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統籌生態環保和經濟發展(評論員觀察)

發布時間:2023-12-25 15:29:00來源: 人民日報

  在上海西郊的金澤鎮,華為(wei) 青浦研發中心的建築群已全部封頂。這裏地處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滬湖區域發展軸帶,周邊綠水環繞,有許多休閑放鬆的好去處。這一置身美景之中的創新基地,成為(wei) 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

  處理好發展和保護的關(guan) 係,是一個(ge) 世界性難題,也是人類社會(hui) 發展麵臨(lin) 的永恒課題。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過程中,必須始終把握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辯證統一關(guan) 係。不久前,在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四個(ge) 統籌”,其中之一是“統籌生態環保和經濟發展”。這一重要要求,為(wei) 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建立完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ti) 係,建設綠色美麗(li) 長三角提供了重要遵循。

  把生態保護好,把生態優(you) 勢發揮出來,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以安徽宣城為(wei) 例,這座森林覆蓋率接近60%的城市,近年來利用與(yu) 江蘇、浙江兩(liang) 省交界的區位優(you) 勢“向綠求新”,承接產(chan) 業(ye) 轉移,不僅(jin) 成功在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領域分到一杯羹,旅遊人次和收入也創造曆史新高。實踐充分證明,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上海推進建立長江流域特色種質資源庫,江蘇推動新一輪太湖綜合治理,浙江全麵構建綠色製造體(ti) 係,安徽推進長江流域水生態保護修複……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長三角區域將在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不斷發揮示範作用。

  生態環境治理也為(wei) 經濟發展拓寬了新空間,開辟了新賽道。長三角區域產(chan) 業(ye) 富集、城市密集、人口聚集,生態空間相對擁擠,資源環境承載壓力大。無論是推進重要生態屏障和生態廊道共同保護,還是加強大氣、水、土壤汙染綜合防治,無論是做強做優(you) 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還是健全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堅持係統觀念,用好辯證思維,搞好統籌兼顧,才能通過提升“含綠量”來促進“含金量”,推動資源要素優(you) 化配置,使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統籌謀劃、錯位發展,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的動能將更加強勁。

  長三角三省一市“同飲一江水”,是“近鄰”也是“隊友”,統籌生態環保和經濟發展,是需要各方一起完成的“協奏曲”。比如,浙皖兩(liang) 省持續推動新安江跨省流域生態保護補償(chang) 機製改革,從(cong) 資金補償(chang) 到產(chan) 業(ye) 協作,從(cong) 協同治理到共同發展,逐步走出一條上遊主動強化保護、下遊支持上遊發展、上下遊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的互利共贏之路,新安江流域實現從(cong) “共飲”到“共護”再到“共富”。增強一體(ti) 化意識,堅持一盤棋思想,才能把各地自身優(you) 勢變為(wei) 區域優(you) 勢,提升區域發展整體(ti) 效能。讓生態優(you) 勢的“高顏值”轉化為(wei) 經濟發展的“高價(jia) 值”,三省一市還需要緊抓“統籌”“協同”等關(guan) 鍵詞,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無縫銜接,加強節能減排降碳區域政策協同,健全生態補償(chang) 機製,建設區域綠色製造體(ti) 係。

  大江奔騰,奮楫者先。今年上海綠電交易累計成交電量突破20億(yi) 千瓦時;共抓大保護讓長江流域生態保護工作結出“碩果”,江豚頻頻現身。放眼全國、立足全局,有助於(yu) 促進長三角區域統籌生態環保和經濟發展取得更大效益。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工作提升,以協同治理強化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治理,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一定能不斷譜寫(xie) 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更好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本係列評論到此結束)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