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蘇經濟“三駕馬車”如何實現協同發力?
2024年的大幕已然開啟,回望2023,3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後經濟恢複發展的第一年,麵對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和經濟恢複進程中的矛盾問題,江蘇千方百計強信心、穩預期、促發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ti) 好轉,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麵向2024,機遇與(yu) 挑戰依然並存。作為(wei) 傳(chuan) 統意義(yi) 上拉動經濟增長“三駕馬車”的消費、投資和出口,江蘇在新的一年應如何讓其協同發力,從(cong) 而為(wei) 做好2024年的經濟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記者近期采訪了省內(nei) 高校與(yu) 科研院所的多位專(zhuan) 家,一起前瞻新一歲江蘇經濟“三駕馬車”的前進之路。
如何擴大有效需求
2023年1月至11月,江蘇實現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41661.1億(yi) 元,同比增長6.6%。消費回升向好勢頭進一步鞏固的同時,也應看到有效需求不足、社會(hui) 預期偏弱、國內(nei) 大循環存在堵點等問題,依然麵臨(lin) 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所需要克服的困難和挑戰。2024年,江蘇應如何著力擴大有效需求?
江蘇省社會(hui) 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江蘇省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蔣昭乙認為(wei) ,由於(yu) 需求端的消費行為(wei) 本身具有內(nei) 在的脆弱性,容易受到預期影響,因此在過去幾年,居民存在不願消費、不敢消費、不能消費的狀態,這在宏觀上表現為(wei) 消費市場波動增大且總體(ti) 收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不足。2023年,隨著防疫政策優(you) 化,生產(chan) 活動、消費場景快速恢複,然而依然存在需求端的消費意願與(yu) 消費水平恢複慢、居民收入總量與(yu) 結構存在問題、居民就業(ye) 壓力依然較大等困難,這些都在客觀上製約了國內(nei) 有效需求的反彈。今年及未來一段時間的重中之重,應從(cong) 重點支持餐飲業(ye) 、旅遊與(yu) 住宿業(ye) 等服務行業(ye) 恢複活力,著力改善作為(wei) 吸納就業(ye) 主力軍(jun) 的中小微企業(ye) 、民營企業(ye) 的發展經營環境,同時多渠道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入手,進一步改善經營主體(ti) 預期,增強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信心。
穩定預期的同時,如何尋找新的消費增長點?蔣昭乙認為(wei) ,精確把握當下及未來的消費熱點是滿足居民日益多樣化消費需求的重點任務。在我省“互聯網+”“數字+”這些消費新模式快速發展,綠色消費、健康消費、文化消費愈發活躍的背景下,應進一步支持線上線下商品消費融合發展,加快傳(chuan) 統線下業(ye) 態數字化改造和轉型升級,不斷創新消費場景,促進科技化、智能化產(chan) 品市場發展,如在汽車、家電這類傳(chuan) 統大宗消費中,已有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等消費增長點可供挖掘。
江蘇現代服務業(ye) 智庫特約研究員、博士彭雷同樣認為(wei) ,要繼續拓展促消費政策空間,推動消費從(cong) 疫後恢複轉向持續擴大。比如,通過加強配套設施建設、引導以舊換新、優(you) 化消費信貸等措施,推動新能源汽車、電子產(chan) 品、家居等大宗消費擴容升級;大力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促進文化旅遊、體(ti) 育休閑等服務性消費,打造更多國貨“潮品”和全新消費場景,培育更多消費新業(ye) 態、新熱點。
消費與(yu) 投資如何相互促進
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中,尤為(wei) 值得關(guan) 注的是首次重點強調了消費和投資“1+1>2”的內(nei) 生動能效應,提出“要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消費和投資何以能夠相互促進?“從(cong) 社會(hui) 再生產(chan) 循環往複的運動過程看,消費既是終點,也是起點,是帶動生產(chan) 與(yu) 投資的潛力最大的需求,對經濟發展起基礎性作用;投資是擴大再生產(chan) 、促進就業(ye) 、推動科技進步的重要途徑,對提高消費能力與(yu) 消費意願、優(you) 化供給結構起著關(guan) 鍵性作用。”南京財經大學教授、江蘇現代服務業(ye) 智庫首席專(zhuan) 家張為(wei) 付認為(wei) ,新形勢下實施擴大內(nei) 需的發展戰略,消費需求與(yu) 投資需求的聯動是關(guan) 鍵著力點。
“激發消費市場並非簡單的任務,需要深刻理解投資和消費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關(guan) 係,以確保內(nei) 需增長的可持續性、全麵性。”彭雷表示,一方麵,需求端的消費升級能激發企業(ye) 擴大投資的內(nei) 在動力,是產(chan) 業(ye) 升級的基礎動能,比如新能源汽車消費大增,反過來拉動充電樁等新基建的“投資熱”。另一方麵,這些領域投資的增長,均可以提高全要素生產(chan) 率,進而促進經濟增長,經濟增長能夠帶來就業(ye) 和收入水平的提升,最終能夠促進消費增長。因而,消費需求催生投資需求的邏輯鏈條可實現完美閉環。
那麽(me) ,實現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具體(ti) 路徑有哪些?“對於(yu) 新能源汽車和電子產(chan) 品等大宗消費品,可通過安排專(zhuan) 項資金、利用大數據再造優(you) 化審批流程、推動相關(guan) 基礎設施建設等方式,助力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同時,還可通過消費補貼、稅收優(you) 惠等措施,鼓勵消費者購買(mai) 這些產(chan) 品,從(cong) 而形成消費拉動產(chan) 業(ye) 發展、消費驅動投資的良性循環。”彭雷說。
張為(wei) 付則認為(wei) ,要實現消費與(yu) 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一是要在經營主體(ti) 微觀視角,著力提振居民的消費信心和民營企業(ye) 的投資信心,增強社會(hui) 公眾(zhong) 在“擴內(nei) 需”相關(guan) 政策製定實施過程中的參與(yu) 感、體(ti) 驗感和獲得感,不斷夯實內(nei) 需增長基礎。二是要在產(chan) 業(ye) 中觀視角,創新培育消費新業(ye) 態,針對消費業(ye) 態的精細化、融合化、高端化的發展特點,積極引導更多投資流向新型服務消費、數字消費、智能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文化消費等新業(ye) 態、新模式、新場景,促進消費提質升級。三是要在體(ti) 係宏觀視角,統籌推進現代流通體(ti) 係建設,有機整合流通載體(ti) 、流通渠道和流通環境等核心要素,投資聚焦流通體(ti) 係短板與(yu) 弱項,加快建設高質量的信息、交通、物流等新型流通基礎設施。
外貿如何高質量發展
對江蘇進出口行業(ye) 來說,2024年依然會(hui) 是挑戰與(yu) 機遇並存的一年。彭雷認為(wei) ,麵對2023年江蘇外貿來之不易的探底回升成果,2024年要繼續守牢原有市場,強化優(you) 勢產(chan) 品出口,同時積極培育新動能,開拓多元市場。要識變應變拓空間,加強與(yu)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作建設產(chan) 業(ye) 園區、打造國際貿易數字化平台,推動企業(ye) 抱團出海。要抓好招商引資,在重點領域加快內(nei) 外貿品牌建設,鼓勵地方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培育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企業(ye) 和內(nei) 外貿融合發展產(chan) 業(ye) 集群,推動結構持續提檔升級,進一步提升外貿運行效率,在新的一年把握主動,贏得未來。
在全球產(chan) 業(ye) 分工日益深化的背景下,外需中的貨物貿易與(yu) 服務貿易呈現出強相關(guan) 性,兩(liang) 者之間的平衡與(yu) 協調成為(wei) 穩定外需的重要著眼點。對此,蔣昭乙建議,要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製,大力扶持貿易新業(ye) 態新模式,強化跨境電子商務、市場采購貿易、海外倉(cang) 、保稅維修、外貿綜合服務企業(ye) 帶動出口的功能,積累出口推動經濟發展的動能。張為(wei) 付同樣認為(wei) ,要充分發揮服務業(ye) 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效應,創新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機製,大力發展研發設計、檢驗檢測、工業(ye) 互聯等新興(xing) 服務貿易,為(wei) 保障重點產(chan) 業(ye) 鏈在貿易領域的生產(chan) 性服務需求提供有效支持。
此外,專(zhuan) 家們(men) 一致認為(wei) ,要想減少外貿行業(ye) 對全球經濟形勢的依賴,當務之急是發揮好產(chan) 業(ye) 體(ti) 係完備和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提高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體(ti) 係中的韌性和黏性。為(wei) 此,應當推動貨物貿易由數量擴張向質量提升轉變,在繼續做好傳(chuan) 統貿易出口的同時,拓展以“新三樣”為(wei) 代表的高技術、高附加值產(chan) 品的國際市場空間,鼓勵出口企業(ye) 轉型升級向價(jia) 值鏈高端攀升,從(cong) 而不斷優(you) 化出口商品結構,打造品牌、質量、技術、服務新優(you) 勢,形成高附加值產(chan) 品的出口競爭(zheng) 力。(周凱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