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紅橋區積極探索形成“一中心三聯動”工作法
原標題:讓行政爭(zheng) 議化解駛入“快車道”
“沒想到訴街道信息公開的案子能在調解中心這麽(me) 快解決(jue) 。”家住天津市紅橋區一街道的王某因與(yu) 物業(ye) 公司存在矛盾,申請公開所居住小區每年的公共收益及居委會(hui) 組成成員、居民代表選舉(ju) 情況,被告知不屬於(yu) 政府信息後,不服答複遂申請行政複議。
近日,紅橋區行政爭(zheng) 議多元解紛中心通過法官和行政複議工作人員理清法律邏輯關(guan) 係、人民調解員實地走訪了解事件背景、街道主要負責同誌全程跟進配合,幫助王某解開心結,與(yu) 物業(ye) 公司、居委會(hui) 握手言和,同時順利獲取相關(guan) 信息並撤回複議申請。
據悉,近年來紅橋區司法局積極探索形成“一中心三聯動”化解行政爭(zheng) 議工作法,以區行政爭(zheng) 議多元解紛中心為(wei) 依托,統籌聯動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種非訴訟解紛機製,推動行政爭(zheng) 議解決(jue) 機製關(guan) 口前移,由“司法前端介入”替代“司法後端幹預”,從(cong) 源頭上減少訴訟增量。2023年紅橋區行政複議案件實質性化解率達98.4%。
“我們(men) 依據區委依法治區辦製定的《關(guan) 於(yu) 建立紅橋區行政爭(zheng) 議多元解紛工作機製實施意見》《天津市紅橋區行政爭(zheng) 議多元解紛工作規程(試行)》,將區市場監管局、區商務局、區文化和旅遊局等13家單位和9個(ge) 街道納入多元解紛中心,切實強化對行政爭(zheng) 議化解的統籌指導。”紅橋區司法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趙坤向記者介紹,為(wei) 了給糾紛化解注入專(zhuan) 業(ye) 力量,紅橋區引入專(zhuan) 家學者、資深法官、代表委員、人民調解員等82人組建了紅橋區行政爭(zheng) 議多元解紛專(zhuan) 家庫,中心根據案件情況適時委派專(zhuan) 家進行調解。
同時,該區創新訴前調解機製,在區法院設立訴前人民調解委員會(hui) ,探索“人民調解+司法確認”方式,提高化解效率及公信力。2023年訴前人民調解委員會(hui) 參與(yu) 行政爭(zheng) 議實質性化解率達87.5%。
在聯動行政調解方麵,紅橋區司法局建立行政調解工作機製,重點推動公安紅橋分局、區市場監管局等重點領域單位充分運用行政調解手段,及時有效化解行政爭(zheng) 議。趙坤表示,“我們(men) 創新探索在基層司法所調處行政複議案件新模式,積極發揮行政複議‘指揮棒’作用,運用行政複議意見書(shu) 和建議書(shu) 對行政機關(guan) 履職不當提出糾正或改進意見,進一步推動行政爭(zheng) 議訴源治理。”
此外,紅橋區也在積極探索建立府院聯動機製,加強與(yu) 區檢察院、區法院協調聯動,凝聚多元解紛力量,助推法治政府建設。在區域協同方麵,2022年4月,紅橋區司法局、紅橋區法院與(yu) 南開區司法局、南開區法院建立四方聯席會(hui) 議製度,搭建跨區域實質性化解行政爭(zheng) 議協作平台。
“我們(men) 將積極推動行政爭(zheng) 議化解,有效緩和行政機關(guan) 與(yu) 行政相對人的矛盾,減少訴累,讓矛盾更快、更有效地化解在初始階段。依托行政爭(zheng) 議多元解紛中心,讓行政爭(zheng) 議化解駛入‘快車道’,搭建爭(zheng) 議雙方的‘連心橋’。”趙坤表示。(記者 張雯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