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日報|張耀西:多到基層走一走

發布時間:2024-01-18 09:4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2024年1月18日11版 版麵截圖

  原題:多到基層走一走(一線行走)

  多到基層走一走,多聽聽群眾(zhong) 的真實想法,工作思路自然就打開了

  清晨,陽光照進江蘇泗陽縣來安街道賈莊村的花卉大棚,大棚裏,紅掌、繡球、蝴蝶蘭(lan) 等品種的鮮花競相綻放。來安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韋肖再次來到賈莊村,56歲的村民陳翠榮告訴他:“在家門口打工,幹活不累,每月工資有2400元,這多虧(kui) 了你啊。”

  賈莊村的變化,讓韋肖很是感慨。2023年秋,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後,韋肖到基層調研。剛到賈莊村頭,就碰到陳翠榮。“我想打工,就是沒地方去,能不能幫村裏多建幾個(ge) 花卉大棚啊!”陳翠榮的訴求,也道出了不少村民的心聲。

  就在此時,花卉種植大戶也找到韋肖:“現在市場行情好,俺想擴大花卉種植規模,可缺少土地、資金。”聽了種植大戶的話,韋肖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當天,他就約上村幹部、種植大戶、銀行負責人商量,土地流轉、資金缺口、富民路徑一一落實。賈莊村花卉種植麵積擴大到450畝(mu) ,120多名村民在花卉種植基地找到了工作,實現了共贏。

  本以為(wei) 這樣就萬(wan) 事大吉了,沒想到規模擴大了,產(chan) 量上來了,花卉卻銷售不暢。“找準根子,才能開好方子;選對路子,才能邁開步子。”韋肖通過調研發現,花卉的種苗、種植技術和銷售渠道都有提升空間。“延伸花卉產(chan) 業(ye) 鏈,勢在必行。”結合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建設,他和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種植大戶一起跑市場、找專(zhuan) 家。如今,來安街道先後建成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中心、花卉交易市場、花卉科普研學基地、康養(yang) 民宿等產(chan) 業(ye) 項目,花卉銷售問題迎刃而解。

  一花獨放不是春。接下來,韋肖與(yu) 街道班子共同謀劃,發展蘆蒿、小花生、羊肚菌等特色產(chan) 業(ye) ,讓更多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創業(ye) 、就業(ye) 。

  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離不開產(chan) 業(ye) 發展,也離不開基層幹部的帶頭作用。要學會(hui) 換位思考,從(cong) 群眾(zhong) 的視角看問題,這樣才能找準目標,俯下身子埋頭幹。同時,在服務群眾(zhong) 的過程中,要問需於(yu) 民,不能主觀臆斷,更不能脫離實際,多到基層走一走,多聽聽群眾(zhong) 的真實想法,工作思路自然就打開了。

  (作者為(wei) 江蘇省泗陽縣委宣傳(chuan) 部幹部)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