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按下“都市美顏鍵” 鄉村宜居又宜業

發布時間:2023-12-20 11:10:00來源: 人民網-陝西頻道

  初冬時節,走進位於(yu) 秦嶺北麓的西安市鄠邑區石井街道栗峪口村,村舍錯落有致,遊客絡繹不絕。

  穿行於(yu) 村舍之間,幹淨整潔的村道讓人賞心悅目,白牆黛瓦的房屋與(yu) 巍巍秦嶺交相輝映,村口的鄉(xiang) 村空間站散發著“洋氣”與(yu) “新潮”,一幅秀麗(li) 的鄉(xiang) 村美學新圖景正徐徐展開。

  城鄉(xiang) 融合新業(ye) 態 鄉(xiang) 村飄來“咖啡香”

  “這是我們(men) 在廢舊市場收了一個(ge) 變速箱,通過藝術家的設計改造變成了一個(ge) 可以取暖的藝術作品,這個(ge) 木桶擺件是從(cong) 群眾(zhong) 那裏收的,牆體(ti) 的白漆也是村民們(men) 刷的……”走進栗峪口村的土錘咖啡館,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王利軍(jun) 熟練地介紹著咖啡館裏的一應布置,如數家珍。

  “三年前,這一片全是閑置的廠房,沒有一塊地是村集體(ti) 的,我們(men) 通過從(cong) 村民手中盤活閑置資源,讓有想法有朝氣的青年創客在這裏落地生根。”王利軍(jun) 說,土錘咖啡館的主理人王繪婷便是第一個(ge) 開拓者。

  2019年,英國留學歸來的城市規劃學博士王繪婷帶著團隊來到鄠邑區,看中了栗峪口村的一處廢棄石粉廠,秉承留住鄉(xiang) 愁的建設理念,保留了廠房中的水塔、老舊設備等,將其重新包裝改造,把鄉(xiang) 土氣息和時尚元素結合,打造把鄉(xiang) 村美食和西餐融為(wei) 一爐的餐飲產(chan) 品引流“利器”,吸引西安周邊市民爭(zheng) 相打卡,讓“土洋結合”的“土錘”咖啡成為(wei) 了人氣爆棚的網紅打卡地。

  “這裏的咖啡師都是村裏的婦女,她們(men) 調製的咖啡,也被親(qin) 切的稱為(wei) ‘嫂子咖啡’。”王利軍(jun) 說。專(zhuan) 業(ye) 的馬甲製服、熟練的拉花技巧、專(zhuan) 業(ye) 的咖啡品味……從(cong) 最初的4人到現在旺季的10餘(yu) 人,土錘咖啡讓農(nong) 忙地裏種田的鄉(xiang) 黨(dang) 們(men) “搖身一變”,個(ge) 個(ge) 成為(wei) 自信大方的咖啡大師。

  土錘咖啡館火了,栗峪口村的鄉(xiang) 村旅遊產(chan) 業(ye) 也“活”了,越來越多的“鄉(xiang) 創客”來到這裏創業(ye) ——

  有機車老炮改裝大師的新派茶飲“山泡茶”,有來自廣東(dong) 卻因為(wei) 愛情留下創業(ye) 的美院高材生“阿喵茶餐廳”,也有把狗狗當家人的寵物民宿和樂(le) 園……來自不同專(zhuan) 業(ye) 、不同背景的藝術青年和創客人才在這片充滿“鄉(xiang) 愁”的熱土上大展身手。

  “這些企業(ye) 組建了一支專(zhuan) 業(ye) 化運營管理團隊,並與(yu) 集體(ti) 經濟組織結成發展合夥(huo) 人。實踐證明,政府效率優(you) 勢和企業(ye) 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人才優(you) 勢的結合,是栗峪口村快速發展的‘密碼’,也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基礎。” 王利軍(jun) 說。

  如今,栗峪口村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ti) 經濟的同時,提供工作崗位40餘(yu) 個(ge) ,帶動全村100餘(yu) 人實現就業(ye) ,逐步實現了村集體(ti) 經濟和群眾(zhong) 收入的雙贏。

  土錘咖啡館外的牆壁上,“讓全村人喝上咖啡”的噴繪醒目可見。“這可不是一句空口號。”王利軍(jun) 告訴記者,去年,土錘咖啡已經免費為(wei) 全村80歲以上的老人送咖啡入戶,今年村裏還計劃給全村人贈送咖啡、茶飲等村內(nei) 業(ye) 態的“套餐式”卡券,並舉(ju) 辦各種形式的活動,吸引大家來栗峪口村實地感受時尚鄉(xiang) 村、品質鄉(xiang) 村。

  為(wei) 了服務好更多誌同道合的年輕“鄉(xiang) 創客”們(men) ,栗峪口村創立了“青年鄉(xiang) 創客服務中心”以及“青年鄉(xiang) 創客孵化器”,並為(wei) 來到這裏的“數字遊民”提供的共享田園辦公、多媒體(ti) 空間、運動場地、共享廚房等一係列配套。

  “目前我們(men) 正在因地製宜規劃打造9戶民宿,希望更多年輕人來到這裏,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分享工作和生活,為(wei) 村子的發展帶來更多先進的理念和開闊的思路。“王利軍(jun) 充滿期待。

  文藝賦能新路徑 鄉(xiang) 村也有“藝術範兒(er) ”

  正值中午,距離栗峪口村不遠的蔡家坡村,前來考察參觀的遊客時不時用手機拍下美景。

  色彩斑斕的塗鴉壁畫、風格迥異的彩繪雕塑、別具一格的鄉(xiang) 創空間……徜徉在八號公路上,各種奇妙的藝術元素散布在村落各處,與(yu) 秦嶺的秀美山水相映成趣,仿佛置身於(yu) 詩意田園的水墨畫中。

  “脫貧攻堅以前,蔡家坡村還是個(ge) 貧困村,村民大多以務農(nong) 為(wei) 主,2018年,我們(men) 聯合西安美術學院舉(ju) 辦了首屆關(guan) 中忙罷藝術節,師生們(men) 用藝術手法給昔日貧困的蔡家坡村注入了活力。”鄠邑區石井街道主任助理薛彤彤說。

  何為(wei) 忙罷?傳(chuan) 統風俗裏,關(guan) 中農(nong) 村每年夏忙之後,全村會(hui) 定一個(ge) 日子,統一招待親(qin) 戚來吃酒席,慶豐(feng) 收,還常以戲劇、電影、社火等文藝形式來助興(xing) 。在關(guan) 中方言中,這被稱為(wei) “忙罷”,也叫“過會(hui) ”。

  “關(guan) 中忙罷藝術節”主要是以終南山為(wei) 背景,將鄉(xiang) 土變為(wei) 藝術空間,將田野化為(wei) 展演現場。每屆活動均設立四大板塊,分別是終南戲劇節、大地生態藝術項目、合作藝術項目、關(guan) 中糧作項目。至今已成功舉(ju) 辦五屆,開展藝術活動上百場。

  “讓院校藝術實踐成果轉化為(wei) 農(nong) 村群眾(zhong) 可感可及的生活體(ti) 驗,讓高雅藝術和鄉(xiang) 土文化有機融合。”在薛彤彤看來,通過藝術活動,不僅(jin) 提高了農(nong) 村群眾(zhong) 的文化品位,推動了農(nong) 村環境風貌藝術化提升,同時讓現代藝術落地生根,鄉(xiang) 村振興(xing) 更有內(nei) 涵,更好滿足了農(nong) 村群眾(zhong) 對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向往。

  近年來,聚焦秦嶺自然生態保護、環山路及沿線人居環境治理等重點領域,西安鄠邑區積極打造以秦嶺生態保護為(wei) 底、以農(nong) 業(ye) 發展為(wei) 本、以文藝賦能為(wei) 魂,不斷提升公共服務空間,增強鄉(xiang) 村承載力。

  目前,鄠邑區已吸引200餘(yu) 名藝術家和青年人才駐村創業(ye) 創作,落地32座藝術作品、6萬(wan) 平方米壁畫,高標準舉(ju) 辦忙罷藝術節和係列公共文化活動,年吸引遊客預計達到200餘(yu) 萬(wan) 人。

  鄉(xiang) 村生態“麵子”美,文旅產(chan) 業(ye) “裏子”實。鄠邑區還積極打造並招引了“蔡家坡美好生活服務中心”“栗園坡知青樓”等56個(ge) 品牌消費新場景,通過策劃研學旅遊、農(nong) 業(ye) 采摘等20餘(yu) 項集體(ti) 經濟增收項目,植入100餘(yu) 個(ge) 群眾(zhong) 共享銷售攤位,預計直接帶動就業(ye) 1000餘(yu) 人,8號公路片區實現旅遊收入8000餘(yu) 萬(wan) 元。

  “我們(men) 希望在不改變農(nong) 業(ye) 和農(nong) 村本底的情況下,在秦嶺北麓鄉(xiang) 村建設中,堅持‘大刀闊斧做減法,慎之又慎做加法’,打好‘生態牌’、念好‘山水經’,推動鄉(xiang) 村綠色發展。”薛彤彤說。

  因地製宜促發展 繪就鄉(xiang) 村“新樣貌”

  12月1日,西安市學習(xi) 運用浙江“千萬(wan) 工程”經驗加快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工作推進會(hui) 召開,陝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shu) 記方紅衛在講話中表示,要從(cong) 城鄉(xiang) 融合發展的高度致力打造西安特色,全方位認識鄉(xiang) 村經濟價(jia) 值、生態價(jia) 值、社會(hui) 價(jia) 值、文化價(jia) 值,針對不同村莊類型因地製宜、分類施策,加快形成以城帶鄉(xiang) 、以鄉(xiang) 促城、城鄉(xiang) 互動的發展格局,不斷促進城鄉(xiang) 功能互補、要素雙向流動,推動城鄉(xiang) 融合發展走深走實。

  聚焦發展都市現代農(nong) 業(ye) ,西安市將清理出的農(nong) 村閑置資源,對接市場機製,將城市功能引入鄉(xiang) 村,打造了一批新業(ye) 態。同時,把村莊按產(chan) 業(ye) 配套功能區打造,建設18個(ge) 西安鄉(xiang) 村空間站、16個(ge) 西安農(nong) 業(ye) 景區,實現農(nong) 村人居環境與(yu) 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鄉(xiang) 村治理深度融合,破解了農(nong) 村人居環境“為(wei) 誰建、怎麽(me) 建”的問題。

  此外,圍繞發掘村莊文化價(jia) 值,西安著力發展休閑農(nong) 業(ye) 、鄉(xiang) 村旅遊等新業(ye) 態。“關(guan) 中忙罷藝術節”成功入選全國優(you) 秀群眾(zhong) 文化品牌案例,周至縣成功舉(ju) 辦“秦嶺 秦人 秦聲—2023陝西省首屆鄉(xiang) 村戲曲大舞台”活動,周至周一村、鄠邑蔡家坡村、長安唐村、藍田蕎麥嶺等連點成線,入選2023年全國鄉(xiang) 村旅遊精品線路,西安“半小時生活圈”和“城市後花園”正在加速構建。

  西安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裴靖瑜表示,西安市將持續推進都市現代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探索走出一條特大城市城鄉(xiang) 融合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加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的西安路徑。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