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眼丨揚州杭集,為何要捅破牙刷界的“天花板”?
牙刷,曾被認為(wei) 是一個(ge) 缺乏想象力的產(chan) 業(ye) 。它的產(chan) 業(ye) 鏈較短,品類也不值錢:出廠價(jia) 每支一塊多,毛利率隻有10%-20%。
然而,這個(ge) 傳(chuan) 統製造業(ye) 2023年卻也掀起了新的波瀾。
牙刷領軍(jun) 企業(ye) 三笑集團的綠色智能工廠項目,去年4月拿地開工,12月投產(chan) 。總投資10億(yi) 元,配備智能機器人、自動化流水線,配合智能化管理係統,最大限度減少生產(chan) 、存儲(chu) 、搬運、檢測環節的人工操作,讓產(chan) 線24小時運轉。
老國牌智轉數改,傳(chuan) 統製造業(ye) 迎來一座工業(ye) 4.0時代的“黑燈工廠”。
另一邊,國內(nei) 牙刷和日用品代工巨頭倍加潔收購了廣州薇美姿15.5%的股權,後者在口腔護理產(chan) 品的國內(nei) 份額位列自主品牌第一,旗下有知名牙膏品牌“舒客”。
倍加潔則因業(ye) 務中代工占比高達九成,盡管客戶包含冷酸靈、屈臣氏等知名品牌,卻不為(wei) 消費者熟知,此次收購被冠以“蛇吞象”,亦被解讀為(wei) 代工巨頭尋求品牌高附加值的一步棋。
倍加潔和三笑尋求升級轉型的背後,有一個(ge) 共同的產(chan) 業(ye) 策源地——揚州杭集。
這裏年產(chan) 牙刷75億(yi) 支,占據了全國80%以上、全球35%以上的牙刷市場份額,同時還占據著全國65%以上、全球30%以上的酒店日用品市場份額,為(wei) 此,杭集又有“中國牙刷之都”“中國酒店日用品之都”之稱。
過去,杭集何以成為(wei) 牙刷之都;未來,又將發生哪些新的故事?
從(cong) 萬(wan) 家做牙刷,到十家做標準
從(cong) 揚州市中心向東(dong) 十幾公裏,穿過廖家溝大橋,就進了“中國牙刷之都”的地界。
杭集不大,夾在大運河匯入長江的廖家溝和芒道河之間,40平方公裏的麵積,卻有大大小小數千家牙刷廠商。2017年,杭集入選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
作為(wei) 典型的產(chan) 業(ye) 小鎮,杭集人口僅(jin) 4.5萬(wan) 人,2.5萬(wan) 在從(cong) 事第二產(chan) 業(ye) 。“經過40年的艱苦創業(ye) ,杭集闖出一條以全民創業(ye) 、產(chan) 業(ye) 富民著稱的特色發展道路。”杭集高新區(杭集鎮)經濟發展局局長劉銳說。
當地牙刷企業(ye) 的成長路徑是:做產(chan) 品,建品牌,最後成為(wei) 行業(ye) 標準的製定者。
清道光年間,杭集農(nong) 民劉萬(wan) 興(xing) 用牛骨做柄,豬鬃做刷絲(si) ,製成牙刷,成為(wei) 杭集製刷的鼻祖。
1976年,鎮上出現第一家牙刷廠。進入8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過,杭集牙刷作坊一度接近上萬(wan) 家。“三笑”也在這一時期初創。1989年,在外地辦牙刷廠多年的杭集人韓國平回鄉(xiang) ,承包了村裏一家資不抵債(zhai) 的小廠,開始生產(chan) 銷售“三笑牌牙刷”。
三笑彼時就很重視銷售網絡,確保新品在7天內(nei) 銷售到全國任何一個(ge) 縣級市場;並積極引進國外的技術和設備,加快產(chan) 品更新和規模化生產(chan) 。到1998年,三笑實現超10億(yi) 元銷售額,巔峰時其產(chan) 品占到國內(nei) 市場份額的一半以上。
其後數年,依托本地完善的產(chan) 業(ye) 鏈,五愛、勁鬆、明星等一批牙刷企業(ye) 如雨後春筍般在杭集生長,杭集也吸引了兩(liang) 麵針、高露潔等國內(nei) 外知名品牌來此投資建廠。
但是,高度集聚的產(chan) 業(ye) 也會(hui) 帶來同質化矛盾,甚至是陷入低價(jia) 競爭(zheng) 的怪圈,破解之道在於(yu) 標準製定和行業(ye) 規範。新世紀以來,杭集參與(yu) 起草了2003年的牙刷新國標,牽頭製定的7家企業(ye) 中有5家來自杭集;2017年,參與(yu) 新國標更新的21家單位中,又有12家來自杭集。
在劉銳看來,標準化建設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可以說,持續參與(yu) 新國標的製定和更新,標誌著杭集牙刷產(chan) 業(ye) 成為(wei) 產(chan) 業(ye) 的領軍(jun) 集群”。如今,杭集擁有牙刷、酒店用品生產(chan) 及配套企業(ye) 4000家,年銷售額達300億(yi) 元以上。
集聚的力量
一座小鎮,就能覆蓋一個(ge) 消費品類在全球三成的產(chan) 能,訂立行業(ye) 標準,也從(cong) 側(ce) 麵說明:生產(chan) 牙刷並不難。主要工序五道:“注塑”製造刷柄,在刷柄上“注膠”,在刷頭“植毛”,“磨毛”,最後是“包裝”。小作坊和大工廠,不同的隻是規模化、機械化、自動化的程度。
簡單並不意味隨處都可複製。為(wei) 什麽(me) 牙刷和日用品產(chan) 業(ye) 會(hui) 樂(le) 於(yu) 匯聚於(yu) 此,集聚效應又如何鞏固當地產(chan) 業(ye) 優(you) 勢?
兩(liang) 麵針並非杭集土生土長的企業(ye) ,其總部在廣西柳州,杭集工廠年產(chan) 小牙膏20億(yi) 支,世界第一。對於(yu) 兩(liang) 麵針的規模化生產(chan) 而言,杭集可能是市場、裝備、原料三者權衡的最優(you) 解之一。
“杭集所在的長三角是一個(ge) 巨大的市場。兩(liang) 麵針的主要客戶,國內(nei) 的幾家大型酒店集團如華住、亞(ya) 朵,總部都在上海。”江蘇省酒店日用品行業(ye) 協會(hui) 副會(hui) 長、兩(liang) 麵針(江蘇)實業(ye) 有限公司總經理蘭(lan) 進說,“因為(wei) 生意肯定是和酒店集團總部談,再由總部分配到全國酒店”,這讓兩(liang) 麵針一半銷售在長三角完成。
另一方麵,“相比柳州,揚州距離設備廠家、原料供應商都更近,差不多能在方圓兩(liang) 三百公裏的範圍內(nei) 全部解決(jue) 。”蘭(lan) 進說。
原料方麵,注塑需要石油,周邊就有南京的揚子石化、上海的金山石化。牙刷絲(si) 龍頭廠家杜邦在無錫,方便買(mai) 到進口的“杜邦絲(si) ”;普通的尼龍絲(si) ,在無錫和淮安也都有生產(chan) 。
牙刷的製造設備,在杭集本地就有產(chan) 業(ye) 配套。兩(liang) 麵針這樣的大廠可以定製整條產(chan) 線,調用全國最好的資源和設備,“我們(men) 中小企業(ye) 是對每一個(ge) 生產(chan) 環節進行自動化、標準化的改造,用的主要是本地配套。”揚州民生刷業(ye) 日化有限公司創始人張德鋼介紹。
民生刷業(ye) 成立於(yu) 2008年,張德鋼從(cong) 媒體(ti) 辭職,接手家裏的小作坊,從(cong) 隻有兩(liang) 台舊機器、十來個(ge) 人開始,十幾年下來,產(chan) 品行銷印度、非洲,直至打入歐美商超市場,目前牙刷月產(chan) 量500萬(wan) 支,90%的營收來自外貿企業(ye) 。
切勿小看中小企業(ye) ,他們(men) 向規模化生產(chan) 、中高端市場挺進時,也帶動著本地產(chan) 業(ye) 配套的升級。“我們(men) 的設備大部分都是杭集產(chan) 的。“張德鋼說,杭集牙刷的工業(ye) 自動化需求很多,政府也會(hui) 有意扶持專(zhuan) 門做自動化設備的工廠,再和牙刷廠家合作。
“我們(men) 提出需求,他們(men) 提供解決(jue) 方案,從(cong) 第一代製到N代製,他們(men) 的設備會(hui) 一代代地提升。"例如,工人原本需要把刷柄一個(ge) 個(ge) 放入植毛機,張德鋼就定製能批量放置刷柄的理板機;原設備無法生產(chan) 有弧度的異型刷頭,就增訂支持植毛落差的設備。
如今在杭集周邊,揚州哈工科創機器人、恒生模具、宸浩製刷機械、艾薩克機器人等企業(ye) ,提供了製刷機械、精密模具、機器人自動化、機器人集成應用係統等一係列硬件配套。
牙刷製造是杭集產(chan) 業(ye) 集群的主幹,而裝備製造、原材料、包裝及物流配套,是“枝葉”。後者汲取營養(yang) ,反哺前者,形成產(chan) 業(ye) 集聚優(you) 勢的“馬太效應”。
捅破“天花板”
在牙刷和酒店日用品產(chan) 業(ye) “強者恒強”的光環背後,杭集也在為(wei) 未來發展尋找更大的想象空間。2020年,杭集高新區黨(dang) 工委書(shu) 記黃金勇曾表示:“我們(men) 的牙刷和酒店日用品產(chan) 業(ye) ,市場占有率已接近行業(ye) ‘天花板’,要捅破‘天花板’,必須加速園區‘二次創業(ye) ’,開啟轉型升級的新征程。”
過去幾年,捅破“天花板”的機會(hui) 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現。蘭(lan) 進認為(wei) ,疫情淘汰了一批落後產(chan) 能,而頭部廠商的客戶都是頭部酒店,受影響相對較小,加上2023年的酒店需求爆發,反而成為(wei) 洗牌重組的機會(hui) 。
在此背景下,產(chan) 業(ye) 呈現出頭部企業(ye) 積極擴張的局麵。智轉數改將為(wei) 它們(men) 帶來更完善的質量和成本管理、更高的產(chan) 能和物流效率,以此吃掉更多B端市場。
三笑集團執行董事長韓笑添表示:“自動化工廠讓一線工人從(cong) 體(ti) 力勞動者變成技術性人才,一個(ge) 人可以管十幾台設備,通過操作係統去協調機器工作。”企業(ye) 也能把人力投在品控上,“因為(wei) 很多質量管理工序上,人是無法被替代的”。
除了三笑,兩(liang) 麵針也在這方麵下足功夫。“以往接訂單要人工拆分,僅(jin) 拆單就要48小時。”蘭(lan) 進稱,“如今和酒店係統打通,線上接單後,瞬間在係統內(nei) 分解給各個(ge) 崗位,72小時內(nei) 就能發貨。”
另一個(ge) 突破路徑是:借助直播電商,向口腔護理、醫美日化、文創品牌等高端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2023年9月,揚州老國貨化妝品牌“謝馥春”在10多天內(nei) ,線上銷售突破1000萬(wan) 元,完成半年銷售業(ye) 績,抖音平台在線觀看人數最高達7000人次,成為(wei) 爆款。其背後就有杭集當地的江蘇朵愛酒店用品有限公司的參股和運作,後者正在美妝行業(ye) 積極布局,和倍加潔對薇美姿的股權收購異曲同工。
在杭集電商產(chan) 業(ye) 園內(nei) ,聚集了朵愛的美妝、凱萊雪地靴,以及主做文創平台的鶴杭優(you) 品等240多家企業(ye) 。鶴杭優(you) 品曾推出以“揚州八怪”為(wei) 主題的文創洗漱禮盒,在去年“中國特色旅遊產(chan) 品大賽”中獲獎。工作人員介紹說:“隻要企業(ye) 足夠優(you) 質,就可以免費入駐,使用這裏的直播軟硬件。”
產(chan) 業(ye) 的延鏈上,攀一攀科技樹,也會(hui) 發現新的藍海。
上世紀90年代初,江蘇金材科技有限公司開始在杭集做牙刷包裝,幾年後涉足門檻更高的藥品包裝領域,並逐漸作為(wei) 公司主要業(ye) 務,目前牙刷業(ye) 務占比隻剩10%。“受益於(yu) 對高分子材料的技術研發生產(chan) 積澱,我們(men) 已經研發出氫燃料電池的核心部件質子交換膜,並完成中試,2024年將搭建量產(chan) ,爭(zheng) 取形成國產(chan) 化替代。”該公司總經理謝四海說。
目前,此類新型高分子包裝材料生產(chan) 企業(ye) ,杭集擁有15家。杭集還在深耕自動化裝備製造、國網智慧儲(chu) 能、中航係細分賽道,加速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落子布局。劉銳說:“杭集在當地發展規劃中的定位是產(chan) 業(ye) 發展主陣地,包含改造升級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培育壯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兩(liang) 項重要工作。”
“天花板”終將捅破,增長點正在形成。建基於(yu) 傳(chuan) 統牙刷產(chan) 業(ye) 之上不斷地強鏈延鏈,牙刷之都有望刷出更加豐(feng) 滿的產(chan) 業(ye) 圖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