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晉陽古城考古博物館:用考古成果講文明故事

發布時間:2024-01-22 15:30:00來源: 人民網-山西頻道

  “一座晉陽城,半部中國史。”文化之脊,連通古今。

  1月19日,山西太原再添文化新地標。太原市的第101座博物館——晉陽古城考古博物館正式對公眾(zhong) 開放。

  晉陽古城究竟有什麽(me) 樣的價(jia) 值?它是如何被發現的?裏麵都有些什麽(me) ?推開博物館厚重的門板,就像推開了曆史塵封的大門,走進這裏,晉陽古城的“秘密”將被一一揭開。

  在太原市晉源區晉陽古城遺址南側(ce) 奉宣街大夏門內(nei) ,晉陽古城考古博物館隱在一段城牆裏。這是一座以晉陽城曆史文化為(wei) 核心內(nei) 容,集文物考古、收藏、展陳、保護、研究、教育、文旅功能為(wei) 一體(ti) 的專(zhuan) 題類博物館。

  核心展區以“晉陽雄異”為(wei) 主題,吸納曆年來考古發現和學術研究成果,呈現晉陽古城二號建築基址、漢代王陵及其陪葬墓、唐代郭行墓等重要考古發現。展陳文物近1000件,全麵、係統地講述晉陽故事,闡釋晉陽文化。

  太原有著2500年的建城史,可以說晉陽古城就是見證者。回望2500多年前,在公元前497年春秋中晚期,晉陽城始建,曆經漢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到宋太平興(xing) 國四年(979)宋太宗趙光義(yi) 一把火燒毀。至此,一座曆經1500餘(yu) 年的繁華城市塵封於(yu) 地下。

  其後千年,晉陽古城遺址上少有大規模建設,致使焚毀之時的古城——唐、五代時期的城市遺址得以完整保存。相伴而生的城池遺址、宗教祭祀遺址、墓葬遺址,三部分保存完好,相互依托,內(nei) 涵豐(feng) 富,構成了完整、全麵、係統的晉陽文化遺存。這種特殊的遺址埋藏現象,在全國同一時期遺址中十分罕見。

  博物館立足晉陽城遺址與(yu) 墓葬,回望這片土地2500年的文明進程,著眼整個(ge) 黃河流域北方文明交流與(yu) 互動,致敬考古工作,思考文化自信的當代價(jia) 值。在展線設計上,層次分明,以時間軸為(wei) 節點,設立肇建晉陽、名都並州、霸府別都、盛唐北都、錦繡太原五個(ge) 單元。

  把考古現場“搬”進展廳,這應該是晉陽古城考古博物館最別致的設計了。尋常博物館展示的更多是考古成果,但在這個(ge) 全新的展館裏,觀眾(zhong) 就像跟隨著考古工作者去探尋、去發掘,能夠直觀地感受並思考考古工作的內(nei) 涵。

  在兩(liang) 個(ge) 展廳之間的過道上,一側(ce) ,光著膀子的“匠人”背著磚瓦、泥土,正在用心堆砌城池;另一側(ce) ,蹲在一個(ge) 個(ge) “四方格”裏的考古人,拿著小刮鏟在“尋寶”。古今對望,讓人恍然大悟,正是因為(wei) 考古,才讓今天的我們(men) 有了觸摸曆史的機會(hui) 。

  曆經滄桑的晉陽古城,如今涅槃重生。這對太原而言,不僅(jin) 僅(jin) 是無盡的曆史記憶,更重要的是文化遺存的保護與(yu) 傳(chuan) 承。一代代的考古文博人薪火相傳(chuan) ,砥礪深耕,用學術探鏟將塵封的晉陽與(yu) 太原相連,揭開了一頁頁晉陽華章。

  “發掘好、保護好、整理好、闡釋好晉陽古城的曆史信息,是我們(men) 文化自信的源泉所在。今後,我們(men) 也會(hui) 立足晉陽古城遺址,建設、完善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晉陽古城考古博物館等項目,為(wei) 再現錦繡太原城盛景積蓄力量。”太原市文物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劉玉偉(wei) 說。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