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看湖南|走進瀏陽市田溪村磐石大峽穀(大地風華)
自然界的神奇和美麗(li) ,總是會(hui) 被人們(men) 在不經意中發現而驚豔四方。這種如夢如幻的自然景觀,所產(chan) 生的情感激蕩,常常會(hui) 在人們(men) 心裏凝結成一種奇妙的想象、強烈的向往與(yu) 難忘的眷戀。
位於(yu) 湖南省瀏陽市田溪村的磐石大峽穀,就是這樣一條由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塑而成的石頭藝術長廊。它從(cong) 山頂一直向穀底蜿蜒曲折地伸展,最後抵達溪流穿越的梯田曠野。
初冬的一個(ge) 上午,我們(men) 鑽進層林盡染的樹林,沿著長滿青苔的小路,去探覓這條磐石大峽穀。初始,明媚的太陽光芒照得人眼花繚亂(luan) 。進入樹林之後,隻看到透過枝葉縫隙的光斑灑在地上,點綴著林間幽深的曲徑。這時,一股清涼而濕潤的風,帶著山泉撞石的聲音,從(cong) 我們(men) 腳下傳(chuan) 來。
我們(men) 朝著水流聲音的方向行走,借著從(cong) 峽穀峭壁頂端瀉下的陽光,我們(men) 看清了,眼前展現的是一個(ge) 怪石嶙峋的峽穀長廊。
看,那迎麵聳立的圓形巨石,就像一座古老的青銅大鍾,泡在從(cong) 峭岩上傾(qing) 瀉而下的湍急流水裏。奔騰的湧浪撞擊著石壁,濺起無數雪花,不停地發出洪亮的聲響。這蕩漾在峽穀中的隆隆聲音,仿佛傳(chuan) 遞著遠古歲月的呼喚。
沿著濺滿水滴的石頭台階,我們(men) 小心翼翼地走近峽穀邊。仔細觀看峽穀兩(liang) 側(ce) ,秩序井然地排列著石筍、石鼎、石磨、石鏡、石柱、石塔和石壁。它們(men) 雖然形狀各異,大小不一,但都尺度勻稱,色澤光亮,似乎被巧手安排一樣,顯得錯落有致。
我們(men) 登上大峽穀的岩石平台,聆聽岩縫裏流泉的聲音,那聲音仿佛銀鈴般清脆。我的心情頓時平靜下來,感覺空氣也愈加新鮮、甜潤。岩石上生長的樹木、花草,看上去線條清晰,色彩分明。仰視頭頂的藍天白雲(yun) ,回望身邊的碧綠蒼翠,我感到自己仿佛正在騰雲(yun) 駕霧,展翅向高天飛去。這時,有一種撲朔迷離的夢幻美感,吸引著我溯溪而上,向源頭攀登。
走過跨澗的石橋,躲過飛瀉的瀑布,眼前突見石坪堆玉,石花沾露,飛石懸空。這是一種何其撥動心弦的情境!此刻,在這個(ge) 綺麗(li) 的石頭世界裏,我欣賞到了多姿多彩的石雕之影,感受到了天地之間這奇石、樹木、鳥蝶、花朵、溪流、雲(yun) 霞所生發的生命氣息,也仿佛受到了一種靈性的撫慰。
最讓我驚歎的是,大自然仿佛知曉人間的心思。所以,在這樣一個(ge) 名不見經傳(chuan) 的深山裏,孕育出如此神秘的磐石大峽穀。田溪村的村民亦沒有辜負這片天地。在磐石大峽穀的山巒坡邊、溪河岸上,村民們(men) 早已栽鬆、植柳、養(yang) 花、種蕉。他們(men) 自覺地給這個(ge) 奇石世界點染了七彩的顏色。
磐石大峽穀藏於(yu) 深山之中,在書(shu) 卷中常常找不到它的名字。在原生態的石廊峭壁上,也不見曆代名人和詩家的題刻與(yu) 留韻。似乎“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名言,在這裏得不到響應。然而,磐石大峽穀又是有幸的,仿佛應驗了白居易的那句詩“天生麗(li) 質難自棄”。隨著歲月的推移,到了新世紀之初,它蒙在臉上的神秘麵紗終於(yu) 被人們(men) 撩起,它的“天生麗(li) 質”終於(yu) 被人們(men) 發現。於(yu) 是,大江南北的遊客紛至遝來,沉浸在這磐石大峽穀裏流連忘返。
磐石大峽穀位於(yu) 連雲(yun) 山脈大圍山的東(dong) 南山麓,距離瀏陽城隻有百裏之遙。據有關(guan) 資料記載,大圍山擁有獨特的第四紀冰川地貌。這些經受億(yi) 萬(wan) 年風霜雨雪陶冶洗禮的冰川石頭,至今不改其晶瑩潤華。它們(men) 的奪目光彩和綽約風姿,令我一位從(cong) 北京來這裏旅遊的朋友驚歎不已。她是我國著名的古琴演奏家。當涼爽的水花飛落到她的頭上,晶亮的泉水流淌到她的腳下,她望著峽穀裏參差有序、情意綿綿的巨石,頓感自己的心胸變得開闊起來。她十分感慨地說:“我一定要再來,帶上古琴,以石頭為(wei) 琴台,以峽穀生物為(wei) 知音,在這裏彈一曲《高山流水》。”這時,我們(men) 身後走來一對背著雙肩包的年輕男女。他們(men) 攜手對著大峽穀高喊:“啊!磐石大峽穀,你好!”聲音激蕩著瀑布飛濺的水花,在峽穀裏回蕩。我們(men) 也仿佛聽到磐石大峽穀的響亮回聲:“你好!你好!”
高山流水遇知音。大峽穀遇到的最初知音,也許就是田溪村的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李紀煌。李書(shu) 記在這裏住了半個(ge) 多世紀。小時候,他和夥(huo) 伴們(men) 在峽穀裏戲水捉魚,騎石當馬,抱石玩耍。隻可惜那時候山區交通閉塞,貧窮落後,鄉(xiang) 親(qin) 們(men) 見識很少。盡管這裏已然有一個(ge) 奇石生態世界,但他們(men) 一點也不覺得新鮮奇特,更不會(hui) 想到這是一種經濟、文化資源。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李紀煌入了黨(dang) ,後來又擔任村支書(shu) ,山裏山外開始聯通,他才逐漸認識到這座自然寶庫的價(jia) 值。在脫貧攻堅的路上,李紀煌想到了磐石大峽穀。他在重新思考田溪村的發展之路,他在重新認識田溪村的資源優(you) 勢,他在尋找大山深處蘊藏的“山味”“土味”“泉味”“石味”“村味”,他夢想著用這些資源激發村民的奮鬥豪情。最後,他決(jue) 心發動村民,在鄉(xiang) 村旅遊的大舞台上都來唱主角。思想觀念的窗口一經打開,他很快就看到一片嶄新的天地。
這時候,田溪村黨(dang) 支部發揮了戰鬥堡壘的作用,每一名黨(dang) 員都自覺地走在前頭。從(cong) 2015年開始,按照磐石大峽穀的旅遊規劃,田溪村村民同心協力,修棧道、辟遊路、壘石寨、架峽穀玻璃橋、建峽穀滑草場……經過近四個(ge) 年頭的艱難創業(ye) ,田溪村甩掉了貧困村的帽子,磐石大峽穀景區也成功建成。現在,展現在人們(men) 眼前的親(qin) 子遊樂(le) 園、水果采摘基地、網紅橋、夢幻星空、黃金玻璃橋、中醫養(yang) 生館和農(nong) 耕文化體(ti) 驗基地,都已是備受遊客喜愛的熱門景點。
當我們(men) 走到山峰巨石景觀區,仿佛來到了天上宮闕。在這裏,可以盡情領略奇石呈現的萬(wan) 千氣象。你看這些石頭,大的如壯牛、似大象,小的像老人抱孫、仙人戲猴。還有那兩(liang) 座巨石搭起的石門,穿過它就如同進入了時間隧道。麵對這些奇美的石頭,一切的煩擾頃刻消逝,一切的奢望煙消雲(yun) 散,一切的彷徨轉為(wei) 堅定,一切的探尋迎來光明。這是潤澤心靈的一次旅行。我終於(yu) 明白了,來這裏的遊客為(wei) 什麽(me) 總是眷戀不已,總是流連而忘卻歸路。
當夜幕降臨(lin) ,天空繁星閃爍,鳥聲悄然消失,青蛙也不再歌唱,民宿的紅燈籠卻在閃亮暖心,村前的小溪流卻在輕聲歌吟。此時,在田溪村民宿裏居住的遊客們(men) ,或泡起一杯花茶,或端起一碗米酒,或在品味瓜果香甜,或在回味磐石大峽穀留在心裏的雄偉(wei) 、粗獷之美。然後,他們(men) 會(hui) 枕著“山味”“土味”“村味”沉沉睡去,在甜夢中享受大山深處的安寧和靜謐。
當天邊浮起層層紅霞,一抹餘(yu) 暉鍍亮了民宿,我們(men) 走進一棟已有五十年曆史的幹打壘泥土老屋。這是田溪村出了名的農(nong) 家菜館。擺在桌上的有清燉土雞、筍幹炒臘肉、蒸芋頭等家常菜肴,卻也是在城裏難以嚐到的美味。讓我們(men) 感到新鮮的是那碗清蒸扁豆。碗裏的扁豆如銅錢般大小,呈青黃色,有淺淺的花紋,吃在口裏柔軟而清甜,味感極佳。農(nong) 家菜館的主人介紹,這種扁豆隻在瀏陽一帶生長,特別受外地遊客的喜愛。
田溪村的民宿有七十多家,到了放暑假與(yu) 國慶期間,一次能住進一千七百多人。2018年以來,田溪村已接待遊客八十萬(wan) 人次,帶動村民創收一億(yi) 多元。還有一個(ge) 多月,春節就要來了。現在,田溪村的民宿正在打掃衛生,清潔門庭,準備著米酒、鞭炮、春聯、燈籠,以迎接從(cong) 四麵八方來田溪村過節的遊客們(men) 。看著村民臉上浮起的甜美笑容,望著山寨裏紅火的景象,聽著這些喜人的情況介紹,我不禁心潮澎湃,胸中湧動著幸福的浪潮。
大山無言,石頭有情,風雨潤澤,萬(wan) 物生息。田溪村的樹木,用綠色編織著歌聲;田溪村的石頭,傳(chuan) 遞著一種古樸的豪情。久遠的故事在這裏流傳(chuan) ,嶄新的傳(chuan) 奇在這裏誕生。以泉水為(wei) 神韻,以白霧為(wei) 紗巾,田溪村村民用鮮花裝扮著家園,縷縷炊煙是那永遠的思念,纏綿的鄉(xiang) 愁總是溫暖著人心。
《 人民日報 》( 2023年12月20日 第 18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