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為新產業定標準、促發展(經濟新方位)

發布時間:2024-01-03 11:31: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河北保定,上百個(ge) 交通路口紅綠燈智能化升級後,可以實時動態調整紅綠燈配時,城區高峰通行擁堵指數下降4.6%,平均速度提升11.6%。當“聰明的車”遇上“智慧的路”,車路協同的效果放大。讓不同品類的車暢行不同類型的路,標準化發展是關(guan) 鍵途徑。

  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打造生物製造、商業(ye) 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幹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開辟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產(chan) 業(ye) 新賽道”。各地各部門加快發展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積極培育未來產(chan) 業(ye) ,《新產(chan) 業(ye) 標準化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3—203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日前發布,正當其時。如何為(wei) 新產(chan) 業(ye) 定標準、促發展?記者進行了采訪。

  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標準化工作取得長足進展

  “針對智能網聯汽車采集數據,沒有統一格式要求,會(hui) 影響汽車行業(ye) 內(nei) 數據流通。”零數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林樂(le) 說。

  2021年起,零數科技深度參與(yu) 智能網聯汽車數據相關(guan) 標準的編寫(xie) ,規範和統一相關(guan) 數據格式和定義(yi) 。相關(guan) 標準的發布不僅(jin) 有利於(yu) 自動駕駛汽車數據采集規範化、標準化、專(zhuan) 業(ye) 化,有利於(yu) 行業(ye) 數據資源互聯互通,還有助於(yu) 監管部門統一管理,推動形成產(chan) 業(ye) 數據生態。

  在推進自動駕駛汽車這樣的新產(chan) 業(ye) 發展過程中,標準化發揮著基礎性、引領性作用。新產(chan) 業(ye) 是指應用新技術發展壯大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具有創新活躍、技術密集、發展前景廣闊等特征,關(guan) 係國民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全局。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楊建軍(jun) 說:“近年來,我國始終把標準化作為(wei) 促進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和保障,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標準化工作已取得長足進展。”據相關(guan) 標準化技術組織統計,“十三五”以來,我國圍繞電子產(chan) 品安全、網絡安全等建立健全強製性國家標準體(ti) 係,用標準守住技術安全底線;製定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工業(ye) 互聯網等重點領域國家標準和行業(ye) 標準1000餘(yu) 項,以順應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發展對標準供給能力的新需求;推動成立集成電路、工業(ye) 軟件等全國性標準化技術組織,著力解決(jue) 技術標準難題;牽頭製定國際標準近200項,國際標準化參與(yu) 度和貢獻率不斷提升。

  《實施方案》聚焦“8+9”產(chan) 業(ye) ,綜合考慮對經濟社會(hui) 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引領帶動作用,統籌兼顧產(chan) 業(ye) 發展現狀與(yu) 發展潛力,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主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民用航空、船舶與(yu) 海洋工程裝備等8個(ge) 領域,未來產(chan) 業(ye) 聚焦元宇宙、腦機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機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製造、未來顯示、未來網絡、新型儲(chu) 能等9個(ge) 領域。國家標準委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將細化新產(chan) 業(ye) 標準化工作中長期發展任務,提升新產(chan) 業(ye) 標準化工作的科學性、執行性、交付性和可考核性。

  助力技術創新,支撐融合發展,提高質量和可靠性

  在寶鋼工程與(yu) 寶鋼股份合作打造的數字孿生工廠,圖紙、文檔、模型、工程造價(jia) 等在不同車間同步實現數字化交付。“數字孿生工廠平台展現了數字化交付標準的優(you) 勢,從(cong) 源頭落實數據標準和數據治理,保證質量。這種數據驅動的業(ye) 務模式使得數據沿著產(chan) 品鏈、資產(chan) 鏈、價(jia) 值鏈流動,從(cong) 而產(chan) 生效益。該項目設計效率提高60%,工期縮短21%。”寶鋼工程副總經理袁磊說。

  楊建軍(jun) 說:“標準化在促進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推動產(chan) 品質量提升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標準化助力新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以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為(wei) 例,標準可以統一加速器接口、深度學習(xi) 框架適配多硬件接口等關(guan) 鍵適配環節,加快人工智能軟硬件適配和算法模型遷移適配,推動人工智能場景應用的互聯互通,有效縮短從(cong) 技術創新到賦能產(chan) 業(ye) 的周期,降低適配應用成本,推動創新技術向產(chan) 品服務的快速轉化及在雲(yun) 端等場景快速部署應用。

  標準化支撐新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以高端裝備數字化轉型為(wei) 例,工業(ye) 雲(yun) 、工業(ye) 大數據、機器視覺等關(guan) 鍵技術標準群規範了智能化製造、個(ge) 性化定製、網絡化協同的基本技術原則,推動數字孿生工廠建設、製造工藝動態優(you) 化和大型裝備質量監測,加快新業(ye) 態新模式形成,為(wei) 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裝備製造業(ye) 發展提供技術基礎。

  標準化提高產(chan) 品質量和可靠性。以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產(chan) 品為(wei) 例,標準規範了產(chan) 品的技術要求、環境試驗方法、光電性能測試方法,為(wei) 產(chan) 品開展技術驗證、提高質量和可靠性提供技術支撐,依據標準開展的符合性測試和認證為(wei) 產(chan) 品推廣應用提供保障。

  生活中常見的軌道、電源插座、互聯網協議等都經曆了從(cong) 標準化走向爆發式增長的過程,標準化也將帶來新產(chan) 業(ye) 的繁榮發展。

  適應發展新需求,標準製修訂“時效性”有待提升

  “目前,新產(chan) 業(ye) 標準化仍然存在體(ti) 係不夠健全、先進性不足、國際化水平不高等問題。”國家標準委相關(guan) 負責人說。

  楊建軍(jun) 認為(wei) ,為(wei) 適應新產(chan) 業(ye) 發展的新需求,標準化仍有三方麵工作需要加強。一要提升有效供給,標準製修訂的“時效性”與(yu) 新產(chan) 業(ye) 發展速度存在差距。二要深化與(yu) 科技創新的結合。三要提升國際化水平,進一步打破貿易壁壘、推進新產(chan) 業(ye) 國際交流合作。

  為(wei) 此,《實施方案》提出了完善高效協同的新產(chan) 業(ye) 標準化工作體(ti) 係、支撐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體(ti) 係建設、推進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標準體(ti) 係建設、前瞻布局未來產(chan) 業(ye) 標準研究、開創高水平國際標準化發展新空間等重點任務。專(zhuan) 家建議從(cong) 以下方麵著手:

  統籌做好頂層設計。做好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未來產(chan) 業(ye) 重點領域標準圖譜的編製工作,加快推進重點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關(guan) 鍵核心技術和重點融合領域標準製定,加強標準化能力建設、新標準貫標達標、標準化創新案例推廣。

  強化與(yu) 科技創新的聯動。加強標準化研究機構與(yu) 企業(ye) 、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促進技術創新與(yu) 標準創製供需對接,建立並持續維護可轉化為(wei) 標準的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成果庫,促進技術、專(zhuan) 利與(yu) 標準協同發展。

  開拓國際發展空間。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製定新產(chan) 業(ye) 國際標準化路線圖,支持企業(ye) 采用和轉化國際標準,不斷提升我國國際標準提案質量。

  產(chan) 業(ye) 標準化,企業(ye) 更受益,新產(chan) 業(ye) 標準化工作備受期待。“對戰略性產(chan) 業(ye) 來說,標準化不僅(jin) 能大幅降低前期試錯成本和重複性資源投入,也將強化產(chan) 業(ye) 上下遊合作、建立生態協同,帶給上下遊企業(ye) 新的機遇。”蘇州智行眾(zhong) 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安宏偉(wei) 說,“希望國家出台政策鼓勵並支持民營創新企業(ye) 參與(yu) 國家標準的技術研討和製定,給予牽頭或參與(yu) 標準製定的企業(ye) 更多支持。”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