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努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出新時代光彩
在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國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會(hui) 議精神之際,如何深入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動山東(dong) 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上走在前、開新局?近日,山東(dong) 省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部長白玉剛接受了本報記者專(zhuan) 訪。
“十年來,山東(dong) 始終牢記總書(shu) 記囑托,錨定‘走在前、開新局’,深耕人文沃土,聚力守正創新,全麵推進文化傳(chuan) 承發展,文化創造力、宣傳(chuan) 引導力、傳(chuan) 播影響力顯著提升。”白玉剛說,山東(dong) 努力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之在齊魯大地煥發出新時代光彩。
說起山東(dong) 的文化資源優(you) 勢,白玉剛如數家珍:依傍黃河流域地理優(you) 勢,山東(dong) 文化起源早,是中華民族古代早期文明最重要的發源地之一;誕生在這裏的孔子作為(wei) 儒家學說創立者、東(dong) 方文明重要代表,深刻影響著人類文明發展;山東(dong) 文化融合了齊、魯、莒等地域文化,孕育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農(nong) 家等眾(zhong) 多文化流派,素有“諸子百家半山東(dong) ”之說。
推動齊魯文化資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發展動能
白玉剛說,結合山東(dong) 實際,我們(men) 堅持活化為(wei) 要,創新傳(chuan) 承模式、豐(feng) 富呈現載體(ti) ,聚力讓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成為(wei) 繁榮文化事業(ye) 和文化產(chan) 業(ye) 、助力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源泉,從(cong) 而不斷增強群眾(zhong) 文化獲得感幸福感。他表示:“要著眼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整合全省文旅資源,建設沿黃河、沿大運河、沿齊長城、沿黃渤海四大文化體(ti) 驗廊道和沿膠濟鐵路文化體(ti) 驗線,首批推出130個(ge) 重點村和200個(ge) 重點項目,串珠成線、連廊成片,構建國家文化公園引領、文化交通線貫穿、文化體(ti) 驗廊道示範、文化片區支撐、全域文化‘兩(liang) 創’的文旅融合發展新格局。”
白玉剛表示,山東(dong) 著眼打造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齊魯樣板,推動各類文化資源要素落在基層、惠及群眾(zhong) ,構建“千村樣板、萬(wan) 村示範、村村參與(yu) ”的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格局。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必須突出農(nong) 民主體(ti) 、多方參與(yu) ,山東(dong) 以“鄉(xiang) 村振興(xing) 齊魯樣板——村村有好戲”為(wei) 主題,開展“兩(liang) 節四集四賽係列活動”,展現鄉(xiang) 村好品好景好人好地方。“我們(men) 還積極發揮非遺大省優(you) 勢,創新實施‘山東(dong) 手造’工程,高標準打造5萬(wan) 平方米的省級展示體(ti) 驗中心,建成市級以上展示體(ti) 驗中心29個(ge) 、展銷專(zhuan) 區905個(ge) ,推出100家‘山東(dong) 手造’優(you) 選企業(ye) ,各類手造企業(ye) 和經營業(ye) 戶發展到120多萬(wan) 家、年產(chan) 值1600多億(yi) 元,有效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農(nong) 民增收。”白玉剛說。
激活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持續以文化人、成風化俗
在白玉剛看來,要以新時代美德山東(dong) 建設為(wei) 目標,推動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融入日常、落在平常。
“要堅持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相互融通,把‘明大德、守公德、嚴(yan) 私德’要求落細落小落實,使之成為(wei) 百姓的行為(wei) 習(xi) 慣和規範。”基於(yu) 此,白玉剛說,山東(dong) 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深化鄉(xiang) 村文明行動,創新探索文明實踐工作模式,打造群眾(zhong) 最愛去的公共文化服務綜合體(ti) ;全域推進精神文明創建,製定實施“創城為(wei) 民”實事清單;完善先進典型遴選體(ti) 係,堅持先進模範引領,目前,山東(dong) 已湧現出7位(組)全國“時代楷模”、9名“全國最美奮鬥者”、12位全國道德模範,他們(men) 起到了非常好的示範作用。
“要堅持文脈為(wei) 基,深入挖掘傳(chuan) 統文化時代價(jia) 值,自覺傳(chuan) 承中華民族基因、賡續中華文化根脈,在守護文明印記中築牢文化根基。”對此,白玉剛表示,山東(dong) 深入實施“山東(dong) 文脈”工程,製定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若幹措施,在國內(nei) 首次出版發行1816冊(ce) 中華儒學經典著作集成《儒典》,啟動編纂6000多種、13億(yi) 字的大型文獻《齊魯文庫》,“全球漢籍合璧工程”複製回歸珍稀漢籍1600餘(yu) 種,立起新時代“文化泰山”。同時,深入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印發黃河、大運河保護規劃,出台《齊長城保護條例》,創新實行“紅黃綠”段保護管理;加強“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國”山東(dong) 課題研究,入選“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項目22個(ge) ,跋山遺址、稷下學宮遺址等考古發掘取得重大發現,“海岱考古”品牌持續擦亮;加強博物館體(ti) 係建設,孔子博物館、大汶口遺址公園等建成開放,全省各類博物館達721家,博物館總量、一二三級博物館數量等6個(ge) 指標均居全國第一。
“要用心用情講好中華文明故事,主動站在全局層麵謀劃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對此,白玉剛告訴記者,山東(dong) 堅持全媒全域全網聯動,傳(chuan) 播更多承載中華文化、中國精神的價(jia) 值符號和文化產(chan) 品,全麵立體(ti) 展示中華文化魅力。一是著力構建交流互鑒高端平台,山東(dong) 連續舉(ju) 辦九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組織開展駐華使節齊魯行、國際青年文化交流等係列文化展示體(ti) 驗活動。二是著力加強國際傳(chuan) 播強省建設,深入開展國際友城、友校、友企、友媒、友人“五友”外宣,建立“中華文化之角·尼山書(shu) 屋”等傳(chuan) 播陣地,深化“視聽山東(dong) ”“文化山東(dong) ”“走讀山東(dong) ”項目建設。山東(dong) 正日益成為(wei) 世界了解中華文明的重要窗口、全球文明對話的重要載體(ti) 。
麵向未來,如何凸顯山東(dong) 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的作用?“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men) 將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文化思想,勇擔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加強文脈梳理和文物保護利用,提煉山東(dong) 最具中華文明代表性的文化標識,推出更多‘兩(liang) 創’標誌性成果,奮力推進文化強省建設,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上不斷展現新氣象新作為(wei) 。”白玉剛信心滿滿。(趙秋麗(li) 李誌臣)
(責編:公雪、邢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