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淮北杜集區:鄉村振興加“數”跑

發布時間:2023-12-15 15:31:00來源: 人民網-安徽頻道
2023年12月13日15:45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當鄉(xiang) 村插上數字翅膀,如何標注鄉(xiang) 村振興(xing) 高度與(yu) 速度?

  田間地頭架起了一個(ge) 個(ge) 村民帶貨直播間,村級鄉(xiang) 村治理數據濃縮至一張數字大屏,在智慧養(yang) 老領域開展養(yang) 老服務標準化專(zhuan) 項行動……數字鄉(xiang) 村,並不是說說而已,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區正切身體(ti) 會(hui) 這場數字風暴帶來的多項積極變革,各展所長勇立數字潮頭。

  特別是在轄區高嶽街道入選數字鄉(xiang) 村試點後,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加“數”跑,生產(chan) 生活更便利、產(chan) 業(ye) 發展更智慧、鄉(xiang) 村治理更科學,一幅“農(nong) 業(ye) 強、農(nong) 村美、農(nong) 民富”的“數字鄉(xiang) 村”新圖景正在實現。

  以“數”圖治,織密鄉(xiang) 村治理“高效網”

  基層鄉(xiang) 村治理千頭萬(wan) 緒,怎樣讓“數字鄉(xiang) 村”平台為(wei) 基層工作帶來更多便利?

  日前,人民網安徽頻道走進高嶽街道辦事處,隻見一塊大屏幕上網格劃配、人口信息、設施信息、事件上報、巡護打卡、任務派單等重點指標數據一屏展示,村裏幹部可以直觀了解各領域的宏觀態勢以及各數據的微觀關(guan) 係。

  高嶽街道相關(guan) 負責人列出一組數據,按照三級網格模式,街道12個(ge) 村社區共安排一級網格員12名,二級網格員67個(ge) ,專(zhuan) 兼結合、一員多能,各村社區共配備三級網格員155名。“數字鄉(xiang) 村綜合信息服務平台能夠借力大數據治理模式,集視頻監控、指揮調度、安全預警、工單流轉等為(wei) 一體(ti) ,通過與(yu) 線下網格全麵融合,實現‘多屏合一、一網統管’,打破街道層級辦公壁壘,為(wei) 網格員減負增效,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高嶽街道數字鄉(xiang) 村綜合信息服務平台能實時監控預警。人民網 呂歡歡攝

  如此一來,鄉(xiang) 村治理的數字化場景越來越多地出現在農(nong) 民的日常生活中。目前,轄區各村居利用網格係統上傳(chuan) 處理事件共1120條。

  “一旦遇到哪裏衛生狀況堪憂,或者最近有秸稈燃燒等行為(wei) ,村民積極參與(yu) 發現問題,我們(men) 也第一時間積極交辦解決(jue) 問題,這就有了接訴即辦的雛形。”該負責人坦言,建設鄉(xiang) 村全地域性的數字化綜合治理服務平台,特別是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精度、強算力的數字技術手段,能夠精準聚焦群眾(zhong) 需求和回應,因時而動、因地製宜,激發群眾(zhong) 自治活力,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hui) 格局。

  以“數”賦能,構建產(chan) 業(ye) 發展“新格局”

  數字鄉(xiang) 村建設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除了鄉(xiang) 村治理提質增效外,構建產(chan) 業(ye) 發展“新格局”同樣重要。

  眼下,正值草莓搶“鮮”上市的時節,高嶽街道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區的草莓早早被搶訂一空,這還是得益於(yu) 智慧農(nong) 業(ye) 數字平台的建設。

 

該園區智慧平台實時監測農(nong) 產(chan) 品發展狀況。人民網 呂歡歡攝

  在2022年,淮北市天匯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開展生物技術室、育苗工程室、智慧農(nong) 業(ye) 室、草莓聯動大棚等項目建設,積極推動農(nong) 業(ye) 育苗數字化,與(yu) 安徽農(nong) 業(ye) 大學及相關(guan) 專(zhuan) 家教授團隊達成合作協議,建成蔬菜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和專(zhuan) 家工作站。其中,安徽農(nong) 業(ye) 大學朱世東(dong) 教授團隊對蔬果新品種進行組培實驗,成功實現草莓脫毒苗的生產(chan) ,年生產(chan) 達10萬(wan) 株。

  走進蔬菜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隻見組培室裏草莓、茭白等育苗“嗷嗷待哺”,向上生長。

 

組培室裏正在培育生長的茭白品種。人民網 呂歡歡攝

  “我們(men) 通過團隊合作,開展科技攻關(guan) 、提供技術支持和銷售支持,並借助‘農(nong) 抬頭’這一平台,實時監控每一個(ge) 品種的生長情況,並進行數據同步分析,確保蔬菜種植更安全,品質更優(you) 秀,價(jia) 格也會(hui) 賣得更高。”該公司技術工作人員劉凡說,科學種植,靠的是數據,這就避免了經驗不足、氣象災害等可能出現的負麵影響。

  目前,高嶽街道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區共入駐企業(ye) 15家,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12家,花卉種植620畝(mu) ,瓜果蔬菜種植3650畝(mu) ,有機農(nong) 業(ye) 種植近5000畝(mu) 。借力園區信息化平台,現在的農(nong) 業(ye) 園已形成果樹、花卉、蔬菜、水產(chan) 、羊肚菌、新品種研發推廣、觀賞等為(wei) 一體(ti) 的綜合性現代化農(nong) 業(ye) 科技示範園。

  以“數”惠民,譜寫(xie) 民生普惠“協奏曲”

  數字鄉(xiang) 村建設在不斷推動數字技術同農(nong) 業(ye) 發展、農(nong) 村治理深度融合的同時,杜集區當地的居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數字化帶來的好處。

  以智慧養(yang) 老為(wei) 例,在高嶽街道雙樓村敬老院,數字正融入到方方麵麵。“我們(men) 養(yang) 老院有幾十位老人,最大的已經96歲,主要以附近居民為(wei) 主,多有基礎病。”該敬老院馬院長介紹稱,他們(men) 開展老年人基本信息數據智慧化采集服務,整合養(yang) 老服務資源,養(yang) 老服務機構、老年人群信息等內(nei) 容,針對服務對象和服務內(nei) 容提供特色化服務。

 

智慧養(yang) 老服務平台。人民網 呂歡歡攝

  如何實現智慧養(yang) 老?馬院長進一步介紹道,該服務平台通過運用各種先進的信息化技術(物聯網、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智能呼叫、雲(yun) 技術、GPS定位技術等)通過老年人基本信息數據智慧化采集,實現了“智慧管理,科學運營、互聯互通”,為(wei) 養(yang) 老機構建立一套完善的養(yang) 老服務管理及協調機製,建立準確詳實的數據庫及養(yang) 老服務電子檔案;通過應用呼叫中心及智能終端產(chan) 品,構建緊急救援、異常處置、生活幫助、主動關(guan) 懷等多種服務方式,全麵提升了機構的管理效能和養(yang) 老綜合服務水平。

  在這一使用過程中,根據係統外置監護設備實時反饋的心率、血氧、血糖等信息,一線護理人員發現並匯報處理了50多人次老人意外情況,並根據其嚴(yan) 重程度采取相應措施。

 

該敬老院的智能提醒藥盒。人民網 呂歡歡攝

  除了智慧養(yang) 老,在“互聯網+教育”方麵,高嶽街道鄉(xiang) 村中小學鄉(xiang) 村遠程教育覆蓋率達100%,並為(wei) 提升鄉(xiang) 村地區教師隊伍數字化素質,開展鄉(xiang) 村教師信息技術教學融合培訓或專(zhuan) 題教研活動16次。

  另外,在當地,社會(hui) 保險業(ye) 務、新型農(nong) 村合作醫療、婚育登記、勞動就業(ye) 、社會(hui) 救助、農(nong) 用地審批、涉農(nong) 補貼均已實現網上辦理。截至2023年10月,轄區群眾(zhong) 網上辦事累計達近700件,本年度辦件滿意評價(jia) 占比達90%以上。

  當鄉(xiang) 村插上數字翅膀,如今的杜集區正做到心中有“數”,農(nong) 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鄉(xiang) 村更美麗(li) ,不斷煥發出勃勃生機與(yu) 活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高度與(yu) 速度,不言而喻。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