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提升職業技能 爭當技術能手

發布時間:2024-01-16 14:40:00來源: 人民日報

  從(cong) 一線流水工到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的研發工程師,在浙江寧波打拚13年的經曆,讓我真切感受到,隻要肯努力,這裏就有實現就業(ye) 夢想的平台。

  我叫陳浩,是一名90後,2011年從(cong) 武漢城市職業(ye) 學院機電一體(ti) 化專(zhuan) 業(ye) 畢業(ye) 後,來到寧波打拚。曾幹過一線流水工、技術員、助理工程師等工作,但我很快便意識到,因為(wei) 知識儲(chu) 備有限,加上理論與(yu) 實際的差距,換了這麽(me) 多崗位,都不能很好地適應與(yu) 融入。

  2018年,我在同事推薦下,來到寧波一家電器科技公司,主要負責對老產(chan) 品進行技術改進與(yu) 升級。隔行如隔山,重新接觸取暖器、新風機等產(chan) 品,對我而言倍感吃力。

  好在新公司定期為(wei) 大家安排研發、生產(chan) 等方麵的專(zhuan) 業(ye) 技術培訓,隻要有培訓班,我總是搶著報名,慢慢地,對產(chan) 品生產(chan) 流程、工藝特點都有了更多認識。

  2019年11月,公司所在海曙區洞橋鎮的駐企聯絡員與(yu) 區人社局一同到企業(ye) 走訪,聽說政府為(wei) 員工提供了到當地技工院校學習(xi) 技能提升的機會(hui) ,我毫不猶豫就報了名。

  原來,當地人社部門聯合技校,提供了為(wei) 期一年的工程師專(zhuan) 業(ye) 培訓課程,不僅(jin) 包括模具裝配、加工工藝、模具材料等課堂學習(xi) ,還把教室“搬”到了寧波的各大企業(ye) ,讓大家有機會(hui) 深入一線生產(chan) 車間參觀,值得一提的是,還有各級勞模、工匠手把手培訓實操。

  這一年的培訓,不僅(jin) 能跟著老師和企業(ye) 專(zhuan) 業(ye) 人才一起學習(xi) 技術領域的實用知識,還有不少實踐機會(hui) 。通過努力學習(xi) ,最終我取得了三級鉗工這一高級技工證書(shu) ,讓我在工程師的成長道路上走得更加紮實。

  順利“出師”後,我被公司聘用為(wei) 研發工程師,專(zhuan) 注新產(chan) 品開發升級。現在,我帶領的項目組每年都能開發出2—3款新產(chan) 品,包括電取暖器、燃氣取暖器、戶外燒烤爐等,通過技術革新,實現了產(chan) 品的降本提質。

  如今的我,仍然懷抱成為(wei) 優(you) 秀工程師的夢想,不斷學習(xi) 充實自己,借助業(ye) 餘(yu) 時間,我從(cong) 書(shu) 中學、網上學、虛心向公司老前輩學。同時也注意到,不同行業(ye) 的上遊供應商也有自己敏銳的市場嗅覺和獨到技術要領,因此我也常向他們(men) 交流取經,通過進一步了解市場需求、積累自身技術功底,讓設計出來的產(chan) 品更具落地性和實際可用性。

  而作為(wei) “過來人”,我也非常願意傾(qing) 囊相授,將我的所學傳(chuan) 授給公司同事尤其是新進員工,希望同大家一起成長、一起提升。

  (作者為(wei) 寧波一家電器科技公司工程師,人民日報記者竇瀚洋整理)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