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原市寧江區:暖心“小舉措”服務“大民生”
鬆原市寧江區伯都訥街道充分發揮基層黨(dang) 組織、黨(dang) 建聯盟、小區物業(ye) 及誌願者等資源優(you) 勢,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推出係列便民、惠民、利民服務新舉(ju) 措,有效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以實際行動不斷增強群眾(zhong) 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
便民“小舉(ju) 措”,熱心解民憂
推行“信訪代辦製”。在工貿社區、晨光社區、創新社區設置“信訪代辦點”,開展信訪代辦服務,暢通信訪渠道,解決(jue) 醫療糾紛、債(zhai) 務糾紛、住房問題等急事難事共10件,群眾(zhong) 的訴求“有人幫著跑,有人代替辦”,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成立“法官工作室”。以維護群眾(zhong) 合法權益為(wei) 出發點,以有效化解矛盾糾紛為(wei) 切入點,全麵開展源頭解決(jue) 糾紛、指導人民調解、有效化解家庭和鄰裏糾紛。加強普法宣傳(chuan) ,每季度進行一次法律知識講座,進一步增強居民群眾(zhong) 知法、守法、懂法、用法的法律意識,打通司法服務最後一公裏。
惠民“小舉(ju) 措”,愛心暖民心
創建“暖心驛站”。精心設置服務項目,提供冷熱飲水、手機充電、雨傘(san) 雨衣、休息座椅、老花鏡、應急藥品、針線包等服務,以及微波爐、輪胎充氣泵等便利設施,免費為(wei) 快遞小哥、外賣小哥、環衛工人、出租車司機等戶外勞動者提供貼心服務。
打造“微心願超市”。在晨光社區陽光家園廉租房小區建立微心願超市,秉承“用心服務,用愛相助”的服務理念和宗旨,為(wei) 轄區內(nei) 符合資助條件的低保戶家庭、孤寡老人、貧困殘疾人、困難家庭、困難留守兒(er) 童等提供日常生活幫扶。年初以來,累計捐贈生活日用品等物資200餘(yu) 件,幫扶困難群眾(zhong) 100餘(yu) 人。
利民“小舉(ju) 措”,黨(dang) 心聚民意
開辦“黨(dang) 群大課堂”。以講促學、以學促用,由社區誌願者、駐街單位誌願者、聯盟成員單位業(ye) 務人員結合自身特長、專(zhuan) 業(ye) ,開展普法宣傳(chuan) 、法律谘詢、心理輔導、健康知識講座、紅色影片展播等活動,著力構建黨(dang) 員群眾(zhong) 學習(xi) 交流的展示平台。
設立“居民幸福頻道”。依托晨光社區黨(dang) 群服務中心,招募轄區居民誌願者,根據誌願者自身特長,以社區黨(dang) 委、小區功能型黨(dang) 支部為(wei) 引領,宣傳(chuan) 講解黨(dang) 的政策、法律法規、健康生活常識、家庭“四防”安全等方麵知識。
撰寫(xie) “小巷總理日誌”。做好群眾(zhong) 工作,走訪是關(guan) 鍵。每名網格員每月至少走訪30戶。堅持“五必訪”:對新入住戶必訪、居民家中有大事必訪、居民下崗困難戶必訪、孤老殘疾戶必訪、重病戶必訪,形成“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辦、情在格中聯”服務格局。
伯都訥街道始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理念,聚焦破解小區治理重點、難點、堵點問題,找準隊伍建設“點”、連接組織引領“線”、織密網格治理“麵”,繪就基層治理“同心圓”,全麵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和服務群眾(zhong) 能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