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搭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交流合作全新平台

發布時間:2024-02-01 15:4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12月2日,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hui) (以下簡稱“鏈博會(hui) ”)在北京閉幕。作為(wei) 全球第一個(ge) 以供應鏈為(wei) 主題的國家級展會(hui) ,首屆鏈博會(hui) 以“鏈接世界,共創未來”為(wei) 主題,全力打造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窗口、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新平台。5天時間裏,來自國內(nei) 外的政要、專(zhuan) 家學者、企業(ye) 負責人等暢所欲言,515家中外企業(ye) 和機構參展,觀展人數達到15萬(wan) 人次。論壇、展覽、配套活動圓滿完成,取得豐(feng) 碩成果。據不完全統計,本屆鏈博會(hui) 共簽署合作協議、意向協議200多項,涉及金額達1500多億(yi) 元。

  共謀發展,廣泛凝聚共識

  在當前世界經濟複蘇艱難的大背景下,鞏固和加強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合作,是各方利益所係和迫切期盼。在首屆鏈博會(hui) 上,聚焦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前沿問題,來自國內(nei) 外的政商學界代表熱烈交流研討,廣泛凝聚共識。

  “首屆鏈博會(hui) 舉(ju) 辦恰逢其時。”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伊維拉說,通過專(zhuan) 注於(yu) 各國相對擅長的領域,全球可以獲得經濟收益和環境收益,各國需要在環境和貿易方麵進行有效的多邊合作。烏(wu) 拉圭總統拉卡列認為(wei) ,此次鏈博會(hui) 具有重要的特殊意義(yi) ,是烏(wu) 拉圭參與(yu) 共建“一帶一路”的良好案例。

  開幕式暨全球供應鏈創新發展論壇,吸引了來自90多個(ge) 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1100多名代表參與(yu) 。活動現場,中國貿促會(hui) 同與(yu) 會(hui) 工商界代表發布了《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互聯互通北京倡議》,號召各方維護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拓展綠色經濟合作,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發揮工商界的獨特作用。

  圍繞智能汽車、綠色農(nong) 業(ye) 、清潔能源、生命健康、數字科技、供應鏈管理等領域,本屆鏈博會(hui) 共設置6場專(zhuan) 題論壇。在數字科技專(zhuan) 題論壇上,聯合國貿發會(hui) 議技術和物流司相關(guan) 負責人保羅·漢森說,建立良好的全球供應鏈有助於(yu) 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聯合國貿發會(hui) 議將持續關(guan) 注如何用技術提升供應鏈水平,解決(jue) 全世界麵臨(lin) 的供應鏈相關(guan) 問題。

  “智能汽車正在逐漸改變人們(men) 的出行和交通方式。”在智能汽車專(zhuan) 題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自力表示,質量是保證智能汽車供應鏈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石,安全可靠性是智能汽車質量提升的重要抓手,可靠性係統工程是帶動產(chan) 業(ye) 鏈融通升級的重要紐帶。

  專(zhuan) 題論壇期間,中國能建牽頭成立的新能源國際投資聯盟發布了《新能源國際投資聯盟零碳倡議》。中國能源建設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宋海良說:“我們(men) 願與(yu) 全球合作夥(huo) 伴一起,全麵深化供應鏈創新、增強供應鏈韌性,為(wei)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貢獻力量。”

  “鏈博會(hui) 為(wei) 國際工商界加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交流合作搭建全新開放平台,是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chan) 品。”中國貿促會(hui) 會(hui) 長任鴻斌表示,中國貿促會(hui) 將立足自身職能、服務中外企業(ye) ,提供更多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chan) 品,推動構築安全穩定、暢通高效、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體(ti) 係,為(wei) 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和全球經濟複蘇增長作出更大貢獻。

  首發首秀,構建展示舞台

  寧德時代的神行超充電池、華大集團的超高通量基因測序儀(yi) ……在首屆鏈博會(hui) 展覽上,一大批新產(chan) 品、新技術實現首發首展首秀。

  “通過運用多重融合感知、定位等技術,相較有人駕駛的燃油礦卡,自動駕駛無人礦卡的每噸礦石運輸成本可降低20%—30%。”希迪智駕聯合創始人、總經理馬濰介紹,由公司自主研發的自動駕駛無人礦卡已在多地礦區開展作業(ye) ,目前已交付120多輛,“我們(men) 與(yu) 國內(nei) 外不少企業(ye) 達成了合作意向,未來有望在更多場景中將產(chan) 品落地。”

  綠色低碳,是理念更是行動。在本屆鏈博會(hui) 上,安踏展示了與(yu) 中國奧委會(hui) 共同發起的“山河計劃”成果。安踏品牌副總裁朱晨曄說:“通過循環再生科技,大家在戶外運動過程中收集的部分塑料瓶,將被打造成巴黎奧運會(hui) 上中國代表團裝備的一部分。”

  國際化也是本屆鏈博會(hui) 的一大特點。肯尼亞(ya) 咖啡、保加利亞(ya) 玫瑰精油、馬來西亞(ya) 熱帶水果……來自國際合作社聯盟的15個(ge) 成員國家共同參展,“供應鏈上的合作社”吸引了眾(zhong) 多觀眾(zhong) 。

  從(cong) 湖北的飼料廠到河北、內(nei) 蒙古、山東(dong) 的肉禽生產(chan) 基地,在正大集團展區,一條“從(cong) 農(nong) 場到餐桌”的全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在大屏幕上清晰呈現。據介紹,正大集團在中國已設立企業(ye) 600餘(yu) 家,帶動近10萬(wan) 人就業(ye) 。正大集團相關(guan) 負責人馬立煌說:“當今世界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隻有合作才能共贏,我們(men) 長期看好中國市場的巨大發展潛力。”

  據了解,此次鏈博會(hui) 的515家參展商中,境外參展商占26%,覆蓋55個(ge) 國家和地區。在境外參展商中,美歐企業(ye) 占36%,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參展商數量占比近半。

  此次鏈博會(hui) 上,24家美國企業(ye) 精彩亮相。蘋果公司攜3家合作10年以上的中國供應夥(huo) 伴參展;在特斯拉展台,高效製造車輛的視頻吸引眾(zhong) 多觀眾(zhong) 駐足觀看。相關(guan) 參展企業(ye) 表示,鏈博會(hui) 是推動供應鏈成為(wei) “共贏鏈”的重大開放舉(ju) 措,未來將加強與(yu) 中國企業(ye) 合作,紮根中國長期發展。首屆鏈博會(hui) 期間,中國貿促會(hui) 還與(yu) 中國美國商會(hui) 共同舉(ju) 辦跨國公司在中國—全球綠色供應鏈創新實踐圓桌對話,霍尼韋爾、嘉吉、GE醫療等企業(ye) 積極參會(hui) ,共同探討綠色供應鏈的未來發展方向。

  深化合作,促進互利共贏

  組織對接洽談、展示新品、簽約項目、發布報告、推介產(chan) 品……首屆鏈博會(hui) 既是專(zhuan) 業(ye) 展又是跨界展,其積極的外溢效應不斷顯現。參展商充分利用鏈博會(hui) 平台,舉(ju) 辦各類活動,拓展了產(chan) 業(ye) 鏈“朋友圈”,延伸了供應鏈夥(huo) 伴網。

  “周圍的參展商,很多是潛在合作夥(huo) 伴。”“過去在展位上坐等采購商上門,此次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主動上門’聊合作。”不少參展商表示,在本屆鏈博會(hui) 上,很多合作意向是與(yu) 其他參展商達成的。

  深圳怡亞(ya) 通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對接了約20家潛在客戶,湖北省茶葉集團與(yu) 其他參展商達成開發藥食同源產(chan) 品和特色飲品的合作意向……首屆鏈博會(hui) 期間,共有360多場配套對接、交流活動舉(ju) 辦,研究報告、標準等23項成果發布。

  “展會(hui) 期間,我們(men) 對參展商進行了逐一走訪,並通過問卷調查等多種方式,廣泛了解參展商的感受。”中展集團董事長林舜傑介紹。調查顯示,約九成參展商認為(wei) 首屆鏈博會(hui) 有效促進其與(yu) 上下遊企業(ye) 、供應鏈服務企業(ye) 的合作。

  100多個(ge) 部門和地方政府代表團密集觀展;多個(ge) 非洲國家駐華使館等機構與(yu) 參會(hui) 企業(ye) 就加強農(nong) 業(ye) 、醫療等領域合作進行深度接洽;巴西、哈薩克斯坦等國家市州代表團後續將赴我國進一步考察交流,跟進、落實合作意向……

  很多參展商已著手準備參加明年的第二屆鏈博會(hui) 。12月1日下午,第二屆鏈博會(hui) 參展簽約儀(yi) 式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yi) 館舉(ju) 行。思愛普、中國電子、國藥集團、科大訊飛等44家企業(ye) 與(yu) 鏈博會(hui) 承辦單位中展集團現場簽署第二屆鏈博會(hui) 參展意向。

  中國貿促會(hui) 副會(hui) 長張少剛表示,在各方共同努力和大力支持下,首屆鏈博會(hui) 實現了上中下遊銜接、大中小企業(ye) 融通、產(chan) 學研用協同、中外企業(ye) 互動的目標,取得了豐(feng) 碩成果,是一場高水平、高質量的全球經貿盛會(hui) 。“中國貿促會(hui) 舉(ju) 辦第二屆鏈博會(hui) 參展簽約儀(yi) 式,是對企業(ye) 和機構希望今後繼續參加鏈博會(hui) 的積極回應,更是對持續辦好鏈博會(hui) 的鄭重承諾。”張少剛說。

  《 人民日報 》( 2023年12月04日 10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