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革命觀察】全省源網荷儲一體化建設加快推進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ti) 係”。《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構建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係統,推動清潔電力資源大範圍優(you) 化配置。
新型電力係統是新型能源體(ti) 係的重要組成和實現“雙碳”目標的關(guan) 鍵載體(ti) 。作為(wei) 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省份,我省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四個(ge) 革命、一個(ge) 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爭(zheng) 當能源革命的推動者、先行者、引領者,加快推進源網荷儲(chu) 一體(ti) 化建設,促進能源產(chan) 業(ye) 清潔低碳轉型。
源荷互動,提升綠電消納
“您有新的消息,請查收!”12月17日,太原市網約車司機林師傅的手機上收到了一條來自祥睿能源的短信,上麵清晰地告訴他充電站有優(you) 惠綠電,並附上預約鏈接。
同一時刻,在山西數據流量生態園內(nei) 的交通負荷監控平台上,太原市一些充電場站的用電情況被精準地刻畫與(yu) 預測。祥睿能源的工作人員提前從(cong) 電網測算出可調配的電量,通過數據分析,優(you) 先將綠電分配到各個(ge) 場站,然後給用戶終端發送綠電優(you) 惠通知,引導他們(men) 在低穀有序充電、綠色用電。
“以前是用電負荷側(ce) 需要多少,火力發電側(ce) 隨需而動。現在我們(men) 通過虛擬電廠技術,對用電負荷側(ce) 可控負荷進行實時調節和調度,優(you) 先消納‘綠電’,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祥睿能源負責人介紹。
風光等新能源“靠天吃飯”,具有間歇性、隨機性、波動性等特點,隨著其大規模高比例接入,除了保障“送得出去”、推動“消納得了”,還需要它們(men) 與(yu) 煤電、氣電等常規電源“打好配合”。
提升電力供應水平,離不開電力係統“源、網、荷、儲(chu) ”各環節的共同發力。源網荷儲(chu) ,即:以“電源、電網、負荷、儲(chu) 能”為(wei) 整體(ti) 規劃的新型電力運行模式,可精準控製社會(hui) 電力係統中的用電負荷和儲(chu) 能資源,有效解決(jue) 電力係統因新能源發電量占比提高而造成的係統波動,提高新能源發電量消納能力,提高電網安全運行水平。
從(cong) “源隨荷動”向“源荷互動”轉變,我省積極探索構建“源—網—荷—儲(chu) ”協同互動的智慧能源係統,提升需求側(ce) 主動響應能力和新能源消納水平,不斷優(you) 化能源產(chan) 業(ye) 結構,讓電力送得出用得好。
機製創新,推動一體(ti) 發展
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guan) 於(yu) 推進電力源網荷儲(chu) 一體(ti) 化和多能互補發展的指導意見》精神,省能源局組織深入研究推進源網荷實時互動的市場機製,結合電力市場建設實際,探索適合我省新型電力係統運行特點的虛擬電廠建設和運營模式,研究編製了《源網荷儲(chu) 一體(ti) 化項目管理辦法》與(yu) 《虛擬電廠建設與(yu) 運營管理實施方案》。
《管理辦法》明確了“一體(ti) 化”項目各要素條件、項目組織、建設流程和各環節具體(ti) 要求,以及項目各階段的監督檢查。《實施方案》明確了虛擬電廠建設、入市、退出等內(nei) 容,提出了《虛擬電廠並網運行技術規範》《虛擬電廠運營管理規範》。“一體(ti) 化”項目的管理機製和市場運營機製基本建立,有力推動全省源網荷儲(chu) 一體(ti) 化發展。
按照《管理辦法》要求,省能源局組織各市能源局開展試點申報工作,經第三方機構兩(liang) 輪評估,優(you) 選出京能呂臨(lin) 發電源網荷儲(chu) 一體(ti) 化等相對成熟的項目9個(ge) ,共規劃風電44.29萬(wan) 千瓦、光伏45.67萬(wan) 千瓦,負荷94.7萬(wan) 千瓦,同時配套新型儲(chu) 能15.35萬(wan) 千瓦。全省源網荷儲(chu) 一體(ti) 化試點項目建設加快推進。
日前,省能源局下達了我省2023年風電、光伏發電保障性並網年度建設計劃,共涉143個(ge) 項目,總裝機達1477萬(wan) 千瓦。省能源局要求,項目單位要按照風電、光伏發電建設項目管理要求,科學組織項目建設,優(you) 化工作流程,合理安排建設工期,加強工程質量管控,做好建設和生產(chan) 安全管理,確保項目按期全容量並網。電網公司要同步做好風電、光伏發電項目送出工程銜接,與(yu) 項目單位做好充分對接溝通,加快推進接入係統設計報告批複和配套接網工程的建設等工作,進一步優(you) 化接入流程,簡化接入並網手續辦理,保障項目及時並網運行。
助力“雙碳”,堅持協調聯動
助力實現“雙碳”目標,我省如何推動源網荷儲(chu) 各環節協調聯動?
在電源側(ce) ,水、風、光等非化石能源發電將逐步成為(wei) 裝機主體(ti) 和電量主體(ti) 。我省著力提升電力資源優(you) 化配置能力,支撐非化石能源高效開發利用。2022年並網風電、光伏裝機容量達到4014萬(wan) 千瓦,新能源及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到41.2%。
在電網側(ce) ,推動跨省跨區輸電通道“聯網”、省內(nei) 主網架“補網”,提升電力資源配置能力顯得尤為(wei) 重要。我省著力強化前沿技術布局,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全省電網結構持續優(you) 化,積極推進已納規特高壓通道和500千伏電網“西電東(dong) 送”通道調整工程,外送電能力達到3062萬(wan) 千瓦。
在負荷側(ce) ,工業(ye) 可調控負荷、電動汽車、儲(chu) 能等負荷側(ce) 資源不再是單純消耗電能的“消費者”,而是既消耗電能又可生產(chan) 電能的“產(chan) 消者”。我省著力引導更多負荷側(ce) 資源與(yu) 電網靈活互動,使電力係統的調節能力大幅提升。省電力公司加強電力負荷管理,堅持“需求響應優(you) 先、有序用電保底、節約用電助力”,構建新型負荷管理係統,持續提升負荷管理水平。
在儲(chu) 能側(ce) ,加快構建新型電力係統,需要儲(chu) 能這個(ge) “超級充電寶”來配合常規電源,提升電力係統調節能力和靈活性。我省著力多技術路線發展儲(chu) 能,支撐電力係統實現動態平衡;將抽水蓄能作為(wei) 儲(chu) 能發展主攻方向,在源、網、荷三端合理布局新型儲(chu) 能,形成以抽水蓄能為(wei) 主、新型儲(chu) 能為(wei) 補充的存儲(chu) 調節體(ti) 係。
以大規模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電為(wei) 依托,以常規能源發電為(wei) 基礎,以堅強智能電網為(wei) 平台,以源網荷儲(chu) 協同互動和多能互補為(wei) 重要支撐……我省將抓住綠色低碳發展有利機遇,在源網荷儲(chu) 協同互動中加快新型電力係統建設,積極推進能源轉型,為(wei) 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能源支撐。(記者張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