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優勢大力發展生態農牧業
內(nei) 蒙古是國家重要農(nong) 畜產(chan) 品生產(chan) 基地,發展更加注重資源節約、更加注重環境友好、更加注重產(chan) 品質量的生態農(nong) 牧業(ye) ,是加快建設農(nong) 牧業(ye) 強區的重大舉(ju) 措,也是農(nong) 牧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更是農(nong) 牧民增收致富的需要。
2023年10月,《國務院關(guan) 於(yu) 推動內(nei) 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shu) 寫(xie) 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其中提出“大力發展生態農(nong) 牧業(ye) ”,為(wei) 內(nei) 蒙古立足綠色生態優(you) 勢推動農(nong) 牧業(ye) 轉型升級提供了強大動力。
解讀
——大力發展生態農(nong) 牧業(ye) 怎麽(me) 幹?
“把建設生態農(nong) 牧業(ye) 放在大力推進農(nong) 牧業(ye) 現代化、加快轉變農(nong) 牧業(ye) 發展方式的突出位置,進一步增強緊迫感責任感,推動現代農(nong) 牧業(ye) 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近年來,內(nei) 蒙古加大現代農(nong) 牧業(ye) 建設,但農(nong) 牧業(ye) 現代化發展依然滯後,農(nong) 牧業(ye) 區域布局與(yu) 資源稟賦不匹配,糧經飼結構不合理,種養(yang) 業(ye) 結合不緊,生產(chan) 、加工、流通、消費融合不夠等短板依然存在,農(nong) 牧業(ye) 保收入、保生態的壓力依然較大。應對農(nong) 牧業(ye) 發展新挑戰,必須大力發展生態農(nong) 牧業(ye) ,促進農(nong) 牧業(ye) 增產(chan) 、農(nong) 牧民增收和綠水青山良性循環。”內(nei) 蒙古自治區研究室社會(hui) 處負責人付東(dong) 梅說。
《意見》強調要以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為(wei) 導向,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推動農(nong) 牧業(ye) 綠色發展是農(nong) 牧業(ye) 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也是內(nei) 蒙古發展生態農(nong) 牧業(ye) 、建設北方重要安全屏障的應有之義(yi) 。付東(dong) 梅認為(wei) 應從(cong) 以下四個(ge) 方麵重點發力。
一是以水資源和環境承載力為(wei) 剛性約束,全麵落實“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優(you) 化農(nong) 作物結構,高質量推進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加大黑土地保護和利用,科學合理利用水資源,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nong) 業(ye) ,穩定提高糧食產(chan) 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二是持續推進種質資源保護利用、良種化水平提升、優(you) 勢特色品種培育建設,開展大豆、玉米、馬鈴薯等重點品種育種聯合攻關(guan) ,支持生物育種產(chan) 業(ye) 化應用試點,推進國家級大豆、玉米、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提升優(you) 良種子供給能力,打好種業(ye) 翻身仗。
三是優(you) 化牲畜養(yang) 殖結構,實施畜牧良種補貼政策,推進肉牛擴群提質和育肥場建設,建設現代畜牧業(ye) 產(chan) 業(ye) 園,穩定提升肉牛、肉羊產(chan) 能。大力發展優(you) 質飼草種植,擴大苜蓿、青貯玉米等種植麵積,加強奶牛育種攻關(guan) ,推動奶企做優(you) 做強,促進奶業(ye) 穩步增長,建設麵向全國的乳業(ye) 交易中心,打造奶業(ye) 高質量發展高地。
四是以產(chan) 業(ye) 化為(wei) 主攻方向,實施規模化、標準化和品牌化建設,聚焦玉米、奶業(ye) 、肉牛、肉羊、羊絨、馬鈴薯、飼草重點產(chan) 業(ye) 鏈,推進產(chan) 加銷、貿工農(nong) 一體(ti) 化發展,抓好農(nong) 畜產(chan) 品精深加工和綠色有機品牌打造,創建國家農(nong) 畜產(chan) 品加工示範基地,推進一二三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發展。
行動
——加快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生態化發展
加快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生態化發展,協調自然、社會(hui) 與(yu) 經濟可持續發展,是當前內(nei) 蒙古的一個(ge) 重大課題。
作為(wei) 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和國家重要農(nong) 畜產(chan) 品生產(chan) 基地,要發揮好內(nei) 蒙古生態環境好、農(nong) 牧業(ye) 資源豐(feng) 富的優(you) 勢,大力發展生態農(nong) 牧業(ye) ,做好“糧肉乳草、地水種技、鏈服融改”的文章,加快推動內(nei) 蒙古由農(nong) 畜產(chan) 品產(chan) 量大區向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強區轉變。
走進賽科星集團清水河縣奶牛核心育種場,隻見大型現代化牛舍裏,3000餘(yu) 頭優(you) 質奶牛安逸地吃著草料,這些牛是賽科星清水河縣奶牛核心育種乃至國家奶牛育種事業(ye) 的“寶貴資源”。
該育種場每年可培育頂級乳用種牛500頭,生產(chan) 高產(chan) 奶牛性控胚胎5萬(wan) 枚。頂級種公牛及高生產(chan) 性能胚胎牛的培育和商業(ye) 化發展,正在逐步打破優(you) 質奶牛依賴進口的瓶頸。
糧安天下,種築基石。內(nei) 蒙古聚焦區域優(you) 勢特色物種和地方發展急需品種,建立聯合育種攻關(guan) 機製,持續開展品種培育品係改良,努力突破關(guan) 鍵技術瓶頸,補齊種業(ye) 發展短板。
種業(ye) 持續發力的同時,內(nei) 蒙古還在現代畜牧業(ye) 轉型升級上加足馬力。
在紮魯特旗烏(wu) 額格其牧場,一排排整潔而寬敞的標準化養(yang) 殖牛舍映入眼簾。牧場通過建設配套設施,采取統一飼料、統一防疫、統一管理模式,實行封閉式管理,引領肉牛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從(cong) 而提升產(chan) 業(ye) 發展內(nei) 生動力。
通遼市紮魯特旗把目光鎖定在生態型、效益型現代畜牧業(ye) 上,推廣肉牛品種改良,優(you) 化良種繁育,促進畜牧養(yang) 殖結構調整,全麵落實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製度,科學合理保護利用林草生態資源,推動全旗草原生態狀況持續好轉。
“發展生態農(nong) 牧業(ye) ,內(nei) 蒙古有基礎、有條件,而且正當其時。我們(men) 要抓好高投入、高產(chan) 出、高效益的高效農(nong) 業(ye) ,還要聚焦關(guan) 鍵難點、聚焦高精尖新、聚焦區域需求,培育壯大農(nong) 牧業(ye) 科技人才隊伍,加強農(nong) 業(ye) 種質資源保護和育種創新,加快先進農(nong) 業(ye) 機械裝備研發推廣,盡快完善綠色技術創新體(ti) 係,為(wei) 生態農(nong) 牧業(ye) 發展裝上科技引擎。”自治區農(nong) 牧廳科教處處長馬曉昀表示。
目標
——著力提高農(nong) 牧業(ye) 可持續發展水平
生態農(nong) 牧業(ye) 不僅(jin) 是農(nong) 牧業(ye) 發展理念的創新,也將為(wei) 農(nong) 牧業(ye) 發展提供新模式、拓展新空間,有利於(yu) 延伸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鏈和價(jia) 值鏈,推動生產(chan) 、生活、生態協調發展。
“生態農(nong) 牧業(ye) 注重自然生態的保護和恢複,強調生態係統的穩定和平衡,在提高農(nong) 畜產(chan) 品的安全性和品質的同時,可有效培育農(nong) 村牧區新型產(chan) 業(ye) ,提高農(nong) 牧民收入水平,並改善農(nong) 村牧區生態環境,提升農(nong) 牧民居住環境質量和生活質量。”付東(dong) 梅說。
水土資源是生態係統良性循環的基本要素和農(nong) 牧業(ye) 生產(chan) 的物質基礎,內(nei) 蒙古在加強水土資源保護上再發力。一方麵著力發展節水農(nong) 業(ye) ,實施以工程節水為(wei) 主、農(nong) 藝節水配套、機製節水引導的集成節水措施,推動農(nong) 業(ye) 節水增效。另一方麵著力加強耕地保護,逐步擴大黑土地保護利用範圍,加強受汙染耕地治理,在東(dong) 部地區實施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減少黑土地風蝕水蝕。支持符合條件的地方開展鹽堿地綜合利用,加強現有鹽堿耕地改造提升,拓寬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空間。
加強農(nong) 牧業(ye) 麵源汙染治理也是發展生態農(nong) 牧業(ye) 的重點。內(nei) 蒙古將繼續推進化肥農(nong) 藥減量增效行動,集成推廣科學施肥技術,支持開展生態調控、生物防治等,推進化肥農(nong) 藥科學使用。同時,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nong) 牧業(ye) ,建設一批糞肥還田利用的種養(yang) 結合示範基地,全麵推進秸稈綜合利用,推廣加厚地膜,開展農(nong) 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實現循環利用、變廢為(wei) 寶。
大力發展生態農(nong) 牧業(ye) ,需要用鏈式思維、工業(ye) 化思維鍛造綠色低碳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鏈。內(nei) 蒙古將繼續大力推廣綠色加工技術裝備,發展農(nong) 畜產(chan) 品綜合加工,健全農(nong) 畜產(chan) 品綠色低碳物流體(ti) 係,降低全產(chan) 業(ye) 鏈資源損耗。還要充分挖掘草原文化、農(nong) 耕文化等資源,打造一批全國休閑農(nong) 業(ye) 重點縣和休閑農(nong) 牧業(ye) 鄉(xiang) 村精品旅遊路線,把生態優(you) 勢轉化為(wei) 經濟優(you) 勢,不斷拓展農(nong) 牧業(ye) 生態價(jia) 值。(記者 韓雪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