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日報聚焦吉林龍井:暢通溝通渠道 服務更加高效

發布時間:2024-01-04 14:4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龍井市搭建數字化社區治理平台,建立居民電子檔案,暢通社區、街道與(yu) 職能部門溝通渠道,開設“微心願”功能,實現有效的區域統籌,上下聯動、數字賦能,基層治理能力明顯提升。

  

  “我家漏水了,樓上沒人,這可咋辦呀?”網格員劉曉彤正在入戶走訪時,電話又響了起來。這邊是獨居老人想請網格員幫忙買(mai) 菜,那邊是居民家中漏水,兩(liang) 處小區距離挺遠,怎麽(me) 辦?

  劉曉彤一邊囑咐老人“您再想想,咱家還需要啥”,一邊打開手機,輸入樓棟門牌,查到漏水房屋樓上住戶信息。很快,樓上樓下的兩(liang) 個(ge) 鄰居就建起聯係,開始處理問題。“多虧(kui) 海蘭(lan) 江e站,查信息很方便,也不用回單位翻檔案了。”劉曉彤說。

  近年來,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龍井市委組織部、龍井市社區黨(dang) 工委打造數字化社區治理平台,牽頭研發海蘭(lan) 江e站,設有信息管理、行政執法、便民服務等6個(ge) 運行係統。該平台建立居民電子檔案,進一步暢通社區、街道與(yu) 職能部門溝通渠道,逐步形成上下聯動、數據可視、區域統籌的數字化基層治理格局,社區工作效率明顯提升。

  設置居民電子檔案,網格員定期巡查更新,查詢信息更快捷

  一個(ge) 網格,670多戶居民,完成人員查詢要多久?

  “半個(ge) 多小時。”在基層工作10餘(yu) 年的梨園街道河西社區黨(dang) 總支副書(shu) 記張月波答。

  “10分鍾不到。”2022年入職的網格員劉曉彤查了一會(hui) 兒(er) 便給出答案。

  梨園街道有萬(wan) 餘(yu) 戶居民,收集、整理居民信息是社區做好服務的基礎。過去網格員背著厚厚的本子,層層爬樓入戶,有時趕上住戶外出,連跑幾趟都沒人應門;居民流動性大,有時改了號碼、換了住戶,就在本子上塗塗抹抹,整理起來也困難。“有事要通知到人,就得逐頁翻找,生怕漏了誰。”張月波說。

  2016年,海蘭(lan) 江e站數字社區居民信息管理係統投入使用。係統設置了居民電子檔案,巡訪中,網格員隻用一部手機,就能完成年齡、電話、病史等居民信息錄入、修改工作。海蘭(lan) 江e站逐級繪製社區、網格、樓宇3D地圖,便於(yu) 按戶查詢。同時,該係統設置信息檢索欄,輸入姓名等信息,即可找到對應居民。截至目前,海蘭(lan) 江e站信息管理係統已覆蓋全市3個(ge) 街道、126個(ge) 網格、6萬(wan) 餘(yu) 名居民。

  劉曉彤打開海蘭(lan) 江e站,能看到住戶地圖上有幾百個(ge) 方格,每格代表一戶。“人的精力畢竟有限,怎樣才能讓工作更高效?”劉曉彤琢磨出新的工作方法,將空房、上班、老人等信息標在格上,“上班族集中的樓,晚上下了班再去;老年住戶,每月重點巡訪兩(liang) 趟。”

  “起初,自然也有錄入更新不及時、巡訪工作有遺漏的情況。”龍井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杜海玉說,海蘭(lan) 江e站引入抽查製度,組織部選派街道幹部,每月通過入戶、電話等方式隨機檢查居民信息完整度、準確率、社區滿意度。後來,海蘭(lan) 江e站再次增設軌跡功能,網格員每到一處巡訪點,發送實時定位,平台連點成線,軌跡一目了然,社區、街道、市委組織部信息共享。海蘭(lan) 江e站根據社區網格員完善信息數量、居民信息準確情況、巡視軌跡等每月生成報表,相關(guan) 部門可以把報表作為(wei) 網格員的考核依據。

  形成“承接—轉辦—落實—追蹤”處理機製,解決(jue) 問題更高效

  “有村民把死了的牲畜堆在空地上。”一天,網格員在巡視中發現這一情況,告訴了張月波。

  盡管是頭回碰到這種事,張月波卻沒太犯難。先仔細向網格員了解情況後,上午10點半,她將事項整理成簡要說明,配上圖片,上傳(chuan) 至海蘭(lan) 江e站行政執法平台。

  類似這樣社區無法解決(jue) 的問題,在實際工作中並不少見:樓道內(nei) 堆放建築垃圾、井蓋破損丟(diu) 失、院內(nei) 車棚修繕……張月波說:“以前沒啥辦法,隻能聯係匯報。層層協調下來,時間長、效率低。”

  信息上報後,當天上午11點半,張月波接到回複,此事已轉給龍井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次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執法大隊來到現場,征得村民理解後,完成場地環境清理。

  海蘭(lan) 江e站建立社區、街道與(yu) 各職能部門聯動體(ti) 係,開設網格員、社區、街道及職能部門、市級四級賬號,形成“承接—轉辦—落實—追蹤”處理機製。網格員收集問題線索後,通過海蘭(lan) 江e站上報,社區、街道首先承接,無法解決(jue) 的直接轉給相關(guan) 職能部門。

  “目前,海蘭(lan) 江e站接辦的事件中,九成以上3天內(nei) 可以辦結。”杜海玉告訴記者,為(wei) 暢通渠道、提高效率,海蘭(lan) 江e站進一步引入“紅黃藍綠”機製,分別表示上傳(chuan) 待接收、接收待處理、已完結待核實等處理進度。“如果接連亮了幾天紅黃燈,我們(men) 就會(hui) 找到相關(guan) 部門詢問情況。”杜海玉說。

  事件處理後,誰來監督?張月波將情況上報,街道完成評價(jia) 後,事件方顯示綠燈。“如果所反饋的問題沒解決(jue) ,則退回再辦;如果無故不作為(wei) 、慢作為(wei) ,則轉給市級督查部門通報處理。”杜海玉說。

  增設“微心願”功能、由社區和居民提需求,為(wei) 民服務更貼心

  “這條小道雜草太多,能清理一下就好了。”天圖社區居民樸大娘的“微心願”被社區黨(dang) 總支副書(shu) 記滕飛認真記下,傳(chuan) 至海蘭(lan) 江e站黨(dang) 群服務平台。

  龍井市人民檢察院是天圖社區的黨(dang) 建聯盟單位,該院工作人員線上“接單”,幾個(ge) 力氣足的年輕人自備工具拔草清道,不到兩(liang) 個(ge) 小時,全部清理完成。“這條路位置偏僻,如果沒有海蘭(lan) 江e站,我們(men) 還真難看見。”龍井市檢察院機關(guan) 黨(dang) 委副書(shu) 記江思璿告訴記者。

  天圖社區地處城鄉(xiang) 接合部,有些小區沒有物業(ye) 。海蘭(lan) 江e站黨(dang) 群服務平台增設了“愛心銀行”板塊。像理花壇、清廣告、調糾紛這樣的事項,由社區“點單”;社區黨(dang) 組織收集居民需求後,將“微心願”在平台發布,全市64個(ge) 部門、1900餘(yu) 名在職黨(dang) 員、4474名誌願者可以認領心願。

  根據社區發布的“微心願”,龍井市檢察院組織了一場重點麵向老年人的反詐講座,手機裏什麽(me) 網址不能隨便點、生活中哪些“保健品”購買(mai) 前要慎重等等,結合實際案例,普及相關(guan) 知識,答疑解惑。

  在海蘭(lan) 江e站的“微心願”板塊裏,每次活動的具體(ti) 內(nei) 容、時間地點、需要人數等都得寫(xie) 清楚。“我們(men) 可以根據情況,選擇參與(yu) 人數、所需的工具等。”江思璿說,服務結束後,由社區向海蘭(lan) 江e站上傳(chuan) 圖片,“幹了啥活、辦得咋樣,都線上留檔,隨時可查。”截至目前,海蘭(lan) 江e站黨(dang) 群服務平台已為(wei) 社區居民提供服務6.8萬(wan) 餘(yu) 次。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04日 12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