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民聲訴求 應民生期盼
省委部署創辦“民聲呼應”工作平台,帶動全省市、縣(市、區)和相關(guan) 部門創新工作載體(ti) 、形成平台體(ti) 係,構建省級總統攬、廣泛集民聲、快速解難題、跟蹤抓督辦、源頭大治理的民生工作長效工作機製,有力推動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的快速有效解決(jue) ,辦成了一大批解民憂、暖民心、惠民生的實事。
如何繼續豐(feng) 富“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製度化實踐,推動“民聲呼應”平台體(ti) 係不斷走深走實,進一步提升民生工作水平?正在參加省兩(liang) 會(hui) 的代表、委員對此展開熱議。
堅持人民至上
著力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
把民生工作做到群眾(zhong) 心坎上,首先得摸清群眾(zhong) 所思所想所盼。
“民聲呼應”工作平台,通過對人民網網友留言、省為(wei) 企服務平台、省12345政務服務熱線等7類載體(ti) 中群眾(zhong) 和企業(ye) 訴求的整合,每周匯總部分群眾(zhong) 反映集中、涉及麵廣、具有代表性的問題線索,報省級負責同誌閱批,變被動接受群眾(zhong) 訴求為(wei) 主動收集問題線索。
在省委示範帶動下,全省市、縣(市、區)和相關(guan) 部門都創辦了“民聲呼應”類載體(ti) 。“‘民聲呼應’平台體(ti) 係的建立,讓下情上達更加直接高效,相關(guan) 部門能夠及時掌握群眾(zhong) 訴求。”省人大代表、來安縣委書(shu) 記楊軍(jun) 表示,要建好用好“民聲呼應”工作機製,主動收集民情民意,確保黨(dang) 委、政府幹的事精準對接群眾(zhong) 盼的事。
“去年,我通過‘民聲呼應’工作平台,反映過兩(liang) 件民生實事。”省政協委員、致公黨(dang) 省直第三基層委主委姚玉友介紹,他反映的問題較為(wei) 典型,被錄入重點督辦事項,得到省委主要負責同誌閱批。相關(guan) 部門第一時間采取有力措施,逐一解決(jue) 並反饋問題辦理情況。
在姚玉友看來,通過“民聲呼應”工作平台,各級黨(dang) 政主要負責同誌親(qin) 力親(qin) 為(wei) ,頂格推進解決(jue) 群眾(zhong) 反映的突出問題、普遍問題,及時核查辦理,強化跟蹤問效,為(wei) 民辦實事的力度得到加強,效能顯著提升。
麵對群眾(zhong) 訴求,“解決(jue) ”比“解釋”更重要。“民聲呼應”之所以能夠以實效取信於(yu) 民,除了“一把手”親(qin) 自推動,也離不開一係列動真格的機製支撐。群眾(zhong) 訴求一旦進入“民聲呼應”關(guan) 注範疇,相關(guan) 人員就會(hui) 對重點線索登記建賬、動態跟蹤,直至“案結事了”。“我們(men) 將堅持問題導向、群眾(zhong) 滿意導向,進一步完善清單化、閉環式督辦機製,以敢於(yu) 動真碰硬的鬥爭(zheng) 精神確保群眾(zhong) 反映的問題真解決(jue) 、整改真到位。”省人大代表、嶽西縣縣長何斌表示,要通過“民聲呼應”工作機製砥礪作風,用心用情用力解決(jue) 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實際問題,真正讓群眾(zhong) 滿意、群眾(zhong) 說好。
堅持標本兼治
舉(ju) 一反三推動源頭治理
解決(jue) 民生問題,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從(cong) 點上發現問題,在麵上尋找答案,從(cong) “被動處理”向“源頭化解”轉變,力爭(zheng) 實現“回應一個(ge) 訴求,解決(jue) 一類問題,提升一個(ge) 領域”,這是我省構建“民聲呼應”工作機製力求實現的目標。
實際工作中,我省各級“民聲呼應”工作載體(ti) 定期選編一些涉及麵廣、具有代表性的問題線索上報,既沒有打亂(luan) 原有渠道的收集辦理程序,又達到了集中反映重點督辦的實際效果,充分體(ti) 現“集中度、反複度、代表度”等要求。
2023年,省經信廳部署開展拖欠中小企業(ye) 賬款摸底排查和專(zhuan) 項整治,保障中小企業(ye) 合法權益。馬鞍山市印發“民呼我應惠萬(wan) 家”專(zhuan) 項行動方案,開展創建“無證明城市”、慢特病認定“網上辦”、政務窗口延時服務等十項行動。阜陽市係統梳理各行業(ye) 共性問題,在全市範圍內(nei) 開展“喝幹淨水·潤百姓心”“打通斷頭路·暢通民心路”“飛線充電”等八個(ge) 專(zhuan) 項整治,高質量回應群眾(zhong) 關(guan) 切。
“必須樹立係統思維,綜合施策,既及時處理好個(ge) 性問題,又要聚焦群眾(zhong) 反映的高頻事項、突出問題,舉(ju) 一反三解決(jue) 好共性問題。”省人大代表、寧國市津河學校副校長藍紅英如是建議。
“改進民生工作,重在想群眾(zhong) 之所想、想群眾(zhong) 之所將想、想群眾(zhong) 之所未想。”省政協委員、來安縣三城鎮黨(dang) 委書(shu) 記孫安靜,結合長期在基層一線工作的經曆表示,“民聲呼應”工作平台,從(cong) “被動處理”向“主動預防”延伸,這對推動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和治理體(ti) 係變革,具有十分重要且深遠的意義(yi) 。
孫安靜介紹,三城鎮緊盯鄉(xiang) 村矛盾糾紛易發、多發領域,在道路修建、基礎設施改善等規劃製定階段,就充分發揮村民主體(ti) 作用,以村民議事會(hui) 為(wei) 協商平台,保障村民參與(yu) 權、知情權和監督權,推動政協協商和基層協商有效銜接,將可能產(chan) 生的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階段。
堅持為(wei) 民履職
用心用情用力為(wei) 民造福
每年的省兩(liang) 會(hui) ,保障和改善民生,都是代表、委員關(guan) 注的話題。而在平時履職中,為(wei) 民辦實事、解難題,更是代表、委員的初心所在。
近年來,省人大常委會(hui) 積極探索代表依法履職的方式方法,在人代會(hui) 閉幕期間深入開展“關(guan) 注民生提建議,五級代表在行動”活動,全麵構建起“代表來提、政府來辦、人大來督、群眾(zhong) 來評”的工作機製,以機製化手段推動解決(jue) 民生難題、辦好民生實事。去年,省人大常委會(hui) 全麵對接融入“民聲呼應”工作體(ti) 係,及時創辦《代表之聲》並連續編印18期,進一步拓寬了代表履職渠道。
“為(wei) 民代言是人大代表的職責所在,隻有心裏真正裝著群眾(zhong) ,才能取得群眾(zhong) 的信賴支持。”省人大代表、金寨縣四季春茶葉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理事長、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陳先誌表示,今後將積極參加“關(guan) 注民生提建議、五級代表在行動”活動,主動搜集社情民意,反映人民心聲,為(wei) 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貢獻自己的力量,真正做到“人大代表為(wei) 人民”。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關(guan) 注民生、傾(qing) 聽民聲、了解民意,是為(wei) 民辦實事辦到點子上的重要基礎。”省政協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膽胰外科主任王成說,創辦“民聲呼應”工作平台,是我省把“四下基層”優(you) 良傳(chuan) 統貫通落實到主題教育各項措施之中、踐行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生動實踐。
王成認為(wei) ,要積極扛起政協委員的使命擔當,把“四下基層”優(you) 良傳(chuan) 統作為(wei) 履職為(wei) 民的行動指南,深入一線聽真話、察實情,摸清痛點、掌握難點、發現堵點,為(wei) 黨(dang) 委、政府科學決(jue) 策和促進民生改善,交出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經得起實踐檢驗的履職答卷。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guan) 情。“為(wei) 增進民生福祉建言獻策,責無旁貸。”我省代表、委員紛紛表示,將對標對表省委“民聲呼應”工作要求,圍繞中心大局,緊盯群眾(zhong) 所需,聚焦群眾(zhong) 身邊的教育、醫療、養(yang) 老、育幼等民生實事,積極履職盡責,為(wei) 增強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出應有的貢獻。(記者 範孝東(dong) 方 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