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山西省完成首批省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

發布時間:2023-12-20 11:27:00來源: 山西日報

  近日,我省批準重組新建21個(ge) 省重點實驗室、12個(ge) 廳市共建省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標誌著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優(you) 化重組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省重點實驗室是全省科技創新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後備力量和有益補充。自1996年啟動建設至今,省重點實驗室共建設142家,已經成為(wei) 我省推動原始創新、引領學科發展、解決(jue) 經濟社會(hui) 需求的戰略科技力量,但存在定位不清晰、研究方向分散、規模體(ti) 量較小、對重點產(chan) 業(ye) 支撐能力弱等問題。今年我省將省重點實驗室優(you) 化重組工作列入工作重點,把“四個(ge) 麵向”貫穿於(yu) 優(you) 化重組全過程,推進協同合作、良性競爭(zheng) 、資源共享。

  按照“先立後破、試點先行、點麵結合、分批推進”的原則,采取“國家平台引領示範、重點領域開展試點、廣泛領域打造標杆、區域協同廳市共建”的思路,通過充實、調整、整合、撤銷、新建的“五個(ge) 一批”方式推進優(you) 化重組。省重點實驗室每個(ge) 細分領域建設一家,遴選特色鮮明、優(you) 勢顯著的科技“特長生”,杜絕同一或相近領域重複建設。首先對優(you) 化重組後的省重點實驗室給予批準立項建設,樹立省重點實驗室優(you) 化重組標杆示範,然後撤銷重組前的原省重點實驗室,實現先立後破、新舊銜接。10月中旬,我省率先在16家能源領域實驗室開展優(you) 化重組工作試點,其他領域選取5家考核優(you) 良的實驗室創建優(you) 化重組標杆,采取省市聯動方式建設12家廳市共建省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成功經驗和科學模式,為(wei) 全麵開展省重點實驗室優(you) 化重組打好基礎、積累經驗,蹚出一條新路。

  重組後的省重點實驗室使命定位進一步清晰。實驗室類型明確為(wei) 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類、前沿技術研究類、廳市共建類等三類。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類側(ce) 重於(yu) 獲取新原理、新知識、新方法,為(wei) 提升未來核心競爭(zheng) 力和重大技術創新活動提供科學支撐。前沿技術研究類側(ce) 重於(yu) 未來技術更新換代和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中前瞻性、先導性、探索性的前沿引領技術攻關(guan) ,支撐關(guan) 鍵核心技術突破。廳市共建類側(ce) 重於(yu) 推動轉型綜改試驗區、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一群兩(liang) 區三圈”城鄉(xiang) 區域發展新布局等重大戰略,提升區域創新能力。

  重組後的省重點實驗室研究方向更加聚焦,研究特色更加突出,打造“專(zhuan) 精特新”實驗室。煤係關(guan) 鍵礦產(chan) 資源精細勘查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將研究方向由原來的4個(ge) 壓縮為(wei) 3個(ge) ,更加聚焦特色優(you) 勢和戰略性礦產(chan) 資源勘查開發,為(wei) 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推進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重組後的省重點實驗室建設條件進一步提高。實驗室研發場地麵積不少於(yu) 2000平方米,科研儀(yi) 器設備原值不少於(yu) 2000萬(wan) 元,近3年研發總投入不少於(yu) 2000萬(wan) 元,除省財政傾(qing) 斜支持外,要求依托單位每年提供不少於(yu) 100萬(wan) 元的專(zhuan) 項經費支持,進一步凸顯重點實驗室集聚高質量科研成果、匯聚高層次儀(yi) 器設備、凝聚高水平科研人才的首位地位。

  重組後的省重點實驗室人員結構進一步優(you) 化。21家重組新建的省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等國家級高層次人才6人。實驗室固定人員平均數量由38人增加到61人,平均年齡41歲。礦產(chan) 資源高效安全開采、化工過程強化等山西省重點實驗室,通過支持青年科研人才挑大梁,推進科研骨幹隊伍年輕化。

  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是我省的重大使命。本次優(you) 化重組後,能源領域省重點實驗室總數達到25家,覆蓋了礦產(chan) 資源開發、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氫能、可再生能源、儲(chu) 能、智能電網等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產(chan) 業(ye) 鏈主要方向;在氫能高效儲(chu) 製氫技術、核能技術、戰略性礦產(chan) 資源等新興(xing) 領域和緊缺方向新布局建設7家,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記者沈佳)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