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開展科學管護 提升林木質量(深閱讀·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發布時間:2023-12-01 16:03: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資料圖片

  冬日,遠眺位於(yu) 河北省東(dong) 北部的木蘭(lan) 圍場國有林場新豐(feng) 分場,皚皚白雪覆蓋山野,最厚處已有10多厘米。楊樹、樺樹等闊葉林樹葉已凋零,但樹幹依然挺拔;雲(yun) 杉、油鬆等針葉林則依舊青翠,給白茫茫的林海添上了些許顏色。一棵棵高大挺拔的大樹背後,是林場為(wei) 培育結構穩定、功能完備、質量優(you) 良的近自然可持續森林付出的諸多努力。

  近年來,多地在森林可持續經營、城市園林養(yang) 護管理、科技保障森林資源安全等方麵發力,促進林木科學管護提質量、上水平、見實效。

  伐劣留優(you) ,促進森林健康運轉

  “每天山上的雪伴著凜冽寒風來一陣、停一陣,越積越厚,寒氣刺骨。得趁著大雪封山之前,趕緊把生產(chan) 任務完成。”連日來,新豐(feng) 分場技術員劉繼龍每天吃完早飯,就和同事們(men) 來到山腳下,用尺子測量一根根木材的長度及橫截麵。仔細看,眼前的木材盡管長短不一、種類有別,但每根木材都不粗,直徑普遍在8到10厘米之間,最多也不超過20厘米。

  “它們(men) 原本就不是發育粗壯的樹木。”劉繼龍解釋,“在近自然森林經營理念下,我們(men) 按照‘伐劣留優(you) ’的原則,將這些‘劣質’樹木采伐做成木材,保留生長狀況好的樹木,讓其獲得更多的陽光和生長空間,保證整個(ge) 森林體(ti) 係健康運轉。”

  新豐(feng) 分場以天然林為(wei) 主,有很多萌生樹。與(yu) 實生樹相比,萌生樹由老根供給養(yang) 分,又繼承母體(ti) 的“年齡”,雖然前期生長快,但後期極易腐爛枯萎,因此這片林子過去蓄積量不高,造成了林地浪費。近年來,在近自然森林經營理念指導下,新豐(feng) 分場開展低質低效天然次生林轉化,本著伐次留好、伐密留稀、伐萌生留實生的原則,實施標記間伐,促進林場高質量發展。

  “我們(men) 還通過人工補植針葉樹種等手段改變樹林構成。”劉繼龍指了指近處的鬆木,“如今,林下層已經長起油鬆、雲(yun) 杉,乃至更為(wei) 珍貴的紅鬆。”他估算,用不了多少年,就能把這片主要由楊樹、樺樹構成的林子,轉變成以針葉樹種為(wei) 主要構成的異齡、複層、混交林,價(jia) 值更高、質量更好、壽命更長。

  在吉林省,針對中幼齡林過密、林木分布不均勻以及目的樹種缺乏等情況,采取間伐、冠下補植目的樹種等措施,促進森林正向演替。湖北省神農(nong) 架林區采取修枝扶壯等措施,將銳齒槲櫟、紅樺、漆樹等10餘(yu) 種鄉(xiang) 土樹種保護好、撫育好、修複好、管護好。通過科學經營,湖北森林蓄積量增長至4.83億(yi) 立方米。

  國家林草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推動各地以培育穩定、健康、優(you) 質、高效的森林生態係統為(wei) 目標,以森林可持續經營為(wei) 主線,以中幼齡林撫育為(wei) 重點,形成促進森林可持續經營的管理模式、政策措施、投入機製和保障體(ti) 係。

  及時防治,分門別類科學管養(yang)

  “秋冬是防治病蟲害的有利時機,我們(men) 及時排查公園等地的病蟲害情況,進行藥物噴灑防治,提高綠化苗木的生命力。”北京市順義(yi) 區園林綠化服務中心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園林綠化養(yang) 護管理是城市園林綠化工作的重要內(nei) 容,主要包括植物養(yang) 護與(yu) 綠地管理。其中,植物養(yang) 護包括整形修剪、灌溉與(yu) 排水、施肥、有害生物防治、鬆土除草等;綠地管理則包括綠地清潔與(yu) 保潔、附屬設施管理、景觀水體(ti) 管理等。

  “科學開展城市園林養(yang) 護管理,對於(yu) 保證園林植物正常生長,發揮園林綠化提升城市生態環境和滿足人民群眾(zhong) 休閑遊憩等需求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城市建設司相關(guan) 負責人說。

  近年來,各地通過落實養(yang) 護管理責任、健全養(yang) 護管理製度、提高養(yang) 護人員技術水平、建立信息化輔助管理平台等,不斷提升園林精細化養(yang) 護管理水平。

  在北京,通州區結合智能終端設備來監測土壤墒情、蟲情,隨土壤幹濕度變化啟動自動灌溉,實現實時預警與(yu) 智能管養(yang) ;在廣州,城市樹木健康體(ti) 檢機製正不斷建立完善,針對評估發現的行道樹欠修剪、長勢弱、病蟲害等問題,分門別類製定科學管養(yang) 措施。

  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城市建設司相關(guan) 負責人說,下一步,將指導各地健全養(yang) 護管理製度和標準體(ti) 係,科學做好綠化養(yang) 護管理工作,提高城市綠化風險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提升城市綠化管理數字化、信息化水平。

  交叉協同,保障林業(ye) 資源安全

  續航時長達4個(ge) 小時,有效識別1平方米以內(nei) 的火情,火情定位十分精準……不久前,中國林草高新技術應用大會(hui) 上,一款無人機引得許多參會(hui) 者駐足觀摩。

  “無人機具有機動靈活、攜帶方便、操控簡單的優(you) 點,可在短時間內(nei) 實現對林區的大範圍快速巡查、定點監控,還可通過實時監測地形地貌、可燃物分布與(yu) 火情蔓延態勢,協助撲火指揮。”中國林科院資源信息研究所副所長符利勇說。

  防火是個(ge) 世界級難題,特別是在麵積遼闊的森林。

  “我們(men) 在北鬥導航、林業(ye) 遙感、智慧林業(ye) 等多學科交叉的不同領域上協同攻堅,先後攻克了一些森林防火領域的頑固性技術難點,如無人機動態煙火快速識別預警、煙火精準定位、火情實時監測、過火麵積實時測算等。”符利勇說。

  符利勇團隊研發的“森林防火綜合體(ti) 係建設無人機巡護監測係統”,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崇禮賽區成功識別預警早期火情10餘(yu) 次,並實現全程協助森林消防應急撲救。目前這項無人機巡護監測係統已被納入國家林草局生態網絡感知係統,未來將支撐全國的森林防火工作。“我們(men) 還在繼續研發森林防火無人機戰鬥群。研發成功後,可以實現由上千架無人機精準投放滅火彈,在預警、應急、撲救等各方麵節省人力資源,更好守護森林資源。”符利勇說。

  此外,國家林草局於(yu) 2021年啟動“森林雷擊火防控”“鬆材線蟲病防控”兩(liang) 個(ge) 揭榜掛帥項目。“森林雷擊火防控”項目成果已經在大興(xing) 安嶺林區業(ye) 務化運行,精準監測到2022年大興(xing) 安嶺林區發生的全部35起雷擊火、2023年截至目前發生的62起雷擊火,有效防控雷擊火災害的發生。“鬆材線蟲病防控”項目成果中,新型全自動快速鬆材線蟲病檢測儀(yi) 將檢測時間由2小時縮至40分鍾,並構建了鬆材線蟲病精準預警監測技術體(ti) 係,2022年鬆材線蟲病發生麵積和病死樹數量較上年分別下降11.9%和26.1%。

  國家林草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建立部門協同、信息共享、聯防聯控的滅防火一體(ti) 化運行機製,同時抓好外來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並不斷完善“揭榜掛帥”機製,持續組織課題攻關(guan) 。

  

  本期統籌:華璐月

  版式設計:沈亦伶 張丹峰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30日 04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