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丹青,映出何等風景!
原標題:千年丹青,映出何等風景!
跟著畫家走進“盛世修典——‘中國曆代繪畫大係’河北特展”
千年丹青,映出何等風景!
1月10日,河北博物院“盛世修典——‘中國曆代繪畫大係’河北特展”現場,記者巧遇省美協主席祁海峰。他說,自己前一天剛剛參加完展覽的開幕式,這次特意帶省美協中國畫藝委會(hui) 的畫家們(men) 一起來參觀。
和畫家們(men) 一起步入展廳,麵對上千幅高清晰度的中國曆代繪畫精品打樣稿,隻見他們(men) 時而湊近展品細細觀賞,時而興(xing) 奮地交流品評,激動之情溢於(yu) 言表。
“這次大展真是名不虛傳(chuan) 。”祁海峰說,像王希孟《千裏江山圖》、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展子虔《遊春圖》、範寬《溪山行旅圖》、韓滉《五牛圖》等,都是中國的傳(chuan) 世名畫。
在放大1.2倍的王希孟《千裏江山圖》長卷燈光特效圖前,祁海峰對記者說:“出生在北宋年間的王希孟是位神秘畫家,據傳(chuan) 這是他18歲時的畫作。我想年輕的他,應該還沒有遊曆過那麽(me) 多山山水水,他畫的是自己心中的山、理想的山,這也是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在繪畫中的體(ti) 現,是一種意象繪畫,將內(nei) 心世界通過繪畫表現出來。這幅畫能夠流傳(chuan) 下來,也體(ti) 現了人們(men) 內(nei) 心對中國山水的一種認知。”
“其實,每一幅畫背後都有自己的傳(chuan) 奇故事,站在每件作品前,都是在和大師對話、交流。從(cong) 專(zhuan) 業(ye) 角度來看,不同的筆墨運用和筆墨精神的傳(chuan) 達,代表著不同畫家的獨特貢獻。每個(ge) 時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烙印,我們(men) 能從(cong) 中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不同的時代風貌。在展廳裏麵走一圈,就走過了中國美術發展的曆程,就像穿越了曆史,穿越了時代。”祁海峰表示,此次帶領畫家們(men) 來參觀,不僅(jin) 僅(jin) 是看畫作,更是表達大家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敬仰之情。
麵對一幅幅尋常很難見到的精品古畫打樣稿,河北師範大學美術與(yu) 設計學院院長崔強不停地拍著照片。“有些畫作之前也在畫冊(ce) 裏看過,但沒有這麽(me) 清晰。對於(yu) 欣賞畫作來說,普通印刷品裏解決(jue) 不了的就是細節問題。在此次展覽中,我們(men) 能夠看到畫上的收藏章、題跋,這些反映的是作品的傳(chuan) 承和迭代,這是普通畫冊(ce) 很難做到的。”崔強說,尤為(wei) 值得一提的是,展覽中有很多重要畫作都曾被出自古城正定的清代書(shu) 畫鑒藏家梁清標所收藏,比如王希孟《千裏江山圖》、展子虔《遊春圖》等。梁清標在正定城內(nei) 建有“蕉林書(shu) 屋”,專(zhuan) 藏書(shu) 畫、古籍,在業(ye) 內(nei) 頗負盛名。
“《遊春圖》應該是現存最古老的中國山水畫,在世界繪畫史上也有重要意義(yi) 。”崔強介紹,在隋代《遊春圖》出現之前,中國更早的山水畫通常是“人大於(yu) 山、水不容泛”,也就是說,繪畫中人物形象比山還要大,而水永遠不會(hui) 有波光粼粼的形態。而《遊春圖》則打破了這種限製,以全景方式描繪了廣闊的山水場景,人物、山水疏密安排得當,展現的是一種空間之美。
作為(wei) 高校美術教師,崔強說,一定會(hui) 組織自己的學生來河北博物院看展覽,“臨(lin) 摹、寫(xie) 生、創作是傳(chuan) 統中國畫的教學過程,本身我們(men) 學院也有古畫臨(lin) 摹教室,但是沒有這麽(me) 體(ti) 係化。這次展覽能在河北舉(ju) 辦是次難得的機會(hui) ,我肯定會(hui) 經常來,帶著我的學生一起來。”(記者喻萍、張繼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