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數字化教研,讓課堂教學更智能(在一線)

發布時間:2023-12-05 15:2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廣東(dong) 省教育研究院黃埔實驗學校的一堂語文課上,老師彭慧姣正在講述《賣油翁》一文。“賣油翁的心理活動是怎樣的,從(cong) 哪裏可以看出來?請大家討論一下。”話音剛落,學生便展開小組討論,你一言我一語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文中描述了賣油翁的幾個(ge) 神情、動作……”楊展舒作為(wei) 小組代表,分享討論結果。同學們(men) 討論和分享的過程,被講台上的智能設備錄製下來。錄製後的課堂音視頻文件則被上傳(chuan) 到課堂教學智慧評價(jia) 係統平台,進而生成一份課堂大數據報告,幫助教師優(you) 化課堂教學。

  彭慧姣從(cong) 教時間不長,“初上講台有壓力,雖然學校給我們(men) 配備了資深的指導教師,但一定程度上難以完全滿足年輕教師的成長需要。一方麵,指導教師本身的教學任務較重,沒辦法每節課都來聽課指導。另一方麵,聽課指導時,關(guan) 注的大多是知識點覆蓋情況、教學目標達成情況。在合理選擇教學方法策略,尤其是在有效激發學生思維、促進知行合一等方麵的指導相對較少。”彭慧姣說出了年輕教師的心聲,“有了這套數字化教研係統,我們(men) 能夠通過數據分析得到課堂教學的精準建議,從(cong) 而不斷優(you) 化教學質量。慢慢地,水平在提高、心裏也更有底了。”

  “廣東(dong) 是教育大省,近些年教育規模不斷擴大,新任教師數量越來越多,傳(chuan) 幫帶非常重要。”廣東(dong) 省教育研究院黨(dang) 委委員、副院長李海東(dong) 說,“過去是三名老教師帶一名新教師,現在往往是一名老教師帶三名新教師。善用科技的力量,用數字化教研開展傳(chuan) 幫帶就非常重要,可以打破空間、時間的限製,更好地提升針對性和有效性。”

  “在平台支持下,科組討論也有了抓手,更具有針對性。”曹敏作為(wei) 黃埔實驗學校小學一、二年級語文備課組組長,對於(yu) 教研方式的改變深有體(ti) 會(hui) ,“大到師生交流互動的方式方法是否單一、學生反饋是否有效,小到教師語速是否適當、情感是否飽滿,大數據報告都能精準記錄。一看報告,數據反饋的情況屬於(yu) 個(ge) 體(ti) 還是共性問題,一目了然。基於(yu) 數據開展教研,更利於(yu) 教師共同提升。”

  記者了解到,麵臨(lin) 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廣東(dong) 省教育研究院聯合多個(ge) 單位,為(wei) 解決(jue) 課堂教學自動化、常態化、規模化分析難題,研製出“課堂教學智慧評價(jia) 係統”,並以課堂數字化畫像為(wei) 重點、以互聯網技術為(wei) 依托開創了數字化教研新模式。

  “該係統旨在推動知識課堂向素養(yang) 課堂轉型,不僅(jin) 強調教學策略方法的有效運用,還特別聚焦學生的素養(yang) 提升,如創新思維與(yu) 批判思維、交流素養(yang) 與(yu) 合作素養(yang) 等,尤其突出課堂要知行並重。從(cong) 去年8月至今年4月,我們(men) 共組織60多場數字化教研,在全省範圍內(nei) 完成400餘(yu) 名教師的2390節常態課堂教學自動化分析,形成了寶貴的大數據報告。”廣東(dong) 省教育研究院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室研究員許世紅介紹。

  “教育數字化轉型要從(cong) 轉變教師開始,轉變教師觀念、提高信息素養(yang) 、掌握數字技術,是教師專(zhuan) 業(ye) 發展當務之急。”中國教育學會(hui) 原副會(hui) 長吳穎民表示。

  “加快推進教育數字化,營造開放、共享、創新的數字化教研新生態,課堂評價(jia) 的數字化轉型是難點也是重點。以常態課堂數字化評價(jia) 來支撐教師發展,是助力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開展數字化教研,就要借助數字化技術降低課堂數據采集門檻,利用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大數據報告自動生成,提高教研效率。”廣東(dong) 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黨(dang) 組成員、副廳長李璧亮表示,在新技術的研究和應用過程中,既要保持開放心態,又要重視倫(lun) 理和邊界,確保技術使用的道德、公平和有效,在教育領域有序推進相關(guan) 技術的應用和發展。

  《 人民日報 》( 2023年12月03日 05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