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運力提升,助推汽車加速“出海”
《人民日報》2024年01月14日 第 02 版 版麵截圖
原題:滾裝船加緊生產(chan) ,現有貨船技術改造,車企船企簽訂中長期協議——
運力提升,助推汽車加速“出海”(經濟新方位)
據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數據:2023年,我國汽車出口491萬(wan) 輛,有望成為(wei) 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
從(cong) 2012年突破100萬(wan) ,到2021年突破200萬(wan) 、2022年突破300萬(wan) ,再到2023年僅(jin) 用11個(ge) 月突破400萬(wan) ——在駛向全球的賽道上,我國汽車持續跑出“加速度”。
數量龐大的出口汽車如何能夠順利“出海”?日前記者走進車企、碼頭、船廠采訪。
港口繁忙,堆場車位緊缺
汽車出口通常的運輸方式有遠洋航運、中歐班列、公路貨運等,其中海運運量居首。在江蘇太倉(cang) 港,可窺一斑。
距出海口60公裏,長江南岸,太倉(cang) 港一派繁忙景象。運輸半掛車自四麵八方而來,在入口處排起長隊,滿載各類品牌汽車。步入港區,但見堆場已被車輛停滿,有的甚至借助立體(ti) 裝置疊放數層。
汽車怎樣“搭船”?
太倉(cang) 國際集裝箱碼頭,“中遠海運鼎漢”輪泊位旁,40多米高的橋吊忙碌不停,抓取裝載車輛的集裝箱,穩穩放置在船艙內(nei) 。一天後,這艘集裝箱船滿載出發,駛向歐洲。碼頭商品車項目現場主管郝泳介紹,2023年裝船作業(ye) 月均7000—8000輛,12月達到峰值,接近3萬(wan) 輛。
海通太倉(cang) 汽車碼頭,則是借助牽引車裝卸,即為(wei) 滾裝,效率更高。已投用的2萬(wan) 標準車位堆場,相較增長迅速的業(ye) 務量,卻還是不夠用。“一批汽車運走沒過幾天,堆場又被停滿了。”海通物流中控值班經理王海波說。碼頭仍在建設中,投資超20億(yi) 元,完全投產(chan) 後,年吞吐量可達130萬(wan) 輛,將成為(wei) 長江航道上最大的汽車滾裝碼頭。
堆場“車位緊張”,折射港口的繁忙。據南京海關(guan) 統計,2023年前11月,江蘇口岸出口汽車58.7萬(wan) 輛,同比增長99.8%。太倉(cang) 港完成汽車出口39.73萬(wan) 輛,同比增長157%。
船廠加緊生產(chan) ,緩解滾裝船供不應求狀況
一年前,我國汽車出口量已躍居世界第二,滾裝船供不應求。經過一年,情況如何?
在江蘇儀(yi) 征,招商局金陵船舶(江蘇)有限公司,工人正在船塢中為(wei) 一艘大船進行最後的調試——這是新一代環保型汽車滾裝船,可用於(yu) 裝載車輛以及重型滾裝貨物。
“2023年以來,汽車滾裝船市場十分火爆。”公司副總經理丁健亮指著一艘剛剛下水的船隻說,汽車滾裝船內(nei) 設專(zhuan) 門的車輛停放空間和固定裝置,汽車可直接駛入駛出,安全性和裝卸效率更具優(you) 勢,生產(chan) 要求也有其特殊性。因此,新船生產(chan) 周期接近15個(ge) 月,麵對一年一個(ge) 台階的市場需求,難免有“遠水”與(yu) “近渴”的差距。
怎麽(me) 辦?
船廠加緊生產(chan) ,保證增量運力。船舶製造過去需要依賴大量勞動力,如今,“機器人”和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工人同步上崗,“數智化”升級提升效率。2023年上半年,招商局金陵船舶已交付汽車滾裝船21艘,而公司交船期已排至2027年。
采用技術改造,開發存量運力,也是一個(ge) 選擇。
在太倉(cang) 國際集裝箱碼頭堆場,3輛汽車疊停進標準化鐵製框架,一排排框架再像積木一樣堆疊。“有了這些框架,任何有貨艙的船,比如裝載量龐大的紙漿船,都相當於(yu) 一艘滾裝船。”郝泳說,這種可折疊商品車專(zhuan) 用框架適用廣泛,可在船舶貨艙中堆疊裝載,也可在集裝箱碼頭完成吊卸操作,方便客戶靈活選擇裝卸港口。
辦法總比困難多。“2023年,太倉(cang) 港有10萬(wan) 輛車以‘專(zhuan) 用框架’模式出口。目前該模式采用比例約為(wei) 六成。”太倉(cang) 海關(guan) 物流管理科科長魏蔚說。
新能源發力,航運發展增添新動能
在汽車“出海”浪潮中,新能源汽車傲立潮頭。數據為(wei) 證:2023年,全國新能源汽車出口120.3萬(wan) 輛,同比增長77.6%。2023年前11月,江蘇出口新能源汽車20.3萬(wan) 輛,同比增長126.7%,經太倉(cang) 港出口15.98萬(wan) 輛。
運輸新能源汽車,船上裝備有何特殊?
“遠洋運輸過程中,新能源汽車整車電量須保持在20%—50%之間。所以,船上需要有充電設施,包括充電樁、充電插口等。此外,還需要使用專(zhuan) 門的防火係統、火災監測設備以及防火材料等,防範電池泄漏、短路和火災等風險。”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無錫分公司有關(guan) 負責人杜成介紹。
“根據新能源汽車運輸特點,我們(men) 對船艙多處進行了改造,增強了防火、報警等裝置,確保車輛在運輸過程中的安全。”丁健亮表示。
太倉(cang) 港碼頭,中遠海運特運的6.8萬(wan) 噸係列紙漿船首製船,裝載了2797輛新能源汽車緩緩駛離,前往南美洲。船艙內(nei) ,紅外線溫度成像裝置“一對一”實時監控新能源汽車溫度,一旦溫度過高,就會(hui) 開啟噴淋裝置,確保運輸安全。
中遠海運特運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像這樣可以運輸新能源汽車的多用途船,公司目前有30多艘。針對新能源汽車運輸要求,公司與(yu) 設計院、船廠等合力改造貨艙,增加集裝箱箱角,加強結構強度。“非專(zhuan) 業(ye) 集裝箱船沒有集裝箱導軌,我們(men) 加裝了貨艙集裝箱綁紮係統,增加了貨艙噴淋、溫度監測、排水等安全措施。”
新能源不僅(jin) 是汽車工業(ye) 的亮點,也為(wei) 航運發展提供新動能。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中遠海運特運訂造了24艘大型LNG雙燃料專(zhuan) 用汽車船;招商局金陵船舶為(wei) 汽車滾裝船配備液化天然氣儲(chu) 罐和電池混動技術等,減少有毒氣體(ti) 的排放。據測算,與(yu) 傳(chuan) 統燃油集裝箱船相比,雙燃料動力超大型集裝箱船可減少20%的碳、85%的氮氧化物和99%的硫排放,大大減少對環境的汙染,可靈活布置於(yu) 全球各個(ge) 重要航線。
新能源汽車出口提速,綠色低碳理念也在推動航運業(ye) 加快轉型。
引導車企、船企簽訂中長期協議
2023年,我國船隊規模達2.492億(yi) 總噸,成為(wei) 世界最大船東(dong) 國;前11月,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以載重噸計分別占全球總量的50.1%、65.9%和53.4%;中國造船三大指標實現全麵增長。汽車出口運力不足的問題,正在逐步解決(jue) 。
國辦發布的《關(guan) 於(yu) 推動外貿穩規模優(you) 結構的意見》提出,穩定和擴大重點產(chan) 品進出口規模,其中專(zhuan) 門提到培育汽車出口優(you) 勢:各地方、商協會(hui) 組織汽車企業(ye) 與(yu) 航運企業(ye) 進行直客對接,引導汽車企業(ye) 與(yu) 航運企業(ye) 簽訂中長期協議。
上海友鴻船務有限公司董事薛迎春船長認為(wei) ,簽訂中長期協議,對於(yu) 航運企業(ye) 來說,可以有穩定的貨源;對於(yu) 車企來講,也能保障穩定的物流,且價(jia) 格不會(hui) 隨市場劇烈波動。在汽車出口穩定增長的背景下,簽訂中長期協議可能會(hui) 是未來趨勢。
2023年12月28日,比亞(ya) 迪首艘汽車滾裝運輸船交付儀(yi) 式在山東(dong) 煙台舉(ju) 行。據介紹,這標誌著比亞(ya) 迪將對海外市場施行“自主船運”,可有力保障海外市場的快速交付與(yu) 拓展。
上汽安吉物流於(yu) 2022年上半年在江南造船廠訂購2艘7600車位和3艘7800車位的雙燃料汽車運輸船,並與(yu) 中遠海運特運等合資成立汽車供應鏈公司;2023年,奇瑞集團聯合蕪湖造船廠在山東(dong) 威海打造汽車運輸船建造基地——奇瑞蕪船威海綠色海工科技產(chan) 業(ye) 基地,將批量建造6000車位汽車運輸船、8萬(wan) 噸級巴拿馬型散貨船等主導產(chan) 品……
車企成船東(dong) ,是汽車產(chan) 業(ye) 不斷發展壯大、國際化步伐加快的表現;船企按需訂製,也將迎來從(cong) 大到強、走向專(zhuan) 業(ye) 化高端化的新機遇。
滿滿當當的碼頭,源源出海的汽車,汽車“搭船出海”的浪潮活力奔湧、未來可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