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緊緊依靠群眾”的方法(人民論壇)
今年是毛澤東(dong) 同誌批示學習(xi) 推廣“楓橋經驗”60周年。跨越一甲子,“楓橋經驗”在新時代偉(wei) 大實踐中豐(feng) 富發展,展現出曆久彌新的魅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完善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nei) 部矛盾機製,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我國國情決(jue) 定了我們(men) 不能成為(wei) ‘訴訟大國’。”如何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更好煥發“楓橋經驗”活力?如何緊緊依靠人民開辟“中國之治”新境界?即日起,本欄目推出係列評論,與(yu) 讀者共同探討。
——編者
擔心自家房屋安全受施工影響,湖南省嶽陽市嶽陽樓區東(dong) 風湖社區的部分居民反對當地一項環境治理工程。怎麽(me) 化解群眾(zhong) 心中疙瘩?當地利用“群英斷是非”訴源治理的創新工作方法,請來能在糾紛雙方角度說上話、公道正派的群眾(zhong) ,同時邀請工程設計方、施工方,相關(guan) 職能部門負責人等,與(yu) 居民代表麵對麵交流。聽訴求、講政策、擺道理,問題迎刃而解。
放眼全國,遼寧省沈陽市牡丹社區的“三零”工作法,福建省明溪縣“僑(qiao) 鄉(xiang) 楓橋”解紛工作法,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的小區物業(ye) 矛盾“信托製”解紛工作法……一個(ge) 個(ge) 從(cong) “楓橋經驗”衍生而來的基層社會(hui) 治理工作方法不斷湧現,新時代“楓橋經驗”已經從(cong) 鄉(xiang) 村拓展到社區、網絡等地域空間,從(cong) 社會(hui) 治安擴展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等多個(ge) 領域。由此讓人不禁思考:一個(ge) 60年前創造的地方經驗,為(wei) 何展現出持續旺盛的生命力,成為(wei) 我國推進基層社會(hui) 治理的“金字招牌”?新的時代條件下,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對推進各領域工作有什麽(me) 啟示?
2023年9月,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楓橋經驗陳列館。重溫“楓橋經驗”誕生、演進、發展的曆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這裏麵有我們(men) 黨(dang) 處理問題、化解矛盾的政策策略,就是要走群眾(zhong) 路線,緊緊依靠人民群眾(zhong) ,把問題解決(jue) 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回望曆史,從(cong) “依靠群眾(zhong) 就地化解矛盾”,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再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時代在變、形勢在變、社會(hui) 矛盾的內(nei) 容也在變,但依靠人民群眾(zhong) 正確處理人民內(nei) 部矛盾的方法始終沒有變;在新時代偉(wei) 大實踐中豐(feng) 富發展,“楓橋經驗”在服務群眾(zhong) 、化解矛盾等工作中發揮出更大效能、展現出曆久彌新的魅力。
唯物辯證法認為(wei)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如何正確處理矛盾、化解矛盾,避免激化矛盾、升級矛盾,檢驗治理的水平,考驗為(wei) 政者的初心、恒心和耐心。停車難問題該怎麽(me) 解決(jue) ?房產(chan) 證辦不下來怎麽(me) 辦?樓上裝修擾民有沒有人管?……群眾(zhong) 利益無小事,通過“接訴即辦”讓解決(jue) 問題的速度更快一點,北京以“街鄉(xiang) 吹哨、部門報到”的合力讓群眾(zhong) 的獲得感更多一些,由此撬動的是思想觀念和工作方法的深刻變革。麵對紛繁複雜的利益格局、多元多樣的群眾(zhong) 訴求,隻有把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堅持好、貫徹好,堅持“從(cong) 群眾(zhong) 中來,到群眾(zhong) 中去”,才能精準把握群眾(zhong) 訴求,更好回應群眾(zhong) 期待。
進一步來看,“楓橋經驗”一路走來,為(wei) 了人民、依靠人民是永恒的生命線,也是其創新發展的基本點。在浙江諸暨,楓橋派出所的退休民警楊光照帶頭成立“老楊調解中心”,專(zhuan) 職調解員、駐所律師、調解誌願者等都來參與(yu) ;在蘇州高新區,新市民公安誌願者隊伍“新楓景”,活躍在護校安園、鄰裏守望、矛盾化解等社區工作一線……共同參與(yu) 、群策群力,依靠群眾(zhong) 解決(jue) 群眾(zhong) 身邊的矛盾問題,不僅(jin) 調動了積極性主動性,也提高了解決(jue) 矛盾糾紛的實效。我們(men) 想問題、辦事情,都要始終站穩人民立場,尊重人民的首創精神,善於(yu) 從(cong) 人民群眾(zhong) 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不怕群眾(zhong) 嗓門大,就怕群眾(zhong) 不說話。”一位基層幹部說得好,通過踐行“楓橋經驗”,黨(dang) 員和群眾(zhong) 的距離更近了、感情更深了,心也貼得更緊了。把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掌握和運用“緊緊依靠群眾(zhong) ”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定能在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新征程上交出優(you) 異的“趕考”答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