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深紮”創作沃土 以文藝之筆描繪亮麗北疆

發布時間:2023-12-05 15:25: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記錄時代變遷,展現亮麗(li) 北疆。今年以來,全區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將目光投向祖國北疆的山川大地,在火熱的生產(chan) 生活中汲取營養(yang) 、積累經驗,以文藝之筆描繪亮麗(li) 北疆,展現“北疆文化”魅力。

  參加當地農(nong) 牧民的小型聚會(hui) 、帶領學生深入基層采風創作……這樣的“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如今是內(nei) 蒙古美術家協會(hui) 副主席、內(nei) 蒙古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教授頡元芳采風創作中的日常寫(xie) 照。

  為(wei) 了推動“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常態化長效化開展,今年9月,在自治區黨(dang) 委宣傳(chuan) 部指導下,自治區文聯、錫林郭勒盟文聯、西烏(wu) 珠穆沁旗委宣傳(chuan) 部、烏(wu) 蘭(lan) 哈拉嘎蘇木合力推動,在錫林郭勒盟西烏(wu) 珠穆沁旗烏(wu) 蘭(lan) 哈拉嘎蘇木成立頡元芳工作室和內(nei) 蒙古美協水彩藝委會(hui) 采風寫(xie) 生創作基地,這裏成了廣大美術家創作采風的重要載體(ti) 和實踐基地。

  有了創作采風基地,頡元芳深入基層的時間由原來的三至五天延長到了十天半個(ge) 月,與(yu) 當地藝術家、農(nong) 牧民有了更多交流接觸機會(hui) 。9月份,她帶著20多名學生深入創作基地,把大學“美術課堂”搬到了草原深處、帶到了牧民身邊。內(nei) 蒙古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水彩專(zhuan) 業(ye) 研究生李曉婧很珍惜這次深入基層的機會(hui) ,她說:“這次‘深紮’體(ti) 驗與(yu) 在課堂裏完全不一樣,之前書(shu) 本上或是網上的素材變成了真實場景,也在與(yu) 當地牧民相處的真情實感中激發了靈感,讓我們(men) 的作品更能夠打動人心。”

  對於(yu) 西烏(wu) 旗這片北疆沃土,頡元芳有著深厚情感,從(cong) 2006年到2023年,她連續17年“深紮”錫林郭勒盟,用心用情描繪這片土地上的可愛人民和風土人情。其中,以錫林郭勒地區人物形象創作的水彩畫《遠方》榮獲全國美術創作最高獎中國美術獎金獎,實現了內(nei) 蒙古美術作品中國美術獎金獎零的突破。

  越是深入生活、紮根人民,頡元芳的感悟越是深刻。“隨著創作基地的建立,我們(men) 對當地農(nong) 牧民的了解也越深入,對文藝創作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刻,隻有把精神性與(yu) 思想性相結合用手中的畫筆畫出來,這樣的作品才稱得上是文藝精品。”

  今年,自治區黨(dang) 委宣傳(chuan) 部指導全區文聯係統,聚焦“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範自治區兩(liang) 件大事,在全區部署開展“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共組織960批次近8萬(wan) 名文藝工作者深入基層,在深入廠礦車間、農(nong) 村集鎮、社區街道、軍(jun) 營學校、革命遺址采風創作過程中,充分挖掘和生動展現北疆大地上的厚重曆史文化和豐(feng) 富人文資源,以文藝作品講好“北疆文化”故事。

  “對於(yu) 一名文學工作者來說,要想創作優(you) 秀的文學作品,必須要堅持深入群眾(zhong) 、深入基層、深入一線,從(cong) 人民的偉(wei) 大實踐和豐(feng) 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yang) 成分。”《北方新報》副總編輯、中國作家協會(hui) 會(hui) 員劉霄說。今年7月,為(wei) 了創作長篇小說《白牛》,劉霄深入錫林郭勒盟西烏(wu) 珠穆沁旗多個(ge) 嘎查牧場采風,形成了15萬(wan) 字的長篇小說。

  “烏(wu) 珠穆沁白牛”見證了中法兩(liang) 國友誼,更寄托著周恩來總理對北疆大地的深切關(guan) 懷。1973年,時任法國總統蓬皮杜到中國訪問,周恩來總理陪同蓬皮杜,並向他贈送禮品。同年10月,蓬皮杜總統回贈給周恩來總理50頭純種的夏洛萊牛,其中17頭交由內(nei) 蒙古自治區繁育。因這種牛毛發為(wei) 白色,所以當地人把它稱作白牛。經過50年的發展,當地農(nong) 牧民憑著“吃苦耐勞、一往無前,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蒙古馬精神,不斷發展壯大白牛產(chan) 業(ye) ,當初的17頭白牛已經發展成了現在5.8萬(wan) 頭的規模。為(wei) 了講好“烏(wu) 珠穆沁白牛”故事,展現北疆文化魅力,劉霄深入采訪、實地了解後,創新寫(xie) 作方法,以牛的視角進行敘述,目前長篇小說《白牛》即將出版發行。

  壯美和美善美、可信可親(qin) 可愛的內(nei) 蒙古形象,在全區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基層一線、農(nong) 村牧區、重點項目建設工地、遺址古跡采風創作中,通過“文藝之筆”生動立體(ti) 展現出來。自治區黨(dang) 委宣傳(chuan) 部積極引導鼓勵各門類藝術家通過“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創作更多精品力作,目前收到自治區文聯、內(nei) 蒙古藝術劇院及各盟市報送“深入生活、紮根人民”項目198個(ge) 。

  將目光投向祖國北疆山川大地,把根深深地紮在泥土裏,內(nei) 蒙古廣大文藝工作者將“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堅定創作之“本”,深挖創作之“源”,提高創作之“質”,以充沛的感情、細膩的筆觸、優(you) 美的旋律、動人的形象,用情用力講好“北疆文化”故事。(記者 馬芳)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