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日報看湖南|懷化市黔陽古城——青山明月再相逢

發布時間:2023-12-19 10:49: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送柴侍禦

  王昌齡(唐)

  流水通波接武岡(gang) ,送君不覺有離傷(shang) 。

  青山一道同雲(yun) 雨,明月何曾是兩(liang) 鄉(xiang) 。

  月亮從(cong) 山背後升起來,把清亮的光輝灑在古老的沅水河上。入夜,河畔的黔陽古城被盞盞燈光點亮。

  古城東(dong) 門的戲台上,鑼鼓聲劃破寂靜的夜空。緊接著,嗩呐、二胡交織成高亢歡快的旋律,黔陽古城熱鬧起來。一場京劇正在上演,男女老少圍攏過來,感受戲曲為(wei) 古城帶來的熱情與(yu) 活力。

  “青山一道同雲(yun) 雨,明月何曾是兩(liang) 鄉(xiang) 。”戲台正上方懸掛的兩(liang) 行詩句,格外引人注目。這是唐代詩人王昌齡在此寫(xie) 下的千古名句,也道出了王昌齡與(yu) 這座城的故事。

  黔陽古城位於(yu) 湖南省懷化市洪江市,是一座有著兩(liang) 千多年曆史的古縣城,在唐代時被稱為(wei) 龍標縣,後在宋朝時改為(wei) 黔陽縣。唐代天寶年間,王昌齡被貶為(wei) 龍標縣尉。聽聞王昌齡被貶謫後,李白曾寫(xie) 下膾炙人口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其中的“我寄愁心與(yu) 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更是表達了對好友的牽掛。任龍標縣尉期間,王昌齡筆下的《送柴侍禦》,成為(wei) 送別詩中的經典佳作,至今仍被廣為(wei) 傳(chuan) 誦。

  來這裏旅行,一定要走進黔陽古城,觸摸被明月照耀過的時光,領略古老與(yu) 現代交融而成的新風情。

  黔陽古城共有九街十八巷,從(cong) 南至北呈魚骨狀,是如今湘西保存最完好、最完整的古建築群之一。這些古建築群,包括南正街、龍標山鍾鼓樓、赤寶塔、萬(wan) 壽宮、文廟、龍標書(shu) 院等,蘊含著豐(feng) 富的中華建築文化。由於(yu) 功能不同,每一座建築都有不同風格,它們(men) 有的飛簷卷棚,有的雕梁畫棟,有的精致秀麗(li) 。作為(wei) 主幹道的南正街,全長156米,整街以青石板鋪就,走在其中,仿佛夢回古代。

  曆史一越千百年,煙火氣延續至今。古城中,有人在家中開辦美食小屋,手工製作春卷、茄盒、鴨蛋麵等當地傳(chuan) 統食物,供遊客品味。遊客吃的不僅(jin) 僅(jin) 是物美價(jia) 廉的特色美食,更是背後的美食文化和生活氣息。

  沉浸式體(ti) 驗,為(wei) 當地旅遊增添了一抹亮色。近年來,洪江市深入挖掘黔陽古城的曆史文化,豐(feng) 富旅遊業(ye) 態,孵化出旅拍、劇場、書(shu) 店等業(ye) 態,不斷豐(feng) 富遊客的旅行體(ti) 驗。

  在旅拍店,遊客可以化上精致的妝容,身著古代服飾打卡拍照,清澈的沅水、古樸的街巷就是最佳拍攝背景。若是累了,還能到古城裏的劇場、書(shu) 店歇歇腳,在放鬆身心的同時,享受豐(feng) 富的文化大餐。

  奔流沅水,牽起古今。行走洪江市,與(yu) 王昌齡眼裏的青山明月再度相逢,也就更加讀懂了詩中的豁達之意。

  《 人民日報 》( 2023年12月19日 第 10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