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區域協調發展築牢教育地基(人民時評)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xing) 教之源。為(wei) 各類教育人才創造幹事創業(ye) 的舞台,用事業(ye) 留人、機遇留人、環境留人,是欠發達地區、農(nong) 村地區興(xing) 教強教的關(guan) 鍵所在
位於(yu) 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第六師芳草湖農(nong) 場分場的官地小學,是一所典型的農(nong) 村小學。今年,學校迎來5名新老師。與(yu) 新老師溝通,已紮根村小17年的教師王正旺很感慨:“別看咱們(men) 是村小,教學樓配了多媒體(ti) 設備,老師有周轉房,收入有保障,培訓也越來越高質量!”農(nong) 村地區教育條件在改善,老師們(men) 心氣旺起來,是筆者近年來在基層采訪時的一個(ge) 明顯感受。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xing) 教之源,從(cong) 一定程度上講,也是地方長遠發展的重要基礎性資源。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持把教育作為(wei) 國之大計、黨(dang) 之大計,著力推動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和城鄉(xiang) 一體(ti) 化。比如從(cong) 2021年起,國家啟動“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優(you) 秀教師定向培養(yang) 計劃”,由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與(yu) 地方師範院校采取定向方式,每年為(wei) 832個(ge) 脫貧縣和中西部陸地邊境縣中小學校培養(yang) 1萬(wan) 名左右師範生。特崗計劃、“三區”人才支持計劃教師專(zhuan) 項計劃、銀齡講學計劃、鄉(xiang) 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一係列來自中央的政策支持助力教師紮根農(nong) 村、服務基層,改善了基層教育質量,為(wei) 區域發展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築牢教育地基、提供人才保障。
一名優(you) 秀的老師,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一名優(you) 秀的校長,可以帶出一個(ge) 好的學校。而要培養(yang) 出這樣的優(you) 秀教師、校長,往往需要十餘(yu) 年甚至幾十年的時光。如何回報付出?誰來分擔培養(yang) 成本?為(wei) 欠發達地區、農(nong) 村地區培養(yang) 、留住一批優(you) 秀教師,離不開強有力的引導激勵政策。今年6月,中辦、國辦印發《關(guan) 於(yu) 構建優(you) 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ti) 係的意見》,明確提出“以推進師資配置均衡化為(wei) 重點,加快縮小校際辦學質量差距”“加強民族地區師資隊伍建設”等舉(ju) 措。以改革添動力,用政策促均衡,支持優(you) 質的教育資源和優(you) 秀校長、教師向欠發達地區、農(nong) 村地區流動,有助於(yu) 推動義(yi) 務教育均衡發展,讓優(you) 秀教育人才在基層紮下根、留得住。
讓優(you) 秀教育人才在基層紮根,欠發達地區、農(nong) 村地區自身也需要練好“內(nei) 功”、做好“後勤”,培厚教育人才發展的土壤。筆者在西部多地走訪發現,農(nong) 村地區教育薄弱環節正在不斷補強。不少地方都實現了“村鎮最好的房子是學校”“財政發工資第一批給教師”。在一些偏遠地區,當地政府還為(wei) 教師修建了周轉房,解決(jue) 了他們(men) 的住宿難題。得益於(yu) 政策引導和製度支撐,不少欠發達地區、農(nong) 村地區的教師有了“堅守三尺講台,潛心教書(shu) 育人”的底氣,教師隊伍也越來越穩定。
為(wei) 各類教育人才創造幹事創業(ye) 的舞台,用事業(ye) 留人、機遇留人、環境留人,是欠發達地區、農(nong) 村地區興(xing) 教強教的關(guan) 鍵所在。尤其是對於(yu) 優(you) 秀校長和教師,教育部門更要予以關(guan) 注和支持,讓他們(men) 能心無旁騖地躬耕教壇、發光發熱。對於(yu) 年輕教師,不妨進一步加強培訓和交流,加快其成長,打造科學合理的人才梯隊。不少地方已經有所突破,形成“縣管校聘”“省管校用”等行之有效的機製,調動一批優(you) 秀教師、校長到鄉(xiang) 鎮、到農(nong) 村、到薄弱學校教書(shu) 育人。這些創新之舉(ju) ,契合了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的本義(yi) 。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建設教育強國最重要的基礎工作。在欠發達地區、農(nong) 村地區培養(yang) 造就師德高尚、業(ye) 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zhuan) 業(ye) 化教師隊伍,必將積功長遠,惠及更多學子和家庭。
《 人民日報 》( 2023年12月01日 0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