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爭創共同富裕示範城
越城區富盛鎮宋六陵旁的“禦茶村”共富工坊,依托富盛當地特色“禦茶”為(wei) 多家品牌供應抹茶原料,形成了土地流轉、種植加工、品牌建設、推廣銷售的全產(chan) 業(ye) 共富合作鏈,促進集體(ti) 經濟年均增收50萬(wan) 元以上;諸暨市山下湖鎮“新長樂(le) ”共富工坊,依托淡水珍珠養(yang) 殖基地,引進專(zhuan) 業(ye) 電商運營團隊拓展項目,工坊銷售額突破2000萬(wan) 元,為(wei) 村集體(ti) 增收300萬(wan) 元;黃酒集團與(yu) 新昌縣七星街道組建“京生愛酒”共富工坊,推行“公司+基地+農(nong) 戶”標準化、產(chan) 業(ye) 化發展模式,吸納農(nong) 民就業(ye) 300餘(yu) 人,帶動村集體(ti) 增收120萬(wan) 元……紹興(xing) 市堅持黨(dang) 建引領,發揮塊狀經濟優(you) 勢,打好“引聯幫帶促”組合拳,全域一體(ti) 打造“共富越工坊”品牌,目前建成“共富越工坊”910家,吸納農(nong) 村剩餘(yu) 勞動力4.5萬(wan) 餘(yu) 人,人均月增收2900餘(yu) 元,為(wei) 強村富民提供了有力支撐。
“共富越工坊”是紹興(xing) 市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之一。近年來,紹興(xing) 市堅持群眾(zhong) 想什麽(me) 、我們(men) 就幹什麽(me) ,持續解民憂、促民富、惠民生,協同推進群眾(zhong) 物質富裕、精神富有,注重以人為(wei) 本,爭(zheng) 創共同富裕示範城。2023年前三季度,全體(ti)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051元,增長6.4%。城鄉(xiang) 居民可支配收入比為(wei) 1.58,較2022年同期縮小0.01,城鄉(xiang) 居民收入比持續縮小。
深度挖掘閑置資產(chan) 潛力,用宅改“金鑰匙”打開共富“幸福門”。作為(wei) 全國農(nong) 村宅基地製度改革試點城市,紹興(xing) 市不斷深化“千萬(wan) 工程”,以規劃為(wei) 引領,以重大項目為(wei) 牽引,清單式盤活資源,推進土地、林權、碳匯等確權賦權活權,讓資源變資產(chan) 、資金變股金、農(nong) 民變股東(dong) ,讓老百姓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ang) 愁。截至2023年8月底,紹興(xing) 全市農(nong) 村累計引入閑置農(nong) 房激活項目7476個(ge) 、社會(hui) 資本132.2億(yi) 元,激活閑置農(nong) 房2.4萬(wan) 宗,每年分別為(wei) 村集體(ti) 、農(nong) 戶增收4.5億(yi) 元、8.4億(yi) 元,形成了整村全域激活的“王化模式”、多村聯動激活的“嶺南模式”、農(nong) 房築巢引鳳的“白雁坑模式”等五種模式。
共同富裕除了“富口袋”,更要“富腦袋”。禮堂裏麵看電影、草根“民星”演大戲、在線看病掛號、專(zhuan) 家講座送上門……以文化禮堂為(wei) 載體(ti) ,紹興(xing) 市推出了一道道文化大餐讓群眾(zhong) 的精神家園更富足。截至目前,1645家文化禮堂在紹興(xing) 各地開花,成為(wei) 聚人氣、惠民心、興(xing) 文化的精神家園。
“七優(you) 享”更是托起群眾(zhong) 穩穩的幸福。2023年紹興(xing) 市公共服務“七優(you) 享”工程連續三個(ge) 季度獲浙江省考評五星。如聚焦“學有優(you) 教”領域,紹興(xing) 市聚焦城鄉(xiang) 、區域、校際之間教育發展不平衡,資源配置不均等堵點、難點、關(guan) 鍵點,統籌全市優(you) 質教育資源,推行“城鄉(xiang) 教育共同體(ti) ”建設辦學新模式,多渠道、多層麵開展城—鄉(xiang) 、園—村共同體(ti) 建設,已培育12個(ge) “優(you) 質成長共同體(ti) ”示範單位,浙江省率先實現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省級評估全覆蓋,率先實現市域公辦義(yi) 務教育學校教共體(ti) 全覆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