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日報關注山東濰坊:盤活資源建設場地 開放公共體育場所

發布時間:2024-01-11 14:31:00來源: 人民日報

  山東(dong) 省濰坊市補齊設施短板,滿足居民運動健身需求——

  盤活資源建設場地 開放公共體(ti) 育場所

  本報記者 王 者

  核心閱讀

  新建運動場地、開放公共設施、配套健身場所……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山東(dong) 省濰坊市針對市民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反映的“公共運動場所稀缺、健身距離較遠”等問題,采取一係列措施,盤活資源,補齊短板,滿足市民運動健身需求。

  

  傍晚時分,走進山東(dong) 省濰坊市濰城區南關(guan) 街道西市場社區百姓健身房,一派熱火朝天的運動景象。“運動健身場所就開在樓下,我們(men) 的積極性也高了。”居民陳金霞每天都過來騎單車。

  去年9月,濰城區教育和體(ti) 育局盤活社區一處500平方米的閑置辦公場所,將其打造為(wei) 室內(nei) 百姓健身房,配備電動跑步機、立式健身車等器材設施,麵向西市場社區的3500餘(yu) 戶居民免費開放。

  一段時間內(nei) ,不少濰坊市民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反映“公共運動場所稀缺、健身距離較遠”等問題。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濰坊市深入推動全民健身建設,通過新建健身場地、開放公共場所等一係列措施,不斷滿足市民運動健身需求,全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全市人均體(ti) 育場地麵積達到2.61平方米,體(ti) 育場地數量同比增長13.7%,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得到有效滿足。

  盤活土地資源

  建設運動場地

  周六一大早,頂著明媚的陽光,馬國文牽著孫子走進家門口的體(ti) 育口袋公園。園內(nei) 熙熙攘攘,鋪設一新的瀝青路麵幹淨整潔,滑梯上、攀岩區、沙坑裏到處都蕩漾著孩子們(men) 的歡聲笑語。

  “出門300米就是孩子們(men) 的健身場所,別提多方便了!”馬國文家住濰坊市寒亭區富庭大第小區,自從(cong) 惠賢北路與(yu) 富亭街東(dong) 北交叉口的體(ti) 育口袋公園投入使用,每個(ge) 周末他都會(hui) 帶孫子來這裏。

  惠賢北路與(yu) 富亭街東(dong) 北交叉口處原本是一塊5500平方米的閑置土地。前些年,寒亭區政府投入資金,平整土地,建設運動設施,將其打造成一處專(zhuan) 為(wei) 學齡前兒(er) 童運動娛樂(le) 的口袋公園。

  近年來,濰坊市體(ti) 育局深入實施口袋公園健身提升工程,盤活小區周邊、街邊綠地、城市主幹道的邊角地與(yu) 閑置土地資源,配建體(ti) 育健身設施,打造便民惠民、功能多樣的體(ti) 育口袋公園,滿足群眾(zhong) 就近健身的需求。

  截至目前,寒亭區在城區居民身邊建設體(ti) 育口袋公園100餘(yu) 處,占地30萬(wan) 餘(yu) 平方米,濰坊市中心城區已建成體(ti) 育口袋公園667處。到2026年底,全市預計將建成體(ti) 育口袋公園達千處。

  “馬叔,孩子有了運動場所,那您平時喜歡體(ti) 育運動嗎?”

  “往前走一個(ge) 路口,就是寒亭區體(ti) 育公園,俺平時都在那裏跑步、打球!”馬國文說,“走,帶你去看看。”從(cong) 體(ti) 育口袋公園出發,跟隨馬國文,穿行一個(ge) 路口,不到10分鍾便來到寒亭區體(ti) 育公園。

  寒亭區體(ti) 育公園占地8.6萬(wan) 平方米,是寒亭區首個(ge) 全開放式大型綜合性全民健身體(ti) 育公園。幾年前,這裏還是一片荒蕪的濕地,寒亭區投入資金2800萬(wan) 元,將其建設成一個(ge) 功能分區明顯的體(ti) 育公園,免費向公眾(zhong) 開放。近年來,寒亭區相繼建設占地40畝(mu) 的寒亭體(ti) 育廣場、130畝(mu) 的寒亭體(ti) 育公園、50畝(mu) 的楊家埠體(ti) 育公園、77畝(mu) 的寒亭人民公園等多處綜合性體(ti) 育公園。

  “體(ti) 育口袋公園為(wei) 附近小區居民提供運動休閑場所,解決(jue) 他們(men) 基本的體(ti) 育運動需求;綜合性體(ti) 育公園則聚焦市民多樣化、多層次的運動健身需求。”濰坊市體(ti) 育局副局長錢洪濤介紹,濰坊市通過體(ti) 育口袋公園與(yu) 綜合性體(ti) 育公園配套建設,打造10分鍾健身圈,讓老百姓出門就有運動健身場地,實打實辦好民生實事。

  開放公共設施

  實行精細管理

  嘀的一聲,刷臉錄入,電子屏幕顯示身份信息,閘門隨即自動打開。高超走進濰坊高新區金櫻學校操場。簡單拉伸後,他開始10公裏的跑步健身。

  高超家住濰坊市高新區大觀天下小區,長期以來,他都沒有找到合適的運動場所:去馬路上跑步,不夠安全,小區空間狹小,又不方便。“隻能花錢辦卡去健身房跑步,每天路上的時間就超過半小時。”

  去年9月,家對麵的九年一貫製學校金櫻學校正式投入使用。伴隨著開學,金櫻學校的操場也對周邊小區居民同步免費開放,操場包含一圈300米的跑道,一個(ge) 八人製足球場以及一個(ge) 排球場。開放的第一個(ge) 周末,高超就來錄入人臉信息,填寫(xie) 登記表,“學校用心管理,我們(men) 在這裏運動也放心。”

  學校操場對外開放,怎樣平衡好教學場地與(yu) 體(ti) 育公共場所的關(guan) 係?金櫻學校製定明確細則,實行精細化管理。

  “第一次來運動健身的市民,都要錄入人臉,填寫(xie) 信息登記表,對違反規定的市民,取消入校資格。”金櫻學校副校長韓東(dong) 芳介紹。開放之初,學校擬定對外開放時間表,規定每個(ge) 周末的上午6點至8點和下午5點半至7點半為(wei) 公眾(zhong) 開放時間。此外,學校每年拿出1萬(wan) 多元購買(mai) 強製責任險,為(wei) 前來運動的市民提供必要保障,一旦出現受傷(shang) 等情況可以申請賠付。

  近年來,濰坊市持續推動中小學校體(ti) 育設施向社會(hui) 開放工作,要求具備開放條件的中心城區公辦學校體(ti) 育設施進行開放,每年秋天更新開放名單並向社會(hui) 公布。截至目前,全市共開放具備條件的學校150所。

  公辦中小學體(ti) 育設施開放的同時,濰坊市還不斷推進高校、體(ti) 育館等公共體(ti) 育場館免費或者低收費開放。

  一早,走進濰坊學院體(ti) 育館,砰砰的清脆擊球聲響徹場館上空。“我每周來三四次,已經養(yang) 成了習(xi) 慣。”一名市民正跟朋友在球場上運動。

  “這裏設施完善,配備飲用水,還有淋浴間,預約也方便。”這名市民拿出手機,為(wei) 記者打開在線預約平台,“實名認證,預約方便著嘞。”

  濰坊學院體(ti) 育館擁有21片羽毛球場地、2片籃球場地,過去,一直用於(yu) 學校學生體(ti) 育教學用途,場地多有閑置,利用率不足六成。近年來,濰坊市體(ti) 育局依托濰坊學院體(ti) 育館建設濰坊市市民活動中心,每年拿出專(zhuan) 項補貼120萬(wan) 元,推動校內(nei) 體(ti) 育館通過低收費的形式向公眾(zhong) 開放。

  截至目前,濰坊市全市共有13處公共體(ti) 育場館麵向社會(hui) 公眾(zhong) 開放,全部實行免費或者低收費,極大緩解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與(yu) 體(ti) 育場館資源供給不足的矛盾。

  新建居住小區

  配套健身場所

  “新建小區,怎麽(me) 能沒有運動健身的地方呢?”去年,夏文信搬入濰坊市奎文區紫宸公館,小區缺乏配套的體(ti) 育設施,老夏一直不太滿意。

  2022年夏天,奎文區教育和體(ti) 育局組織開展居民小區健身工程建設需求複查工作,麵向全區8個(ge) 街道45個(ge) 社區征求健身設施建設需求。

  “需要配套的運動健身設施。”老夏在問卷上認真寫(xie) 下訴求。

  複查過程中,奎文區教育和體(ti) 育局發現有不少新建小區都存在缺乏配套體(ti) 育設施的情況。應居民對體(ti) 育設施的建設需求,奎文區教育和體(ti) 育局協調資金100萬(wan) 元,最後為(wei) 紫宸公館小區、立方小區等新建小區兜底配套建設高低單杠、上肢牽引器、仰臥起坐板等一係列體(ti) 育健身設施。小區居民的基本健身運動需求得到滿足。

  “在調研中,我們(men) 發現,部分新建居住區建成後,配套內(nei) 容缺少健身元素,致使居民體(ti) 育生活的體(ti) 驗感、獲得感缺失。”濰坊市體(ti) 育局群眾(zhong) 體(ti) 育科負責人劉忠錄說。

  如何從(cong) 根源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濰坊市體(ti) 育局給出了答案:出台“硬杠杠”,建立長效規則。

  2023年,濰坊市體(ti) 育局聯合濰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濰坊市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局印發《濰坊市新建居住公共體(ti) 育配套設施建設管理辦法》,要求新建居住區建設中須按室內(nei) 人均建築麵積不低於(yu) 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於(yu) 0.3平方米建設體(ti) 育健身場地,並與(yu) 開發項目同步供地、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

  辦法實施以來,濰坊市域各主城區先後有十幾個(ge) 新建小區在其指導下通過驗收,確保小區居民入住後便可及時使用配套公共體(ti) 育設施。

  “該辦法製定實施後,新建居住區建設完成後,屬地體(ti) 育部門參與(yu) 工程建設項目竣工聯合驗收,使配套公共體(ti) 育設施成為(wei) 濰坊市新建居住區的標配。”濰坊市體(ti) 育局局長沃付賢表示,下一步,濰坊市體(ti) 育局將持續細化新建居住區公共體(ti) 育配套設施標準,有效推動城市社區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升。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10日 13 版)

  (責編:聶俊穹、邢曼華)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