治13785條,整治率達99.28%。
按照“八有”標準,建成17個(ge) 小區黨(dang) 群服務站,全區1972名黨(dang) 員下沉進入網格,開展各項誌願服務,確保門常開、人常在、事常辦,實現為(wei) 民服務零距離。“有了黨(dang) 群服務站,還真不一樣!之前我們(men) 小區附近的防洪渠雜草叢(cong) 生、出行不便,還存在火災隱患。現在小區‘靚’了,我們(men) 也高興(xing) 。”家住吉祥裏社區的張月娥笑著說道。“樓巷長了解情況後,第一時間向社區反饋,我們(men) 和環衛工人一起進行了排水渠疏通和垃圾清理。”網格長劉成芳表示,“網格裏的事就是群眾(zhong) 的事,黨(dang) 群服務‘強筋健骨’,百姓才能安居樂(le) 業(ye) 。”
針對群眾(zhong) 普遍反映的物業(ye) 服務問題,雲(yun) 州區成立了物業(ye) 行業(ye) 黨(dang) 委,對無黨(dang) 員的物業(ye) 服務企業(ye) 派出黨(dang) 建指導員,並成立了12個(ge) 物業(ye) 黨(dang) 建聯建委員會(hui) 。推行社區物業(ye) 黨(dang) 建聯建“一方引領、四方共商”工作機製新模式,搭建起在社區黨(dang) 組織的引領下,居委會(hui) 、小區黨(dang) 支部、業(ye) 主委員會(hui) 、物業(ye) 公司共同協商解決(jue) 問題的工作聯動機製。雲(yun) 州區社區服務中心黨(dang) 委書(shu) 記楊棟表示,截至今年9月底,通過民主協商議事,各社區共召開四方聯席會(hui) 議42次,解決(jue) 居民實際問題49件,改善的是環境,凝聚的是民心。
整合資源優(you) 化服務,增強“兩(liang) 新”吸引力
靈活性、多樣性和創新性特征明顯的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hui) 組織,在增加就業(ye) 、改善民生方麵具有獨特優(you) 勢,也日益成為(wei) 基層黨(dang) 建的重要陣地。
雲(yun) 州區在全麵加強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中,摸清“兩(liang) 新”組織底數,精準管理。在全區“兩(liang) 新”組織成立了物流和物業(ye) 2個(ge) 行業(ye) 黨(dang) 委,在9個(ge) 鄉(xiang) 鎮設立了“兩(liang) 新”組織綜合黨(dang) 委。對新經濟組織新就業(ye) 群體(ti) 逐戶(個(ge) )排查,梳理出56家有固定經營場所、有10名以上職工、有生產(chan) 經營活動的實體(ti) 性新經濟組織。雲(yun) 州區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hui) 組織工委書(shu) 記肖瑞江表示:“隻有摸清轄區內(nei) 黨(dang) 員底數,才能確保流動黨(dang) 員‘流動不流失’,讓‘兩(liang) 新’領域黨(dang) 員心有所屬、家有可歸。”
嚴(yan) 格落實定期聯係製度,全區選派21名黨(dang) 建指導員對110家非公企業(ye) 和社會(hui) 組織開展黨(dang) 建工作指導。今年上半年對22名黨(dang) 建工作指導員履職情況、工作成效進行了考核,為(wei) 取得稱職等次的黨(dang) 建指導員發放工作補助。新選聘黨(dang) 建工作指導員6名,對12名指導員所指導黨(dang) 支部進行了調整。
凝“新”聚力,發揮“兩(liang) 新”組織黨(dang) 建品牌影響力。該區在人流量大、商戶集中的地區建立多處“小哥驛站”,動員臨(lin) 街商鋪、環衛愛心屋等場所設立暖“新”角。萬(wan) 昌國際物流園區“司機之家”還設立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學習(xi) 角”,各類學習(xi) 資料、學習(xi) 視頻一應俱全,並為(wei) 司機提供各類暖心服務,年提供服務達2.4萬(wan) 餘(yu) 人次。同時,引導工會(hui) 、紅十字會(hui) 等群團組織和司法、人社、民政、衛健等相關(guan) 單位為(wei) “兩(liang) 新”組織群體(ti) 提供公益體(ti) 檢、心理谘詢、法律援助等服務。
帶動就業(ye) ,增強民生發展“驅動力”。萬(wan) 昌國際物流園直接從(cong) 事運輸裝卸的工作人員超過1萬(wan) 人,間接帶動周邊地區6萬(wan) 餘(yu) 人受益。物流園定期組織周邊鄉(xiang) 村富餘(yu) 勞動力免費參加物流基礎知識、電商運營等技能培訓,並向物流、電商、快遞企業(ye) 推薦人才,解決(jue) 周邊鄉(xiang) 村1500餘(yu) 人就業(ye) 問題。(記者李強 本報通訊員劉浩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