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上開遍“石榴紅”
“今天,我要為(wei) 我們(men) 廣場舞隊講述‘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1964年2月,龍梅和玉榮兩(liang) 位小姐妹利用假期時間,自告奮勇為(wei) 生產(chan) 隊放牧300多隻羊……”正值寒冬,興(xing) 安盟紮賚特旗寶力根花嘎查的文化活動室內(nei) ,數十名各族群眾(zhong) 圍坐一起,認真聆聽民族團結進步故事,陣陣掌聲不時傳(chuan) 出,洋溢著濃濃暖意。
連日來,這支由“平安媽媽”管護隊成員組成的誌願服務隊走進各嘎查,為(wei) 村民開展宣講。她們(men) 將曆史事件、楷模事跡、群眾(zhong) 的身邊見聞等與(yu) 民族團結政策結合起來,將黨(dang) 的創新理論用鮮活、樸實的語言講述,讓民族團結進步的種子紮根在了農(nong) 牧民心裏。
走進嶺上興(xing) 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景處處可見。興(xing) 安盟是內(nei) 蒙古自治政府的誕生地,黨(dang) 的民族區域自治製度的首創之地、實踐之地、成功之地。在這片近6萬(wan) 平方公裏的土地上,生活著141萬(wan) 各族群眾(zhong) 。
近年來,興(xing) 安盟在連續兩(liang) 次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盟”殊榮的基礎上,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有形、有感、有效打造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升級版”,推動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正朝著創建“全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示範盟”的更高目標邁進。
堅持聚焦主線——
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成效顯著
“最近身體(ti) 怎麽(me) 樣?”“今年的庭院經濟收入如何?”近日,科右中旗巴彥呼舒鎮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促進會(hui) 丹楓誌願服務隊以拉家常的方式,與(yu) 脫貧戶、監測戶深入交談,築牢“防線”、緊盯“紅線”、兜住“底線”,確保脫貧攻堅成果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有效銜接、穩步推進。
在推進新時代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興(xing) 安盟創造性構建“把牢一條主線、建設四個(ge) 平台、健全四項機製、打造六支隊伍、實施六大工程”的“14466”工作體(ti) 係。通過牢牢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這一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主線,建設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實踐研究中心、盟旗鄉(xiang) 村四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促進會(hui)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宣傳(chuan) 教育基地和實踐創新基地等平台,健全了黨(dang) 組織帶動、部門行業(ye) 聯動、社會(hui) 組織推動和督查考評促動四項機製。
同時,興(xing) 安盟打造一支幹部隊伍、一支研究員隊伍、一支宣講員隊伍、一支文藝工作者隊伍、一支輔導員隊伍和一支法律誌願者隊伍,為(wei) 興(xing) 安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實施“固本培元強根基”“立德鑄魂聚人心”“團結奮鬥同致富”“保護生態築屏障”“共建共享促交融”以及“守望相助固北疆”工程在內(nei) 的六大工程,為(wei)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提供了具體(ti) 行動路徑。
眼下在興(xing) 安盟,1088個(ge) 覆蓋盟旗鄉(xiang) 村四級,在冊(ce) 會(hui) 員1.3萬(wan) 餘(yu) 人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促進會(hui) ,為(wei) 促進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與(yu) 融合搭建了平台;10個(ge)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宣傳(chuan) 教育基地和23個(ge) 實踐創新基地,成為(wei) 開展各類文化活動、推廣中華文化的重要場所;1000餘(yu) 個(ge) 體(ti) 現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的場景,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載體(ti) 更實、流量更足……興(xing) 安盟打造的多元文化自信新陣地,為(wei) 提升各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在此基礎上,興(xing) 安盟還在全區率先實現鄉(xiang) 鎮蘇木全部配備專(zhuan) 職統戰委員並進入黨(dang) 委班子,旗縣市民委主任全部進入同級統戰部領導班子,與(yu) 自治區黨(dang) 委黨(dang) 史和地方誌研究室共同開展的《內(nei) 蒙古努力嗬護“模範自治區”崇高榮譽研究》課題,成為(wei) 自治區年度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建立興(xing) 安盟委書(shu) 記民族工作談話製度,壓實各旗縣市、盟直重點部門黨(dang) 委(黨(dang) 組)書(shu) 記履行民族工作責任,被國家民委肯定並作為(wei) 典型做法進行推廣。
堅持發展聯動——
各民族共同邁向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步伐穩健
冰雪覆蓋的童話世界阿爾山,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紛至遝來,熱鬧非凡。興(xing) 安盟那達慕大會(hui) 上,遊客與(yu) 當地農(nong) 牧民圍著熊熊燃燒的篝火,同唱一首歌、共跳一支舞,“畫”出最美同心圓。
2022年,全國首個(ge) 域牌形象——“興(xing) 安嶺上興(xing) 安盟”破圈傳(chuan) 播,激發了興(xing) 安盟各族群眾(zhong) 拚搏進取、感恩奮進的信心與(yu) 決(jue) 心,樹立起興(xing) 安盟自信自強、踔厲奮發的良好形象。隨之一係列有聲有色的民族團結活動也在興(xing) 安大地次第展開。
今年以來,以“石榴籽同心築夢”為(wei) 主題的五項活動在興(xing) 安大地如火如荼地開展,創新了群眾(zhong) 樂(le) 於(yu) 參與(yu) 、便於(yu) 參與(yu) 的活動載體(ti) ,覆蓋了萬(wan) 餘(yu) 場特色活動,各族幹部群眾(zhong) 超過百萬(wan) 人參與(yu) 。
盛夏時節,來自全國26個(ge) 省區市近百家媒體(ti) 的社長、總編和編輯記者來到興(xing) 安盟,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興(xing) 安嶺上興(xing) 安盟”主題采訪,80餘(yu) 家報社刊發專(zhuan) 版,報紙印刷量達600萬(wan) 份以上,新媒體(ti) 平台瀏覽量突破2000萬(wan) ,讓“興(xing) 安嶺上興(xing) 安盟”引起國內(nei) 外更多人的關(guan) 心關(guan) 注。
興(xing) 安盟全麵落實各族青少年交流、各族群眾(zhong) 互嵌式發展、旅遊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項計劃”,不斷增強各民族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歸屬感、自豪感,並精心打造了包括愛國線、團結線、感恩線、奮進線、文明線在內(nei) 的五條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題的文旅線路,讓各族群眾(zhong) 在獨特的中華文化文旅體(ti) 驗中凝聚思想共識。
全區最大的單體(ti) 日處理4000噸鮮奶項目成功投產(chan) ;全國首個(ge) 單體(ti) 百萬(wan) 千瓦級陸上風電基地建成並投入使用;森林覆蓋率和草原植被蓋度分別達到了33.4%和75.4%,高於(yu) 全區平均水平10%和30%;全體(ti)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連續5年位居全區首位;糧食產(chan) 業(ye) 即將迎來“十四連豐(feng) ”,畜牧業(ye) 生產(chan) 實現“九連穩”……
如今,以發展促民生,以民生促團結的石榴之花正不斷結出緊實、甘甜的碩果。興(xing) 安盟使民族團結進步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同頻共振,不僅(jin) 成為(wei) 全國首批“旅遊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試點、國家級現代畜牧業(ye) 試驗區,更成為(wei) 了全區唯一同時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盟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的盟市。
一項項成果、一組組數據,描繪出一幅興(xing) 安盟經濟社會(hui) 繁榮發展,各民族和諧共融、守望相助、共同發展的生動畫卷。在這畫卷中,全國脫貧攻堅楷模白晶瑩女士將刺繡產(chan) 業(ye) 與(yu) 非遺傳(chuan) 承、脫貧攻堅、鄉(xiang) 村振興(xing) 緊密結合,讓2萬(wan) 餘(yu) 名各族繡工捧上了“金飯碗”;以人才振興(xing) 為(wei) 引領實施的“曉景計劃”,培養(yang) 了1288名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帶頭人,年經營收入累計達8.64億(yi) 元,輻射帶動了農(nong) 牧戶4.18萬(wan) 戶、8.64萬(wan) 人;興(xing) 安盟大米產(chan) 業(ye) 同樣成績亮眼,其“以平台整合產(chan) 業(ye) 、以營銷拉動產(chan) 能、以品牌提升品質”的發展思路,成功輻射帶動了水稻種植農(nong) 戶2800戶。
興(xing) 安嶺上興(xing) 安盟,石榴花開別樣紅。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興(xing) 安盟正以篤行不怠、奮發有為(wei) 的精神風貌,扭住發展這個(ge) “總開關(guan) ”,把各族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逐一實現。(記者 高敏娜 興(xing) 安盟融媒體(ti) 中心記者 陳豔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