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區:改造“夾心房”群眾心裏暖洋洋
“要不是我們(men) 兩(liang) 口子生活困難,誰願意住在這個(ge) ‘憋屈窩’,冬天燒煤點炭煙熏火燎,夏天沒有上下水洗漱都是問題。我們(men) 願意配合政府的政策搬走,但是現在安置房沒下來,你讓我們(men) 去哪住呀。”史大爺和愛人都是殘疾人,兩(liang) 口子一直生活在包頭市青山區自由路七號街坊的“夾心房”裏。
自由路街道互助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居委會(hui) 主任王鳳雲(yun) 了解到他們(men) 的情況後,連夜把一處社區用房騰退出來。刮家、擦玻璃、布置家居,看著明亮整潔的“新家”,端著寒風裏王書(shu) 記送來的熱乎餃子,史大爺的老伴感慨道:“王書(shu) 記,太感謝您了!這幾天您忙前忙後,付出的辛苦我都看在眼裏、記在心上。不管以後我們(men) 搬到哪裏,社區黨(dang) 委都是我的家!”
“老房子拆了,堵在大家心裏的‘牆’也拆了,改造後平坦硬化的道路讓大家心裏敞亮了,出行更方便了。”“原來每天從(cong) 窗戶一抬頭就能看到樓下平房雜物成堆,夏天更是怪味兒(er) 衝(chong) 天。拆了以後樓下幹淨了寬敞了,黨(dang) 的實事辦到我們(men) 的心坎裏了。”樓下的“夾心房”改造成了規整的硬化區,居民們(men) 紛紛豎起大拇指。
看著眼前煥然一新的小區,聽著居民們(men) 熱情的反饋,王鳳雲(yun) 一直懸著的心也終於(yu) 落地了。曾幾何時,狹小逼仄、破舊不堪的“夾心房”,不僅(jin) 是當地居民的“心病”,更是社區黨(dang) 委改善民生的“攔路虎”。
“夾心房”改造實施以來,青山區自由路街道黨(dang) 工委深刻認識到該項工程的重要意義(yi) ,把其作為(wei) 黨(dang) 建引領解難題辦實事的“點睛之筆”,持續向遺留問題攻堅,全力以赴抓實幹成,切實把“夾心房”改在老百姓心坎上、“改”出群眾(zhong) 的幸福生活。
“‘夾心房’的征收和改造,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公開、公平、公正,確保居民的切身利益。”自由路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郭越在專(zhuan) 題部署會(hui) 上說。項目推進中,郭越帶領班子成員製定工作方案,成立綜合工作組、黨(dang) 員突擊隊,街道班子成員堅持“一線工作法”,點對點包戶,掛圖作戰,凝聚起黨(dang) 建引領下的強大攻堅力量。
征遷過程中,街道班子成員多次深入居民家中麵對麵交流,回應他們(men) 的疑慮和困惑,全麵透徹講解拆遷方案和政策內(nei) 容,使群眾(zhong) 對整個(ge) 拆遷過程有所了解,放下負擔。在一次次登門拜訪中,拉近了與(yu) 居民的距離,贏得了群眾(zhong) 的信任。
“街道黨(dang) 工委上下團結一心,僅(jin) 用了7天時間就圓滿完成11戶‘夾心房’全部搬遷拆除任務,高質高效的背後,是郭書(shu) 記一直給我們(men) 加油打氣,幫我們(men) 協調各方,最終實現了短平快、質效優(you) 的征拆目標,我為(wei) 能參與(yu) 到這樣一個(ge) 團結奮進的集體(ti) 而自豪。”自由路街道光輝社區幹部陳燕說。
征拆過程中,社區工作者、黨(dang) 員突擊隊主動認領任務,上門幫助搬遷。光輝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居委會(hui) 主任李海霞就是突擊隊中的一員,前期摸排中,李海霞了解到包聯戶門大姐一家還沒有租到合適的房子,就馬上在網格群發布尋租公告、聯係中介,又陪著一起去看房,幫著談租金,最終以滿意的價(jia) 格租下可心的房子,讓門大姐深受感動。
改造恢複前,自由路街道黨(dang) 工委積極組織公園座談會(hui) 、小板凳議事會(hui) ,充分聽取居民意願,合理統籌周邊社區規劃,優(you) 化綠化布局,施劃停車位,增加健身設施,補齊公共基礎設施短板,提升居民宜居環境,讓“夾心房”改造工作既有“速度”更有“溫度”。
“工作中,我們(men) 按照拆除一處、硬化一處、圍擋一處的做法,隨時拆、隨時推進改造,讓周圍居民享有安全的居住環境。對於(yu) 被搬遷居民,遵循居民意願在3公裏的範圍內(nei) 進行異地安置。在這個(ge) 過程中實行政府兜底,保障居民高高興(xing) 興(xing) 搬遷。”自由路街道黨(dang) 工委副書(shu) 記、辦事處主任聶榮介紹。
“過去這一片區域與(yu) 我們(men) 樓棟單元門口僅(jin) 有2米之隔,狹窄的通道既影響正常出行,也影響我們(men) 日常的采光。現在‘夾心房’拆了,硬化麵多了,群眾(zhong) 活動區域亮堂了,門前的道路更寬敞了,和孩子下樓打打羽毛球也不用擔心場地緊缺了。”光輝二區居民範佳敏高興(xing) 地表示。
“‘夾心房’改造是青山區黨(dang) 建引領解難題辦實事的生動實踐,是基層黨(dang) 組織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堅定把為(wei) 民辦實事、解民憂作為(wei) 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用‘有解思維’推動民生工作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有益探索。”青山區委常委、組織部長劉斌華說。(記者 劉向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