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下基層(人民論壇)
“為(wei) 什麽(me) 堂善溝沒有治理好?”在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區長流鎮堂善村全村黨(dang) 員大會(hui) 上,一名老黨(dang) 員提出問題。有“問”必“答”,堂善村黨(dang) 支部深入調研走訪,聽民聲、訪民情,激發村民參與(yu) 治理的積極性。10天時間裏,堂善溝畔26戶村民主動拆除亂(luan) 搭亂(luan) 建。這成為(wei) 海口市學習(xi) 運用“四下基層”製度、統籌推進農(nong) 村黑臭水體(ti) 治理工作的生動縮影。
宣傳(chuan) 黨(dang) 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調查研究下基層,信訪接待下基層,現場辦公下基層,是習(xi) 近平同誌在福建寧德工作時大力倡導並身體(ti) 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製度。“四下基層”,來到的是基層,抵達的是民心,夯實的是根基。新征程上,尤應傳(chuan) 承弘揚“四下基層”優(you) 良作風,努力走好新時代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
捧出真心,帶著感情下基層。下基層,深入群眾(zhong) ,既要身到,更要心到、情至。俗話說,“鍋不熱,餅不貼”。倘若沒有甘為(wei) 孺子牛的姿態,沒有對群眾(zhong) 的滿腔熱忱,即使人下去了,心也難免有隔閡。焦裕祿風雪天訪貧問苦,看望老人;孔繁森借錢撫養(yang) 孤兒(er) ,用自己身體(ti) 為(wei) 藏族老阿媽暖腳療傷(shang) ;廖俊波見到群眾(zhong) 時,經常會(hui) 問最近有什麽(me) 想法、遇到什麽(me) 困難……葆有為(wei) 民赤子之心,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群眾(zhong) 才會(hui) 把幹部當親(qin) 人、家人,當友人、知己。也隻有用心用情,才能既入群眾(zhong) 家門,又入群眾(zhong) 心門,讓工作如春風化雨、潤人心田。
激發智慧,帶著思考下基層。到基層去,需要下一番真功夫。“時代楷模”黃詩燕紮根脫貧一線、鞠躬盡瘁,擔任湖南省炎陵縣委書(shu) 記的9年裏走遍全縣120個(ge) 村莊。山多地少,出路在哪裏?不少老鄉(xiang) 家裏種了黃桃,為(wei) 什麽(me) 經濟效益卻不好?通過深入調研與(yu) 思考,黃詩燕提出,農(nong) 業(ye) 發展重點是抓好生態特色產(chan) 業(ye) 。在他的倡議下,縣裏成立黃桃產(chan) 業(ye) 辦、黃桃協會(hui) ,推動“炎陵黃桃”打響了品牌,做大了產(chan) 業(ye) 。胸懷“國之大者”,帶著對現實問題的思考,沉下去做宣傳(chuan) 、搞調研、做接訪,才能有的放矢,既弄清“是什麽(me) ”,又弄清“為(wei) 什麽(me) ”“怎麽(me) 辦”。
肩負使命,帶著責任下基層。為(wei) 著解決(jue) 困難去工作、去奮鬥,是我們(men) 黨(dang) 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當年,習(xi) 近平同誌三進下黨(dang) 訪貧問苦、現場辦公,協調解決(jue) 下黨(dang) 村公路和水電建設、下屏峰村災後重建等問題,造福當地群眾(zhong) 。增強問題意識,多到困難多、群眾(zhong) 意見集中、工作打不開局麵的地方去,才能摸清社情民意,了解群眾(zhong) 的急難愁盼。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踐行初心使命,破解發展難題,辦好惠民利民實事,才能用黨(dang) 員、幹部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zhong) 的“幸福指數”。
基層是國家治理的神經末梢,也是黨(dang) 和政府聯係服務群眾(zhong) 的“最後一公裏”。把為(wei) 民造福作為(wei) 最大政績,充分運用好“四下基層”這個(ge) 重要抓手,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zhong) ,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囑,我們(men) 就一定能提升基層治理精細化、精準化水平,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wei) 現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