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打造法護綠水青山政法綜合體
記者從(cong) 12月20日召開的湖州市政法係統“法護綠水青山 助力共同富裕”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法護綠水青山政法綜合體(ti) 工作開展一年來,法治之力築牢湖州綠色屏障成效顯著,多項工作在浙江省乃至全國率先探路、形成樣板。
法護綠水青山政法綜合體(ti) 是由湖州市政法係統聯動構建起的預防、打擊、修複、建設“四位一體(ti) ”生態司法保護閉環鏈路。預防方麵,湖州市積極打造融合農(nong) 業(ye) 、水利、文物保護、生態環境相互協作的生態保護工作格局,推動生態警長在重點領域全覆蓋,增設“稻香法庭”等環資特色共享法庭4家,新設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5個(ge) ,一線排查生態環境資源糾紛500餘(yu) 次、化解涉環境糾紛765個(ge) ,成功率95%以上;打處方麵,持續強化對破獲環境和生態資源領域犯罪行為(wei) 的打擊震懾力度,公安機關(guan) 破獲相關(guan) 刑事案件42起,檢察機關(guan) 辦理相關(guan) 案件201件,法院一審辦理環境資源案件228件,生態損害賠償(chang) 金支付2180餘(yu) 萬(wan) 元等。
“法護兩(liang) 山”工作開展以來,湖州市各政法單位“握指成拳”形成合力,各自領域創新探索。在浙江省首創開通“政法服務碼”,通過手機掃碼反映相關(guan) 訴求,及時匯總數據、形成清單、流轉核辦,第一時間為(wei) 群眾(zhong) 解決(jue) 難題;開發浙江省首個(ge) 生態綜合性應用生態警務協同智治應用,構建“日常巡查、線索上報、信息流轉、考核評估”工作流程,帶動湖州全市3.8萬(wan) 名幹警和誌願者共同參與(yu) “守山護水”;建成全國首家環偵(zhen) 作戰中心,形成主動打擊模式,案件線索主動發現上升125%,直接破案占比上升至35%;出台浙江省首個(ge) 《產(chan) 業(ye) 合規體(ti) 係建設意見》,為(wei) 保障特色產(chan) 業(ye) 綠色低碳發展探索新路徑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