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施工圖”來了

發布時間:2023-12-20 11:02:00來源: 重慶日報網

  ■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更突出以產(chan) 業(ye) 應用為(wei) 導向,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讓實驗室圍繞產(chan) 業(ye) 轉、項目盯著需求幹

  ■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到底建設得好不好,絕不是看發了多少篇論文,以文章論高低,而是看到底出了多少技術、成果和產(chan) 品,對產(chan) 業(ye) 的科研貢獻度如何

  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如何建?“施工圖”來了!12月19日,記者了解到,為(wei) 規範和加強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和運行管理,加快集聚創新資源,開展高質量協同創新,重慶市科技局與(yu) 四川省科技廳近日聯合印發《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建設與(yu) 運行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聚焦製約川渝兩(liang) 省市重點產(chan) 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領域,按照“成熟一個(ge) ,論證一個(ge) ,建設一個(ge) ”的原則建設,擇優(you) 支持研究方向相近、聯動創新鏈各環節或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的兩(liang) 省市重點實驗室聯合共建。

  出台背景

  川渝雙方反複磋商十餘(yu) 次,從(cong) 不盡相同到協商一致

  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是川渝兩(liang) 省市實驗室體(ti) 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爭(zheng) 創國家實驗室和全國重點實驗室的後備力量。市科技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作為(wei) 川渝兩(liang) 省市實現支撐關(guan) 鍵核心技術突破、匯聚培養(yang) 優(you) 秀創新人才、開展高水平合作的科技創新基地,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將以“1+1>2”之力,助推成渝地區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2022年12月,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四川黨(dang) 政聯席會(hui) 議第六次會(hui) 議在成都召開,會(hui) 上介紹了《關(guan) 於(yu) 推動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相關(guan) 情況,這是《意見》首次出現在公眾(zhong) 視野中。

  今年2月,四川省政府、重慶市政府正式出台《意見》,將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建設提上日程,並製定了“規劃圖”——到2025年底,一批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掛牌運行,基本建成創新引領、綜合集成、區域協同的科技創新高地和產(chan) 業(ye) 支撐高地。

  此次出台《辦法》,則是再進一步,讓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建設有了“施工圖”。

  實際上,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從(cong) 產(chan) 生想法、製定“規劃圖”、到製定“施工圖”,經曆了川渝兩(liang) 省市長時間的磋商。

  “根據現行《重慶市實驗室建設與(yu) 運行管理辦法》和《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建設與(yu) 運行管理辦法》,我們(men) 各自的省市級重點實驗室建設機製不盡相同。”市科技局相關(guan) 負責人坦言,為(wei) 此,雙方反複磋商了十餘(yu) 次,最終才確定適應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且雙方協商一致的建設機製。

  “相比過去的省市級重點實驗室,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的定位作了較大調整。”該負責人表示,過去,省市級重點實驗室的定位是圍繞某一學科開展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如今,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更突出以產(chan) 業(ye) 應用為(wei) 導向,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讓實驗室圍繞產(chan) 業(ye) 轉、項目盯著需求幹。

  布局建設

  川渝兩(liang) 省市各一家單位牽頭,至少依托一個(ge)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組建

  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如何布局與(yu) 建設?《辦法》提出,將聚焦製約川渝兩(liang) 省市重點產(chan) 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領域,按照“成熟一個(ge) ,論證一個(ge) ,建設一個(ge) ”的原則,擇優(you) 支持研究方向相近、聯動創新鏈各環節或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的兩(liang) 省市重點實驗室聯合共建。

  具體(ti) 而言,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依托單位應為(wei) 注冊(ce) 地在川渝兩(liang) 省市的獨立法人機構,由川渝兩(liang) 省市各一家單位牽頭,至少依托一個(ge)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組建,共建單位一般不超過6個(ge) 。

  《辦法》明確規定,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要聚焦數智科技、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食品輕紡、能源化工、先進材料、醫藥健康、綠色低碳等戰略布局,在人工智能、生物技術、衛星網絡、新能源與(yu) 智能網聯汽車、無人機、區塊鏈、雲(yun) 計算、大數據、創新藥物、精準醫療、生物製造、智慧農(nong) 業(ye) 、高端裝備材料、先進光電與(yu) 量子材料、新型半導體(ti) 材料、高分子與(yu) 複合材料、新能源與(yu) 新型儲(chu) 能、綠色製造、再生資源利用、生態保護與(yu) 修複等戰略領域,以產(chan) 業(ye) 應用為(wei) 導向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

  “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有明確要求,要在本領域具有優(you) 勢明顯、特色鮮明的研究方向,清晰明確的研究目標,承擔過國家級科研項目,獲得過國家科技獎勵,研究水平處於(yu) 國內(nei) 領先,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高水平科技成果。”市科技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

  運行管理

  實行“雙主任”負責製,川渝兩(liang) 省市牽頭單位各推薦一名實驗室主任

  在運行與(yu) 管理方麵,《辦法》提出,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將設立理事會(hui) ,實行理事會(hui) 領導下的“雙主任”負責製。川渝兩(liang) 省市牽頭單位各推薦一名實驗室主任,經理事會(hui) 提名,由兩(liang) 省市管理部門批準聘任。

  具體(ti) 而言,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主任應為(wei) 本領域高水平、有影響力的學術或技術帶頭人,具有正高級專(zhuan) 業(ye) 技術職稱和較強的組織管理與(yu) 協調能力。年齡原則上不超過60周歲,每屆任期5年,原則上連任不超過2屆,任期內(nei) 全職全時在實驗室工作。

  與(yu) 此同時,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將設立學術委員會(hui) ,負責向理事會(hui) 提供創新研究方向、重點發展領域、重大研究任務和目標等學術谘詢和指導,進行學術工作評估。

  《辦法》還明確,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應加強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實驗室的大型科研儀(yi) 器設備應按相關(guan) 規定納入川渝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台,實現科研儀(yi) 器設備開放共享和高效運轉,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重慶市科技局和四川省科技廳作為(wei) 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的管理部門,將通過年度考核和周期評估(每5年為(wei) 一個(ge) 周期)相結合的方式,對實驗室建設工作和績效開展評價(jia) ,重點考核評估實驗室的科研水平貢獻、人才引培、平台建設、項目實施、運行管理等情況。

  “由此可以看出,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到底建設得好不好,絕不是看發了多少篇論文,以文章論高低,而是看到底出了多少技術、成果和產(chan) 品,對產(chan) 業(ye) 的科研貢獻度如何。”市科技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的考核評估結果分為(wei) “優(you) 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類。對結果為(wei) “優(you) 秀”的實驗室,兩(liang) 省市管理部門將在科研項目、人才培養(yang) 等方麵給予優(you) 先重點支持;連續2年年度考核結果為(wei) “不合格”的,不再列入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序列。

  本報記者 張亦築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