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山首屆皖文化論壇暨皖源博物館籌建座談會舉辦
人民網潛山1月17日電(記者高飛躍)1月16日至17日,潛山首屆皖文化論壇暨皖源博物館籌建座談會(hui) 舉(ju) 辦。本次活動由中國先秦史學會(hui) 、安慶師範大學、潛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旨在為(wei) 皖文化研究搭建機製化高端平台,為(wei) 籌建皖源博物館提供高端決(jue) 策谘詢。來自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中國曆史研究院、北京大學等單位的專(zhuan) 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追尋皖地曆史文化足跡,開展深入研討交流。
論壇現場,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宋鎮豪,中國科技大學人文與(yu) 社會(hui) 科學院教授、薛家崗第六次發掘領隊吳衛紅,安徽省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省政府參事翁飛等專(zhuan) 家學者先後作主旨發言。論壇結束後,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學者還實地考察了薛家崗文化遺址。
近年來,潛山市圍繞打造“山水花園曆史文化名城”,進一步加強境內(nei) 古皖曆史文化資源的挖掘、保護和傳(chuan) 承。自2017年起,潛山市委、市政府先後成立拯救老屋、曆史文化資源挖掘整理傳(chuan) 承利用和曆史文化名城保護利用等領導小組,建立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規劃體(ti) 係,出台加強傳(chuan) 統建築保護利用發展和曆史文化資源挖掘整理傳(chuan) 承利用專(zhuan) 屬政策,每年安排專(zhuan) 項資金,全麵係統推進城鄉(xiang) 傳(chuan) 統建築和古皖曆史文化遺產(chan) 保護利用。
目前,潛山全市擁有國家及省市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0餘(yu) 處,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名錄達60餘(yu) 項、非遺傳(chuan) 承人45人,18個(ge) 村莊被列入中國及安徽省傳(chuan) 統村落名錄、422處傳(chuan) 統建築被列入潛山市傳(chuan) 統建築保護名錄,初步形成覆蓋全域的文化資源保護體(ti) 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