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湖北房縣:數據賦能讓基層監督更“智慧”

發布時間:2023-12-19 09:41:00來源: 人民網-湖北頻道

  “邵某屬於(yu) 在編在崗財政供養(yang) 人員,且無土地承包共有人,違規享受實際種糧農(nong) 民一次性補貼。”

  “紅塔鎮潮汪村張某2019年7月31日離世,超過一年仍在領取天然林停伐管護補助,共計907.5元。”

  短短一個(ge) 月內(nei) ,湖北省十堰市房縣紅塔鎮紀委通過監督,就從(cong) 眾(zhong) 多的惠民惠農(nong) 政策落實中,發現了虛報冒領惠農(nong) 資金、台賬登記錯誤、惠農(nong) 政策應享受未享受等民生領域違紀違法問題線索40條。能夠如此高效且精準發現並查處問題,得益於(yu) 大數據對惠民惠農(nong) 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

  惠民惠農(nong) 政策直接關(guan) 係群眾(zhong) 切身利益,凝聚著對群眾(zhong) 冷暖的點滴關(guan) 心。長期以來,囿於(yu) 補貼種類多、資金數量大、發放環節複雜、人手有限等,監督難度較大。政策落實與(yu) 否是基層監督的重中之重,也是“微腐敗”高發區和基層信訪頻發易發區。監督不精準、不全麵,主動發現問題線索少,一直是困擾基層監督的難題。

  提升監督精準度,確保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民生領域政策真正惠民利民是紀委監委工作的應有之意。近年來,房縣紀委監委充分利用惠民惠農(nong) 政策落實大數據監督係統,以數據對比充當“探頭”,以“算力”補充“人力”,運用信息化手段,進一步拓寬監督渠道,增強發現問題能力,實現監督精準化與(yu) 監督前置,不斷提高基層監督質效。對大數據對比出篩選出的3大類25小項惠民惠農(nong) 政策疑點線索進行研判,各鄉(xiang) 鎮按照逐條逐項、見人見事、證據紮實、分析精準、意見具體(ti) 標準的要求,采取聽對象陳述、查原始資料、看實際現場、詢問經辦人、訪左鄰右舍等方式,對政策落實疑點問題逐條入戶核查,對查實的問題線索實行分類處置。

  “單純依靠人力尋找惠民資金發放問題,不僅(jin) 費時費力,效果也不理想。現在通過大數據監督的方式,讓數據進行自動對比,疑點數據自然顯現,發現問題不再是大海撈針。”該縣紀委監委大數據監督核查專(zhuan) 班人員說道。

  同時,為(wei) 做好大數據監督“後半篇”文章,該縣紀委監委堅持“當下改”和“長久立”相結合,對於(yu) 監督發現的台賬信息更新不及時等職能部門的問題,通過印發紀檢監察建議書(shu) 的方式督促相關(guan) 職能部門剖析問題成因、摸排監管盲點,有針對性的完善製度、堵塞漏洞,加強源頭治理,確保各類惠民資金精準發放。

  大數據提升了基層監督治理質效。相比傳(chuan) 統受理群眾(zhong) 舉(ju) 報後開展初步核查、談話函詢等方式,大數據監督具有全麵、準確、主動等優(you) 點。運用大數據進行監督,大大提升了監督的精確性、主動性和問題發現能力。從(cong) 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到廁所革命資金,從(cong) 冬春臨(lin) 時困難生活救助到生態公益林補償(chang) ……一筆筆民生資金,一項項惠民政策,在紀委監督之下發放更加精準,落實更加有力。

  據悉,截至11月,房縣紀委監委利用大數據監督,已核查惠民惠農(nong) 政策問題線索2314條,其中屬實線索1476條,已整改線索405條,追繳資金29.1萬(wan) 元,問責128人。在大數據賦能監督下,一批以往難以被發現的問題“浮出水麵”,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的作用發揮更加突顯。

  “大數據監督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下一步,我們(men) 將用好大數據監督利器,拿起監督‘顯微鏡’,做實基層監督,讓群眾(zhong) 身邊惠民惠農(nong) 領域的‘微腐敗’無處遁形。”房縣紀委監委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馮(feng) 禹銘)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