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寒潮來襲 湖北多舉措保障人民群眾溫暖過冬

發布時間:2024-01-23 10:29:00來源: 人民網-湖北頻道 原創稿

  連日來,湖北大部地區出現低溫雨雪冰凍天氣,最低氣溫逐步降至-8℃至-3℃。湖北各地各部門積極應對,采取多種措施保障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

  冬春救助 溫暖受災群眾(zhong)

  1月21日,武漢最低氣溫0℃,4級北風讓人體(ti) 感溫度比實際更低。看著重新建好的房子,武漢市新洲區汪集街道六合村的村民老陳長舒了一口氣:“可以在新房裏過個(ge) 暖冬了。”

  2023年3月,因強降雨天氣,導致老陳家中老舊房屋倒塌。已育有一兒(er) 一女的老陳,還要代為(wei) 撫養(yang) 上小學的侄子,家庭情況比較困難。9月,老陳打算重修舊屋。武漢市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了解並核實情況後,督促指導新洲區應急管理局上門開展倒房重建工作。目前,重建房屋已修建完畢,孩子們(men) 也穿上了新發放的棉衣。

  武漢市應急管理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2023年武漢遭遇多次災害性天氣,造成全市27817人受災,緊急轉移安置62人。全市核定的重建對象13戶38間和修繕對象20戶45間,已全部竣工。該局積極爭(zheng) 取冬春救助物資棉衣2000件、棉被2000床,在此基礎上向黃陂區、新洲區下撥棉大衣、棉被、棉衣共17300件,實現全市冬春救助對象物資發放全覆蓋。

  據了解,2023年湖北因暴雨洪澇、低溫雨雪、幹旱和地質滑坡等多種災害影響,全省約有174.5萬(wan) 餘(yu) 名受災群眾(zhong) 在冬春生活上存在困難。為(wei) 保障困難群眾(zhong) 溫暖過冬,近日,湖北省下達近2.8億(yi) 元冬春救助資金,並調撥了17萬(wan) 件禦寒衣被,陸續送到困難群眾(zhong) 手中。

  保暖保供 點亮萬(wan) 家燈火

  “剛回來沒幾天,沒想到你們(men) 就上門了,謝謝你們(men) 幫我解決(jue) 用電問題!”近日,在武漢市新洲區辛衝(chong) 街道高橋村,返鄉(xiang) 人員老徐對“不請自來”的“鄂電紅馬甲”表示感謝。

  1月19日,在寒潮預警發布後,國網武漢市新洲區供電公司迅速行動,組織“鄂電紅馬甲”共產(chan) 黨(dang) 員服務隊對全區的供電設施進行持續巡查,並迅速清除前期巡查發現的鳥巢樹障等隱患。

  “為(wei) 應對本輪寒潮冰凍天氣,我們(men) 嚴(yan) 格執行24小時在崗值班製度,實時監測電網設備運行狀態,配足配全應急搶修力量,所有搶修車輛均已配備防凍防滑措施,全力以赴確保電網可靠供電。”該公司供電服務指揮分中心主任謝文介紹道,目前,該公司已累計開展線路巡視117次,走訪重點高壓用戶60餘(yu) 家,排查“七必訪”台區108個(ge) 。

  隨著鄂西北地區氣溫不斷下降,湖北十堰城區已全麵開啟供熱取暖模式。2023年12月26日,十堰地區3條保障供熱取暖的220千伏線路順利投運,滿足了當地1000萬(wan) 平方米新增供熱區域用電負荷增長需求,保障6萬(wan) 戶居民供熱取暖。

  入冬以來,湖北電力部門已完成12項迎峰度冬電網工程投產(chan) 送電,電力保供能力持續提升。目前,國網湖北電力正進一步加強空中能源大動脈建設,為(wei) 特高壓直流遠距離跨區送電提供保障。

  風雪為(wei) 令 守護平安路

  “在冰雪路上行車一定要控製車速,不要隨意猛踩刹車!”1月19日,湖北宜昌夷陵交警一邊幫助過往轎車安裝防滑鏈條,一邊叮囑駕駛員道。

  近日,宜昌各地下起紛飛大雪,長陽縣、五峰縣、興(xing) 山縣等高山地區的道路被白雪覆蓋。宜昌交警結合天氣預警全麵分析轄區道路交通安全形勢,對轄區重點路段、路口增派警力,幫助群眾(zhong) 車輛做好清障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惡劣天氣對道路交通安全帶來的不利影響。

  “警力跟著天氣走。”宜昌五峰交警大隊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該大隊全員上路,主動聯係氣象部門分析冬季雨雪惡劣天氣下的交通安全形勢,做出安全出行提示。“主要提示他們(men) 車速不能過快,跟車不能太近,在冰雪道路盡量避免超車,轉彎時要減速,把穩方向盤,慢轉慢回。”同時,做好路麵檢查、交通疏導、積雪處置等工作。對重點路段進行機動巡邏,確保提前發現路麵積雪結冰情況,提前應對突發路況。

  應對全省大範圍降溫、雨雪惡劣天氣,湖北省公安交警部門表示,將對重點路段不間斷融雪、分段布警、聯合巡查,加強路麵巡邏管控力度,排查整治各類安全隱患,實時發布天氣、路況信息,全力防範交通事故發生,及時救援救助困難群眾(zhong) ,守護人民群眾(zhong) 安全回家路。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