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日報看湖南|湖南湘江新區蓮花鎮金塘小學有了大變化——鄉村小規模學校如何“優而美”

發布時間:2024-01-11 11:25: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guan) 於(yu) 構建優(you) 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ti) 係的意見》提出,辦好必要的鄉(xiang) 村小規模學校。

  近年來,“撤點並校”優(you) 化了學校布局,集中了辦學力量,但仍有部分鄉(xiang) 村小規模學校在方便偏遠地區學生入學、減輕家庭經濟負擔等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

  辦好必要的鄉(xiang) 村小規模學校,對於(yu) 切實提高農(nong) 村教育質量、推動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建設教育強國具有重要意義(yi) 。

  ——編 者

  早上6點50分,啾啾鳥鳴喚醒了剛讀小學一年級的陳嘉霖。他一骨碌爬起來,穿衣洗漱,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米粉,便跟隨四年級的哥哥陳子健一道上學去了。

  平坦的柏油路順著半山腰蜿蜒,兄弟倆(lia) 走得歡快,沿途不時有小夥(huo) 伴加入進來。不一會(hui) 兒(er) ,這群小學生就到達了位於(yu) 村口的金塘小學,教師們(men) 正在校門口迎接。

  金塘小學是湖南湘江新區蓮花鎮雲(yun) 集村的村小。學校有6個(ge) 年級,每個(ge) 年級一個(ge) 班,共有48名學生和9名教師,屬於(yu) 鄉(xiang) 村小規模學校。

  辦好必要的鄉(xiang) 村小規模學校,是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的重要一環。近年來,金塘小學持續探索,通過建強支教隊伍、發揮小班教學優(you) 勢、盤活社會(hui) 資源、優(you) 化辦學條件等方式,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實現了從(cong) “小而弱”到“優(you) 而美”。

  學校是“撤”是“留”?

  多方考量抉擇,傾(qing) 聽村民呼聲

  “有哥哥領著,路上還有村裏的孩子做伴,我很放心。”陳嘉霖和陳子健的母親(qin) 鍾添花說。

  10年前,鍾添花生下子健後,便不再外出務工,留在家裏照顧老人和小孩。

  “若沒有村小,我們(men) 隻能把孩子送到鎮上讀小學。去鎮上的路單程就有八九公裏,每天來回接送費時費力。”鍾添花說,如果在鎮上上學,最可行的辦法就是租房陪讀,但一年的房租再加上吃穿用度,會(hui) 增加家庭經濟負擔;此外,家裏還有老人需要照顧,顧了這頭就顧不上那頭。

  鍾添花家的情況,並不是個(ge) 例。雲(yun) 集村與(yu) 長沙市寧鄉(xiang) 市、湘潭市雨湖區交界,離長沙市區較遠。村裏共有1427戶4000多人,一部分經濟條件較好的村民在市區購房安家,但仍有部分村民生活在這裏,依然渴求在家門口接受優(you) 質教育。

  金塘小學創辦於(yu) 上世紀70年代,最多時全校曾有三四百名學生。到了2015年,學生人數約100人。金塘小學是否還有辦下去的必要?這一問題,成為(wei) 當地教育部門關(guan) 注的重點。

  當時,村小生源減少,在湖南各地不同程度出現。2016年,湖南省教育廳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規範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的意見》,進一步規範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工作,要求各地嚴(yan) 格按程序進行學校布局規劃、撤並與(yu) 恢複。當年5月,為(wei) 了進一步集中辦學力量、優(you) 化教育資源、提高教育質量,新一輪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學校布局展開調整。蓮花鎮中心學校作為(wei) 轄區內(nei) 教學管理服務機構,專(zhuan) 門對鎮裏的農(nong) 村學校開展了多次深入調研。

  學校是撤還是留,要充分尊重村民意願和實際需求。走訪雲(yun) 集村時,蓮花鎮中心學校校長李雙全發現,保留金塘小學的呼聲十分強烈。

  “學校不能撤並,我們(men) 想讓孩子們(men) 在家門口讀書(shu) !”鍾添花記得,當得知金塘小學有可能被撤掉,很多村民都找到調研人員和村幹部,反映自己的心聲。

  李雙全介紹,調研發現,金塘小學所在的雲(yun) 集村位置比較偏僻,若是該校被撤掉,孩子們(men) 的上學成本會(hui) 提高不少。同時,如果村裏學生全都在蓮花鎮就讀,鎮上小學的校園麵積和教學設施也難以滿足需求,而金塘小學原本的教學樓和教學裝備又閑置浪費了。

  答案漸漸清晰了起來。調研結束,按有關(guan) 程序報批同意後,蓮花鎮“撤點並校”正式啟動。除了4所可被蓮花鎮中心小學輻射的村小外,其他6所村小保留並繼續辦學,其中兩(liang) 所為(wei) 鄉(xiang) 村小規模學校,金塘小學就是其中之一。

  怎樣從(cong) “弱”到“強”?

  建強支教隊伍,發揮小班優(you) 勢

  這學期,陳子健所在的四年級班迎來了新班主任易婷。此前的班主任歐陽倩丹結束了兩(liang) 年支教,回到原單位嶽麓區第一小學。

  兩(liang) 年前來到這個(ge) 班時,歐陽老師教授英語、語文兩(liang) 門課程。為(wei) 了讓班裏的學生們(men) 增加閱讀量,每天午休後,她都會(hui) 在教室裏陪孩子們(men) 至少閱讀20分鍾。由於(yu) 班上僅(jin) 有10名學生,語文課上,全班同學都會(hui) 輪流上台分享閱讀感悟。

  一段時間後,學生們(men) 的語文基礎更牢固,學習(xi) 興(xing) 趣也提升了。以前,陳子健在課上回答問題都會(hui) 緊張得不敢抬頭,現在他已經能落落大方地清晰表達,自信洋溢在臉上。

  班主任換了人,如何保證教學質量?學生們(men) 又能否適應?

  過去幾年,身為(wei) 學校教導主任的易婷和全校四五十名學生朝夕相處,本來就對四年級班的情況非常熟悉。成為(wei) 班主任前的暑假,易婷到班上每一個(ge) 孩子家裏做家訪,更詳細地了解孩子們(men) 的家庭狀況以及家庭教育方法。開學後,她為(wei) 孩子們(men) 量身定製了教學計劃,因材施教。

  “這學期我們(men) 延續了歐陽倩丹老師的一些好做法,並利用小班教學的優(you) 勢設計課堂活動和教學方法,引導每個(ge) 孩子積極開動腦筋,激發他們(men) 的學習(xi) 熱情。”易婷說,在課堂上,她盡量用提問、對話替代長時間的知識講授,學生們(men) 也都有充分展現自我的機會(hui) 。

  2020年,《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鄉(xiang) 村小規模學校建設和管理的意見》發布,提出深化教學改革,發揮小班教學優(you) 勢,采用更加靈活的教育教學方式,加強個(ge) 性化教學和針對性輔導,提高鄉(xiang) 村小規模學校育人水平。

  “和城區學校相比,鄉(xiang) 村小規模學校的班級更像為(wei) 學生‘開小灶’。”易婷說,對教師來說,也能夠更從(cong) 容地掌握班上學生的情況,合理安排教學內(nei) 容。

  如今,金塘小學的9名教師中,有2名本校教師、7名支教教師。其中,區級骨幹教師2人。

  師資力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guan) 鍵。在湘江新區,支教教師成為(wei) 補齊鄉(xiang) 村小規模學校師資短板的生力軍(jun) 。

  “每一名前往鄉(xiang) 村學校支教的教師,都經過了層層選拔,優(you) 中選優(you) 。”湘江新區教育局基礎教育處處長李曉麗(li) 介紹,每年教育部門發布支教教師選派計劃後,由教師們(men) 自行報名,其所在的學校根據教學成績與(yu) 工作表現進行評分選拔,經教育局考察通過後,獲得支教資格。

  湘江新區教育局明確,評定高級教師職稱時,農(nong) 村教育工作經曆作為(wei) 必要條件。前往鄉(xiang) 村支教的教師,可以享受鄉(xiang) 村人才津貼和鄉(xiang) 鎮工作補貼。教師節表彰項目單獨設立鄉(xiang) 村教育獎,對在農(nong) 村支教的優(you) 秀教師給予充分肯定。

  李曉麗(li) 告訴記者,為(wei) 了讓支教教師更加適應鄉(xiang) 村教學特點,教育局每年都會(hui) 對他們(men) 進行培訓。湘江新區各鄉(xiang) 鎮的中心校還安排青年教師與(yu) 支教教師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同支教教師分享經驗,更好地保證教學質量。

  在師生們(men) 的共同努力下,金塘小學的“軟實力”不斷增強。湘江新區教育局每年對下屬各中小學校、幼兒(er) 園進行年度績效考核,考核教育教學活動等。在2022年度考核中,金塘小學榮獲一等獎,當年獲得一等獎學校的占比為(wei) 30%。

  如何既“優(you) ”又“美”?

  改善校園環境,優(you) 化辦學條件

  陽光穿過樹枝,體(ti) 育課上,陳子健和同學們(men) 盡情地在色彩明快的塑膠運動場上奔跑、投籃。平時文靜的班長黃姝晴也加入進來,孩子們(men) 的歡笑聲此起彼伏。

  “以前的水泥地變成了塑膠地,彈性好又防滑,孩子運動不容易受傷(shang) 。”聽聞操場變了樣,黃姝晴的母親(qin) 朱娜十分欣喜。

  黃姝晴的姐姐黃姝雯也曾就讀於(yu) 金塘小學,目前在蓮花鎮實驗中學上初三,成績名列前茅。本來,朱娜也可以讓姐妹倆(lia) 在城區入讀對口小學,但為(wei) 了方便照顧老人,朱娜還是選擇將孩子送到她們(men) 父親(qin) 曾就讀的金塘小學。

  “從(cong) 不覺得孩子在村小上學就比在城裏差。”如今,學校每年都有新變化,讓朱娜更加堅定自己的選擇。

  湘江新區黨(dang) 工委、管委會(hui) 十分重視改善鄉(xiang) 村小規模學校的辦學條件,每年都拿出資金逐步對學校開展提質改造。

  據金塘小學原掛職校長譚明君介紹,2021年以來,金塘小學解決(jue) 了許多問題,校園環境大大改善——

  金塘小學的老校門前曾有一個(ge) 長陡坡,因與(yu) 縣道相連,往來車輛較多,存在安全隱患。2021年8月,在蓮花鎮政府的幫助下,校園另一側(ce) 修建了新校門,孩子們(men) 上下學更安全。

  2021年暑假,湘江新區教育局對金塘小學開展了信息化建設,建好專(zhuan) 遞課堂教室,完成弱電整體(ti) 改造,在教室安裝了教學一體(ti) 機。2022年,教學樓外牆貼上了新瓷磚,教室內(nei) 部的牆壁也粉刷一新,還換上了護眼燈。

  有硬件做支撐,如今金塘小學有了更優(you) 質的課程。

  通過專(zhuan) 遞課堂這一利用互聯網授課的教學模式,孩子們(men) 能夠和蓮花鎮中心小學以及其他城市學校的學生們(men) 共上一堂課,並與(yu) 授課教師實時對話交流。專(zhuan) 遞課堂有效解決(jue) 了該校專(zhuan) 任藝體(ti) 教師缺乏的問題。

  同時,金塘小學還充分利用周邊社會(hui) 資源,引入特色課程。

  長沙市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實踐基地嶽麓營地,離金塘小學不到3公裏,擁有非常豐(feng) 富的課程體(ti) 係。為(wei) 此,譚明君曾多次上門對接,引進了粽編、泥塑等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課程以及小詩寫(xie) 作等創意表達課程。每周四下午,該基地的老師都會(hui) 來到學校,為(wei) 孩子們(men) 授課。

  金塘小學的教師也結合自身特長,開辦了合唱、籃球、書(shu) 法及手工等社團,全方位提升孩子們(men) 的綜合素質。去年9月,來自湘江新區東(dong) 方紅小學的老師汪鑫接替譚明君成為(wei) 金塘小學掛職校長。很快,學音樂(le) 出身的她就組建起一支校園合唱團,讓音樂(le) 豐(feng) 富孩子們(men) 的生活。

  金塘小學的變化,也為(wei) 村子的發展增添了一份底氣。“我們(men) 打算利用優(you) 質山林資源,打造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吸引能人回鄉(xiang) 發展。有教育資源做後盾,年輕人才會(hui) 願意留下來,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才更有活力。”雲(yun) 集村黨(dang) 總支副書(shu) 記張智韜說。

  目前,湘江新區共有鄉(xiang) 村小規模學校10所。湘江新區教育局著力提升鄉(xiang) 村小規模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吸引更多農(nong) 村孩子就讀。

  據了解,2021、2022年兩(liang) 年,湖南全省停辦鄉(xiang) 村小規模學校2299所,提質改造1417所。未來,湖南將進一步規範學校停辦撤並,確保適齡少年兒(er) 童就近接受義(yi) 務教育權利。同時,進一步提高鄉(xiang) 村小規模學校質量,從(cong) 辦學條件、師資隊伍、課堂教學、教研教改等多方麵入手,把更優(you) 質的教育資源帶給農(nong) 村偏遠地區的孩子。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10日 第 04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